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终端收入下降 华熙生物去医美“标签”?

http://ddx.gubit.cn  2023-04-15 15:22  华熙生物(688363)公司分析

本报记者张悦曹学平北京报道

近日,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63.SH,以下简称“华熙生物”)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其2022年营收突破6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熙生物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中,医疗终端业务营收同比有所下滑,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2.0%,医疗终端业务占比降至10.79%。具体而言,报告期内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收入4.66亿元,同比下降7.56%,年报解释主要原因为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策略、优化产品结构;骨科注射液产品实现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22.98%;其他产品共计实现收入0.68亿元,同比下降5.79%。

尽管业务重心已大有区别,但根据此前公布的年报数据,曾被市场同称为“医美三剑客”中的爱美客(300896.SZ)、昊海生科(688366.SH)2022年的医美业务营收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市场中不乏有投资者对比三家公司医美方面的营收数据。爱美客2022年年报显示,医疗器械行业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34.76%;昊海生科2022年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营收7.48亿元、同比增长61.45%,其中玻尿酸类项目营收3.08亿元,同比增长27.90%。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4月3日华熙生物2022年年报的媒体沟通会上,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表示:“去年医美确实和我们前两年持平,原因是我从2021年给它们踩了一脚刹车,让他们提质,修炼内功。”“医美行业这两年处于整顿期,大家一说华熙生物是医美企业我就很头大,本身我们不是医美公司,只不过有医美产品。”

除了否认医美企业的标签外,华熙生物在“修炼内功”方面获得了怎样的经验,未来在医美业务领域有怎样的考虑?华熙生物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2年公司医疗业务中国家大集采,整体业绩虽然同比持平,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疫情期间医疗属性的业务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公司主动收紧医美业务,进行战略调整,丰富产品布局,积极申报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家对医美行业的管控背景下,未来相关业务将有更健康更稳健的发展。

皮肤类医疗产品同比下降7.56%

上市以来,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变化,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已经成为华熙生物营收的主要来源。根据华熙生物2020年、2021年的年报,其医疗终端业务营收增长的同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1.88%下降至14.15%,进而下降至2022年的10.79%。

2020~2022年,医疗终端业务的营收分别为5.76亿元、7.00亿元、6.86亿元,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的收入分别为4.35亿元、5.04亿元、4.66亿元。在毛利率方面,医疗终端业务2020~2022年的毛利率分别为84.55%、82.05%、80.86%。

在医美领域,近年各家公司纷纷布局不同定位、适应症的产品。华熙生物方面介绍,华熙生物润致围绕面部年轻化,提供玻尿酸一站式全系列的产品解决方案。近年来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迅猛,消费人群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各种医美乱象及医美纠纷也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国家各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医美合规运营、合法经营是必然趋势。华熙生物润致在为机构带去润致娃娃针等合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同时,也为机构提供了合规运营的思路,实现了从产品合规到品项运营合规的全链路解决方案。2022年,公司进行了内部人员优化,通过高频高质的培训及考核,完成销售人员能力的系统性提升,销售人员可以为医生和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华熙生物方面表示,在医美研发方面,随着国家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产品管理类别,规范医美机构资质要求,规范产品宣传和市场行为,预计未来医美行业将向着高标准、高门槛、强监管方向迈进。华熙生物凭借在医美领域多年的技术储备,以产品质量与合规化为要求,坚持为医美用户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面部年轻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的技术壁垒与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广大消费者传播正确的医美认知,打击不合规产品以及不法机构的生存空间,助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华熙生物借助在海南的产业布局,利用自贸港的优势结合自身的产品,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优势。

不过,医美赛道的竞争逐渐激烈,随着海内外多家企业的玻尿酸、肉毒毒素的畅销以及多个“再生针剂”的获批,注射医美市场逐渐迎来新的竞争局面,各家企业纷纷通过价格、品牌、使用效果等优势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而相较于医美业务营收仍在增长的爱美客和昊海生科,也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关注到华熙生物为何在营收上“掉队”的相关问题。对于医美业务板块营收增速的下降,华熙生物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在报告期内主动调整产品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升级医学培训体系,增强学术支撑和客户服务能力,助力医美业务未来长期发展。

转向合成生物学

近年,“医美三剑客”的业务布局也大有不同。2021年,昊海生科收购欧华美科入局激光美肤设备等,2022年昊海生科射频及激光设备产品实现2.90亿元营业收入,接近玻尿酸类营收;爱美客2022年溶液类与凝胶类注射产品分别实现12.93亿元和6.38亿元营收;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占比已达到主营业务收入的72.45%。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华熙生物综合毛利率为76.99%,医疗终端业务毛利率为80.86%,爱美客医疗器械行业毛利率为94.94%,昊海生科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毛利率为73.11%。

在营收增速方面,2020年~2022年,华熙生物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9.63%、87.93%和28.53%。年报显示,2022年华熙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5亿元。报告期内,华熙生物研发投入3.88亿元,同比增长36.52%。在营销费用方面,2020年~2022年,华熙生物销售费用分别为10.99亿元、24.36亿元、30.4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1.75%、49.24 %、47.95%。

在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下降的同时,华熙生物也在探索骨科、眼科产品的市场。年报显示,华熙生物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积极参与各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目前八省二区、安徽省集中带量采购已落地执行,报告期内新增中标广东省联盟药品集采。华熙生物方面表示,医药业务方面,2023年公司将继续深耕骨科、眼科等市场,通过自研、联合研发、并购等多种渠道,持续丰富骨科、眼科领域的产品管线。通过积极市场推广,进一步增加骨科产品、眼科粘弹剂以及PRP产品的挂网销售,提升市场覆盖率。同时充分关注和响应国家医疗改革的举措,以保持医疗终端业务的业绩持续增长。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将受益于疫后消费场景放开推动需求增长,叠加公司对医美业务的战略梳理持续推进,预计将实现低基数下、“全面部年轻化&分层抗衰”理念和应用创新、管理优化下的恢复性高增长。

有媒体报道称,华熙生物方面在业绩会中表示,相较此前“生物科技公司”的定位,如今的华熙生物更愿意将自身描述为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我们不光是生产出生物材料,我们还要将生物材料打造成在药品、医疗器械、护肤品、食品上都能应用的全产业链品牌公司。”

华熙生物方面表示,在生物技术研发方面,作为生物科技全产业链平台型企业,科学和技术支撑的原料业务代表了公司的深度。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华熙生物通过底层研发不断推出新的生物活性物产品。截至目前,华熙生物已建有500种活性物质库,开展百余种活性物开发,除透明质酸外还包括依克多因、GABA氨基丁酸、胶原蛋白、肝素等,其中已有24项相关物质进入中试或相关功效、应用、产品完成转化。2022年华熙生物医药级透明质酸销售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33.73%。原料和技术优势逐步赋能医美业务。

在描述多个报告期内重点工作上,华熙生物方面表示,从单一活性物到活性物平台公司,探索胶原蛋白、麦角硫因、人乳寡糖等新赛道新领域,寻求支撑企业持续成长的第二、第三曲线。

(编辑:曹学平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