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能:在平价时代坚持产品核心竞争力 持续推进“双海”战略

http://ddx.gubit.cn  2023-05-04 21:02  三一重能(688349)公司分析

本报记者 贺王娟

受益于成本优势与市占率的快速提升,三一重能业绩营收规模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近日三一重能公布了2022年报及一季报。

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23.25亿元,同比增长20.89%;归母净利润16.48亿元,同比增长2.78%。

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下滑23.66%;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滑19.15%,毛利率为29%。

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毛利率领先行业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倒逼行业降低度电成本,风机制造厂商毛利率下滑已是大势所趋,预计陆风未来行业合理的毛利率区间会在15%至25%之间。

不过,在去年风电行业激烈的价格战之下,三一重能仍保持了良好的毛利率水平,据其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55%,风机毛利率为23.25%,继续领先行业。

市场机构分析称,公司的高毛利率水平,主要得益于其轻量化设计、核心零部件自供与创新性结构应用。

事实上,在风机大型化加速迭代以及产品价格不断下滑的背景下,更考验的是风机制造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迭代及整体成本的管控能力。三一重能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在低成本、大兆瓦时代,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创新速度非常快,对于企业而言,整体的资源平台、供应链平台、制造平台都至关重要。

在产品方面,公司大型化产品迭代加速,大型化风机产销持续增长,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3XMW以上风机生产量、销售量较上年分别同比大增412.41%、531.82%。公司称主要系,公司加大大容量风机研发投入,提前布局超大型风机与超长叶片,不断刷新陆上大型化风机记录。

此外,公司2022年针对陆上中高风速市场开发的7.XMW-8.XMW平台产品已在吉林某风场批量安装,陆上风电机组研发重点已布局到11MW。

在成本管控方面,公司具备产业链上下一体化、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设计与研发、数字化、智能化等优势,大大缩短了大兆瓦机型的研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时间及制造成本。此外,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多维度进行降本增效,维持盈利空间。

不过,行业成本不断下滑、毛利率增长空间被压缩已是大势所趋,三一重能及风电制造厂商们如何持续维持业绩的持续高增长,降本增效、谋求第二增长曲线已是不少风电厂商发力的方向。

持续推进双海战略

坚持产品核心竞争力

据CWEA统计,国内排名前十的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7.8%提高到2020年的91.5%、2021年的95.1%、2022年的98.6%,整体呈现市场集中度提高趋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一重能亦在年报中坦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行业竞争对手纷纷降低产品价格,公司若不能持续强化技术实力优化产品服务质量,则将面临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风险。

面对国内陆风激烈的竞争环境,三一重能表示,在保持国内陆风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双海”战略,即风机出海和布局海上风电。

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方面表示将依托三一全球化的海外体系布局,借助丰富的发电企业客户资源,重点布局亚太、拉美、中东、欧洲等区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力争打造一个全球知名的风电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公司海外订单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中标哈萨克斯坦98MW风电项目,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增加订单获取并逐步开始交付实现收入,而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关注海外市场动态。

在海上风电方面,2023年3月,公司成功发布9MW海上风机,正式进军海上风电。不过,三一重能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三一重能布局海上风电确实起步较晚,但为了保障产品的品质及稳定的客源,目前公司并不急于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方面的布局,而是伺机等待一个的好时机。

在三一重能上述负责人看来,未来布局海上风电,公司产品的优势将是三一重能充分的竞争力,因此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市场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1.78%,达7.68亿元,营收占比达6.23%。公司称主要系为适应平价时代大兆瓦陆上风机发展趋势,抓住海上风电发展机遇,加大了919项目、915项目及SI-18X625项目等项目的研发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带来装机成本下降机遇,当前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在手订单(含中标未签合同的订单)合计9.2GW,此外据市场机构统计,公司一季度中标规模达4.9GW,在充沛的订单基础上,预计公司在2023年出货量有望提升至8GW。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