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龙微纳接待28家机构调研,包括国联基金、博时基金、国金证券等

查股网  2025-05-16 18:46  建龙微纳(688357)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5月16日,建龙微纳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9日接待国联基金、博时基金、国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卫宁私募基金等2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建龙微纳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建龙微纳董事会秘书高倜。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北京、上海。

据了解,2024 年建龙微纳实现营业收入 77874.97 万元,净利润 7475.62 万元等,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因部分行业需求放缓等致产品销售和客户结构变化,但在海外市场拓展等领域有进展。

据了解,本次互动交流涉及公司在 SAF 领域获多项专利,将加快产业化;在 PX 领域与中海油合作推进首套项目;在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中标并顺利推进;经营现金流因加强管理而改善;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境外销售收入增长。

据了解,2025 年公司将坚持总方针,聚焦四大领域拓展新市场,从材料制造商向技术服务商转型,构建多元化增长引擎。

调研详情如下:

本次交流的主要内容:

公司董事会秘书高倜先生就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经营业绩、分子筛应用领域及公司未来业务重点方向等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交流。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874.9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9.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475.62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1.1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077.0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5.61%。

2024年,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和下游客户行业的影响,部分工业气体行业需求放缓;受消费观念变化,家庭用氧需求恢复到平缓增长的趋势,公司产品的销售结构和客户结构较上期有所变化,进入到优化调整期,因此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新领域技术突破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本次互动交流主要问题如下:

问题 1:公司在 SAF 领域的产品目前进展如何?

回复:公司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领域,核心原因在于其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与明确的政策支持。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推进,SAF 被视为航空业最关键的减排路径,预计到 2030 年全球需求超 1800 万吨,市场规模达 400 亿至 550 亿美元,2050 年更有望增长至3.5亿吨,形成上万亿美元级别的产业机会。中国市场亦在加速启动,蕴含广阔发展潜力。基于此,公司聚焦 SAF 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即异构化催化剂环节,现已获得多项核心专利授权,形成显著技术壁垒,适配 HEFA 等主流技术路线。公司将通过创新市场推进模式,为下游客户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加快产品产业化落地,推动在绿色能源转型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问题 2:公司在 PX领域产品的优势及进展?

回复:公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芳烃吸附分离用分子筛吸附剂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单体工厂唯一能够完成芳烃吸附剂全流程生产制造的企业。2024 年 9 月,公司与中海油天津院签署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中海油天津院+建龙微纳+客户"的合作模式,利用吸附分离工艺充分满足国内外芳烃市场快速增长和技术服务定制化需求。2025年1月,公司产品已经完成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生产技术先进、过程环保可控,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与中海油天津院正在积极推进 PX吸附剂首套项目的落地。

问题 3:公司二氧化碳储能项目进展如何?

回复:2024 年 5 月,由哈尔滨电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牵头,包括建龙微纳在内的十家单位联合组建了"吸附压缩气储能技术创新联合体",公司将充分发挥在吸附材料大规模成型制备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分子筛系统集成方面的项目经验,推进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作为第三代新型长时储能技术,吸附式压缩 CO 储能可克服低压高密度 CO 存储、高压高密度 CO 充放、系统高效运行等技术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灵活的能源体系的重要攻关技术。2024年12月,公司成功中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吸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吸附式热气联储系统,标志着公司在该领域的材料制备及系统集成水平得到了相关方认可,目前该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开车运行。

问题 4:公司 2024 年经营现金流改善原因?

回复:公司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11,889.34万元,上年同期为-9,783.70万元,2024 年公司经营现金流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主要是公司加强了供应链管理,提高了存货和应收款项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对经营性现金的占用。其中,存货余额较上年同期下降 6,737.49 万元,同比下降 18.42%;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合计金额)较上年同期下降 5,211.32万元,同比下降 22.70%。

问题 5:公司国际化战略成效如何?

回复:公司坚定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创新为引领,深入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技术出海"与"产能出海"双轮驱动,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泰国建龙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公司在海外市场拥有 2.4万吨多品种多型号分子筛生产能力,能够充分利用泰国区位优势,在填补泰国分子筛吸附剂材料产业空白的同时,辐射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的能力显著增强。2024 年,公司实现境外销售收入 19,900.88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55%,较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境外销售收入6,520.23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6.72%;其中泰国建龙实现营业收入 3,553.40 万元,净利润687.66万元,同比增长 31.26%,环比增长 101.16%。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和泰国建龙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彰显了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积极成效。

问题 6:介绍下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回复:2025 年,公司将坚持"强基固本、坚持创新"的工作总方针,在持续优化现有传统业务结构的基础上,聚焦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资源四大领域,作为新市场拓展的主要方向,以新产品、新领域、新的增长极开辟公司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实现从材料制造商向技术服务商的转型升级,逐步构建起多元化增长引擎,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