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以创新魄力重塑生物制造
中新经纬2月14日电 华熙生物这家以“玻尿酸龙头”称号闻名的生物科技企业,似乎正在从更高的维度来重塑自身以及推动产业的发展。
在谈论这家公司之前,想先聊聊最近大热的DeepSeek。网上有一位博主讲到:“最近DeepSeek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就在于大家看到在AI前沿的领域,中国的大模型终于能上桌了,我们和世界最前端的东西能同步。”
回顾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中国已经跟上世界步伐,并在诸多方面实现超越。十多年前,电商领域繁荣,各类平台涌现,改变了购物习惯;移动支付飞跃发展,让无现金交易成为常态;社交网络不断创新,搭建了沟通的新桥梁;商业服务借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这些成果使中国商业创新获得了全球认可与赞誉。
近一两年,中国的现象级文化输出同样令人瞩目。《黑神话:悟空》展现出惊人的技术实力与文化底蕴,《哪吒2》票房突破百亿。这些作品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中国文化突围的有力见证。中国在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已然崛起。
所谓创新,往往是硬件与软件相互融合、虚拟与现实协同发展的成果。以AI技术为例,它既离不开大模型的算法支持(软件、虚拟部分),也依赖GPU等硬件设备(硬件、现实部分)。
在生物科技领域,华熙生物的发展亦是如此。从基础研究(虚拟的知识探索)到产品研发与生产(现实的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在全球生物科技竞争的格局中,华熙生物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在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与生产上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
华熙生物被称为“玻尿酸龙头”,不仅仅是因为其占据全球玻尿酸市场的最大份额,更重要的是,它凭借屡次的科技研发创新,引领了整个玻尿酸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产业引领方面,华熙生物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主导参与了国际国内透明质酸行业标准制定,其中涵盖5项国家行业标准,参与修订了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中的透明质酸标准,还提交了美国药典透明质酸专论,为全球玻尿酸产业的规范发展树立了标杆。
在产业革命方面,华熙生物贡献卓越,先后三次引领透明质酸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华熙生物在国内率先实现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彻底改变了我国依赖进口透明质酸的局面,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使玻尿酸从最初仅用于高端医疗领域、价格昂贵稀缺的“贵如黄金”状态,逐渐进入护肤品和医美行业,初步实现普及。第三次产业革命时,华熙生物通过酶切法精准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进一步拓展了透明质酸在隐形眼镜护理液、计生、彩妆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市场。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华熙生物运用合成生物技术,通过细胞工厂生产透明质酸,将其应用领域延伸至生活用纸、纺织等新型领域。这一系列产业革命,让“贵如黄金”的玻尿酸从遥不可及变得无处不在,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也稳固了华熙生物在全球玻尿酸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除了我们熟知的玻尿酸被用于皮肤美容领域,在华熙生物的研发创新之下,玻尿酸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应用。如在隐形眼镜护理液领域,2005年前,华熙生物基于自身应用基础研究向美国博士伦研发中心提供玻尿酸样品和功效数据。在博士伦润明水凝护理液出现染菌问题时,华熙生物提出将透明质酸添加至护理液的构想,并与美国博士伦研发中心联手进行项目合作和产品开发。历时2年,开发出使用透明质酸系列隐形眼镜护理液产品,为行业开辟了新市场方向,带动了国产品牌的兴起。
在计生领域,华熙生物用玻尿酸替代硅油,开发出Hyadom透明质酸润滑液。该产品不仅具有优良的润滑感,还能给予私密部位水润滋养,安全、易清洗,更利于女性生殖健康。此外,华熙生物还持续创新,推出了透明质酸润滑剂和私处洗护产品,进一步丰富了透明质酸在计生领域的应用。
在食品领域,华熙生物对透明质酸(HA)入食的研究已有20余年。2004年,公司在国内率先启动透明质酸钠新食品原料申报工作,2021年获批可用于普通食品添加。同年,华熙生物推出黑零、水肌泉等添加HA的功能性食品,打开了国内HA食品市场的大门。
华熙生物还与哈佛大学展开合作,重点研究透明质酸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HA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强肠道抗病能力、促进肠道上皮细胞产生抗菌肽等,对肠道健康大有益处。为此,华熙生物研发出系列含HA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满足人们多样的健康需求。
有观点认为,当DeepSeek用大模型重构AI产业时,华熙生物也正以同样的创新魄力重塑生物制造。但当下,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诸如“玻尿酸已然跌下神坛”“玻尿酸这一物质过气了”的言论。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对此回应道,判断一个生物物质是否会被市场淘汰,从长远看,与市场技术概念的切换并无关联。本质在于该物质所承载的功能在未来是否仍具备广阔的应用研究空间以及是否存在可替代性。透明质酸这类聚糖物质在人体中携带的信息总量超过核酸和蛋白质的总和,其中许多信号机制人类尚未完全探明。美国2012年才提出糖科学转化路线图。按照药物10-20年的研发周期,这类物质研究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启。其发展方向并非美妆医美行业所能决定。深入研究透明质酸,会越发敬畏生命的设计,也越能意识到其潜力远未被完全发掘。
随着华熙生物持续拓展透明质酸的应用基础研究,发现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在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同功能。基于这些发现以及对透明质酸的精准分子量控制能力,华熙生物已将其应用于眼部护理、肠道菌群调节乃至计生用品等领域。因此,若仅将视角局限于单一领域,把自己定义为单纯的功能糖原料商,而不积极探索新生态,就难以深入理解与生命健康质量相关的问题。
故而在华熙生物大力投入研发,力求深入研究透明质酸、拓宽应用场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之际,那些借着业绩下滑的由头拼命唱衰的言论,多少显得不合时宜且缺乏远见。
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全产业链公司,华熙生物在研发上持续高额投入。2017年至2023年,华熙生物的研发支出从0.9亿元增长至4.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57%;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研发团队共计926人,拥有多位核心技术人员;在专利申请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已申请专利908项(含发明专利716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452项。
同时,华熙生物整体投入30多亿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为何要投入重金到中试环节?据了解,中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能否顺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中试环节往往涉及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复杂的工艺调试,成本高昂。中试成果转化平台的建立,可以作为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纽带,使“沉睡”的技术有机会被放大并形成产品,加速科研成果产业转化和市场转化。
从能力支撑看,华熙生物在生物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为建设中试转化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从战略角度看,华熙生物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通过中试转化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华熙生物可以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进而推动产业优势向前延伸。
从意义上看,该中试平台为华熙生物自身带来了诸多改变。它加快了研发成果转化速度。以往科研成果可能因缺乏中试环节,在产业化过程中反复摸索,耗费大量时间。有了平台后,能快速验证技术可行性,优化生产工艺,加速产品上市,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降低了创新风险,在中试阶段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大规模生产时的巨额损失。
从行业角度看,该平台促进了生物科技行业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不同企业、科研机构可利用平台开展合作项目,分享技术、人才等资源,加速行业整体创新步伐。
市面上经常拿某家单一业务的公司与华熙生物进行对标。实际上,现有的公司中,没有一家的业务模式能够与华熙生物进行完全对标。华熙生物的四轮驱动业务涵盖了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板块,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如果单纯地拿市面上的某一家某一个业务板块来与华熙生物进行对标,维度都是不够精准的。
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华熙生物始终秉持共生共赢的理念,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领域协同发展。生物科技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玻尿酸与其他物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华熙生物在发展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协同作用,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生命健康产品。
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多个科研人才创新平台,到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不断探索生物科技的未知领域,华熙生物始终着眼于长远发展。它深知,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为社会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