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打出王炸,两地股价逆市拉升

查股网  2025-04-10 13:26  荣昌生物(688331)个股分析

在市场焦点围睹关税“大战”之际,荣昌生物悄悄放了个大招。

4月9日,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Telitacicept,RC18,商品名:泰爱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Ⅲ期研究结果,以“最新突破性研究”口头报告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年会现场惊艳亮相。

6年前,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研究同样以“最新突破性进展”形式在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ACR)主会场公布。

从ACR到AAN,从SLE到gMG,泰它西普成为自免领域当之无愧的“黑马”。

资本市场也给出积极反应。数据披露当日,荣昌生物A股股价一度涨停,最终收涨8.7%;H股股价低开高走,一度拉升超15个点,收盘涨幅9.59%。

1

“神药”诞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罕见病中的常见病,具有易疲劳和症状波动的特点,其治疗周期较长且易复发,超过85%的患者在发病后24个月内会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MG患者约120万人,其中中国患者约22万人,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荣昌生物官方数据显示,泰它西普Ⅲ期研究供纳入114例基线MG-ADL评分≥6分、QMG评分≥8分的gMG患者,其中泰它西普组与安慰剂组各57例,研究分为24周双盲治疗期及后续开放标签扩展期,此次公布的是双盲期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泰它西普可持续显著改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状况,且安全耐受:

泰它西普治疗4周起,相比安慰剂,MG-ADL和QMG评分明显改善。

泰它西普治疗24周,MG-ADL评分较基线降低5.74分,安慰剂组降低0.91分;MG-ADL评分改善≥3分的患者比例高达98.1%,远高于安慰剂组的12%。MG-ADL评估MG患者的症状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侧重患者主观体验和日常功能。以上数据表明患者接受泰它西普治疗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的改善。

泰它西普治疗24周,QMG评分较基线降低8.66分,安慰剂组降低2.27分;QMG评分改善≥5分的患者比例达87%,远高于安慰剂组的16%。QMG评估患者全身肌群肌力和耐力,侧重客观测量。泰它西普的数据表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显著减轻。

持续改善趋势:随时间推移,泰它西普组MG-ADL和QMG评分持续下降,第24周改善幅度达峰值。

泰它西普治疗期间整体安全耐受,总体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感染类AE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45.6%vs59.6%)

此次公布的“最佳”数据首次证实了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在gMG治疗中的卓越疗效,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在神经免疫领域的重大突破。

荣昌生物透露,目前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10月获CDE受理,预计于今年二季度获批在国内上市。正在推进泰它西普治疗gMG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试验,旨在验证泰它西普在更广泛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随着全球研究的推进,泰它西普有望为全球gMG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改写临床实践。

2

鹰派交易和鸽派融合

荣昌生物市值一度因现金流阴霾被低估,随着泰它西普这张王牌的上场,荣昌生物也将迎来估值反转,重回创新药标杆。

尽管重症肌无力类属罕见病,市场却充满想象空间。Argenx主打单品艾加莫德,首个获批适应症正是重症肌无力。数据显示,从2022年一季度的2100万美元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4.78亿美元,艾加莫德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实现近5亿美元的单季度放量。在随后获批的皮下剂型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加持下,三年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134%。

以艾加莫德为参照,泰它西普未来可期。

泰它西普犹如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自免领域绽放国产创新药的风采。泰它西普SLE适应症已于2021年3月获得有条件上市批准,2024年7月获批类风湿关节炎(RA)适应症。放量方面,泰它西普从2021年的4730万元涨至5.2亿元,2024年更是达到9.7亿元。

荣昌生物透露,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10月获CDE受理,预计于今年二季度获批在国内上市。此外,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均已进入III 期临床,上市在望。

随着多项适应症的陆续推进,泰它西普正在成长为极具市场潜力的“重磅炸弹”,终将迎来价值重估。

结语

就在不久前,荣昌生物公布2024年年报,全年营收17.17亿元,同比增长58.54%。而营收的大幅增长,正得益于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持续放量,产品销售收入增加。

在不远的未来,荣昌生物也将凭借泰它西普的商业化加速现金回正,重迎市值修复。

(转自:写意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