奥比中光拟募19.18亿加码AI视觉 三年半投9.77亿研发累获1112项专利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奥比中光(688322.SH)加快融资步伐,助力AI视觉技术实现突破。
近日,奥比中光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公司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9.18亿元,用于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和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业绩回暖与持续研发投入形成显著支撑。2025年上半年,奥比中光实现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净利润601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4亿元、净利润3587.51万元,均创下历史单季度新高。
此外,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研发方面,2022年—2025年上半年,奥比中光累计研发投入达到9.77亿元,持续围绕结构光、dToF等主流技术路线深化布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112项,技术护城河逐步筑牢。
19.18亿定增投向两大核心
根据奥比中光公布的2025年度A股股票定向增发计划,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9.1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主要用于加强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的研发、扩建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的生产基地。
其中,“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是本次定增的核心方向。该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7.96亿元,占到总募集资金的93.64%。实施周期为5年,实施地点位于广东省。
该项目旨在构建面向未来机器人应用的AI视觉感知技术平台,提升公司在3D视觉感知算法、空间建模、环境理解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此外,“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使用募集资金1.22亿元,实施周期为3年。该项目拟通过购置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招募并培训相关生产与管理人员,进一步扩大消费级应用设备和3D视觉传感器产品的生产能力,改善公司生产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奥比中光表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促进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增强3D视觉感知产品的有效市场供给,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事实上,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3D视觉感知技术正逐步成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全球主要竞争者包括苹果、英特尔、微软、索尼等国际巨头,以及国内部分初创企业和科研机构。而奥比中光凭借其全栈式技术布局,在部分技术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切入特斯拉、蚂蚁集团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业内表示,奥比中光此次定增募资若能顺利实施,将为其在机器人AI视觉和智能硬件制造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助力公司在3D视觉感知赛道持续深耕,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研发支撑手握专利1112项
资料显示,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其主营业务是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目前,公司在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3D打印)、AIoT、工业三维测量等市场上实现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应用,已成为全球3D视觉传感器重要供应商之一。
从业绩表现来看,奥比中光此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拓展,亏损逐渐收窄,营收稳步增长。2022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3.5亿元、3.60亿元、5.65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2.76亿元、-6291万元。
2025年上半年,奥比中光业绩迎来转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实现净利润601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30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1亿元。
单季度来看,奥比中光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44亿元,实现净利润3587.51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674.08万元,均创下历史单季度新高。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奥比中光表示,公司持续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的研发,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尤其是在生物识别和工业测量等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挖掘新的客户群体和应用场景。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研发投入上,奥比中光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比例。2022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81亿元、3.01亿元、2.04亿元、9118万元,三年半累计达到9.77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08.73%、83.86%、36.2%、20.94%。
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迭代转化为扎实的知识产权成果。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奥比中光累计申请专利共1903项(其中发明专利990项),软件著作权117项;累计获得专利1112项(其中发明专利479项),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17项。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