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DeepSeek热点,云从科技股价坐上过山车!公司自上市还未盈利,2024年业绩仍预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近日,云从科技-UW(688327.SH)股价波动频繁。
受DeepSeek概念热度影响,2月10日,云从科技实现“20CM”涨停,收报于16.67元/股,但仅过了一日,其股价又迅速跌落,2月11日,云从科技股价下跌3.96%,报收于16.01元。而后,2月12日,云从科技股价再次上涨,涨3.12%,报收于16.51元/股。
消息面上,公司产品众寻AI鼠标V1PRO全面接入DeepSeek R1,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云从科技与DeepSeek有直接的合作关系。对此,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平台分会副会长高泽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云从科技此前涨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以及短期投机炒作行为,后续股价走势还需结合公司实际业绩及技术发展进一步观察。”
财报显示,自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且尚未实现盈利。就如何扭转业绩、公司与DeepSeek有无进一步合作计划等问题,本报记者致函云从科技,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股价近期波动频繁
2月10日,受DeepSeek概念影响,云从科技实现“20CM”涨停,收报于16.67元/股,换手率10.14%,成交量76.22万手,成交额12.15亿元。
从龙虎榜公布的当日买卖数据来看,知名游资流沙河常用席位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证券营业部及知名游资小棉袄常用席位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榜上有名,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证券营业部当日买入2917.24万元,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当日买入2684.47万元。
而后,2月11日、12日,股价云从科技分别下跌3.96%及上涨3.12%。2月11日,云从科技股价下跌3.96%,报收于16.01元,换手率26.89%,成交量202.24万手,成交额35.01亿元;2月12日,云从科技股价再次上涨,涨3.12%,报收于16.51元/股,换手率16.47%,成交量123.87万手,成交额20.21亿元。
消息面上,2月10日,云从科技与合作伙伴众数信科联合推出首款DeepSeek端侧办公设备——众寻AI鼠标V1PRO,旨在通过智能化工具提升办公效率。
据公开资料显示,云从科技早在2023年便推出了搭载“从容AI大模型”的众寻AI鼠标V1PRO,此次新推出的产品与2023年推出的相比,核心技术从“从容AI大模型”升级为DeepSeek-R1。
对此,高泽龙认为:“DeepSeek-R1作为新一代的技术平台,预计使得众寻AI鼠标V1PRO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包括更高的处理速度、更强的模型泛化能力、以及更低的能耗等。这些性能的提升将有助于AI鼠标在更多场景下实现高效、准确地智能化操作。”
不过,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新技术也面临着兼容性、数据安全等问题,需要在技术中不断完善。
同时,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本报记者表示,具体应用效果和市场接受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另外,众寻AI鼠标V1PRO接入DeepSeek R1也并不代表云从科技与DeepSeek有直接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也答复道,公司并未直接或间接持有DeepSeek股份。
公司业绩何时扭亏?
公开资料显示,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2022年5月,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当时,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预测,2022—202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营收规模分别为16.82亿元、25.01亿元、32.27亿元和40.11亿元。
然而,现实似乎并未如此。自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增长并不稳定,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5.26亿元,同比减少51.06%;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28亿元,同比增长19.3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下滑34.51%。
对此,公司在财报中提及,行业竞争格局加剧或是2022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
云从科技2022年年报显示,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在手订单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且新订单业务开展出现不同程度地延期,从而导致2022年收入确认金额不及预期。
同时,云从科技又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及,受中外生成式AI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影响,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和客户结构的优化,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公司新签订单有效拓展,导致新签订单规模同比减少,进而导致公司收入规模出现小幅下滑。
而在利润方面,自上市以来公司还未实现盈利,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9亿元、-6.43亿元及-5.0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46亿元、-6.89亿元及-5.28亿元。
最新业绩显示,2024年公司业绩仍然预亏。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云从科技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负,为亏损6.80亿元—亏损5.90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7.10亿元—亏损6.2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营业收入与毛利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获得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此前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预测,在各项条件假设均达成的情况下,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40亿元左右,综合毛利率保持在50%左右,业绩预计扭亏为盈。
对此,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云从科技在技术和市场上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其高额的研发投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短期盈利压力较大。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否实现,还需依赖其技术成果的转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