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人员何如意辞职 荣昌生物: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

查股网  2025-02-07 18:58  荣昌生物(688331)个股分析

每经记者 林姿辰每经编辑 董兴生

2月6日晚间,国内ADC(抗体偶联药物)头部企业荣昌生物(SH688331,股价28.47元,市值155亿元)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何如意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何如意申请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及首席战略官职务。

公告显示,何如意曾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首席科学家;2018年10月至今,担任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医药健康首席科学家(后转为项目评估顾问);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担任荣昌生物首席医学官兼临床研究主管;2024年8月开始担任公司首席战略官;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2月7日,何如意本人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此事;荣昌生物方面则对记者表示,关于何如意博士的离职,公司已采取适当措施,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

和医药行业许多风云人物一样,今年64岁的何如意有中美双料背景,他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过17年,2016年回国后直接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担任药品审评中心的首席科学家。期间,他加入了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直到目前仍投身于医药健康投资决策。

如此丰富的业内履历,对于任何一家中国创新药公司都极具吸引力。最终,何如意选择了位于山东烟台的荣昌生物,其担任公司首席医学官兼临床研究主管的4年多,荣昌生物在研发上取得了诸多成绩。

2020年和2022年,荣昌生物先后在港交所和科创板上市,成为山东首家“A+H”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2021年3月和6月,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国内首个自研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商品名:爱地希)先后获批上市。

除了担任核心技术人员,何如意还在荣昌生物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上扮演过重要角色。资料显示,何如意领导公司的海内外临床及注册申报专家团队,曾代表公司在华盛顿搭建了一支“创新药出海”的团队。团队的所在地,距离何如意在马里兰的家只有十几公里,离他工作多年的FDA、工作8年的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距离不过十几公里。

而且,过去几年,荣昌生物的海外临床研究进展显著。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共有6条全球研发管线,前者针对4项适应症,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干燥综合征、IgA类肾炎;后者针对2项适应症,包括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联合PD-1治疗一线尿路上皮癌。

在2023年财报中关于贯彻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方面的表述中,荣昌生物提到,公司建立并将继续强化国际化临床及注册申报体系,保证产品的全球注册及商业化进程。在2024年半年报中,公司还表示,海外临床进展加快,导致临床试验费、材料费、测试费等费用增加。

不难看出,出海仍是荣昌生物的重要战略。那么,何如意离职,是否会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以及相关产品在美国的临床试验产生影响?

荣昌生物在公告中给出的回应是,“未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研发实力、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认为,何如意已完成工作交接,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开展,且自有研发团队稳定,研发活动不存在重大依赖个别人员的情形。

但正如何如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中国创新药出海需要更熟悉FDA的‘游戏规则’”。根据荣昌生物2024年半年报,除了何如意,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还包括房健民和傅道田,前者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后者是公司总裁,具有28年美国生物制药工作经验及成功提交NDA(新药上市申请)和领导临床开发项目的经验。

不过,何如意离职后,相关职务由何人接棒,荣昌生物的最新公告并未提及。荣昌生物方面也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关于何如意博士的离职,公司已采取了适当措施,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25621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