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导净利增101%递表港交所 研发人员占49%月薪人均超3万

查股网  2025-09-28 09:45  中微半导(688380)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在科创板上市3年后,中微半导(688380.SH)向港交所主板发起“冲锋”。

9月24日晚间,中微半导公告显示,公司已于9月23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微半导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17.56%;净利润8646.96万元,同比增长100.99%。

按照当前业绩增长趋势,中微半导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有望超过10亿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中微半导研发人员达211人,占公司总人数49.07%,研发人员总薪酬达3920.03万元,人均薪酬18.58万元,月均超过3万元。

半年报中,中微半导介绍,上半年,公司8位MCU(微控制单元)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32位MCU自主可控替代的重要供应商。

2025年营收有望超10亿

中微半导2022年8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控制方案解决商,专注于数字和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为客户提供“MCU+驱动+底层算法”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9月24日晚间,中微半导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9月23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资料。

2022年至2024年,中微半导营业收入分别为6.37亿元、7.14亿元和9.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934.42万元、-2194.85万元和1.37亿元。

2025年上半年,伴随AI技术爆发、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发展、消费电子库存去化与需求回暖,新兴产业浪潮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清洁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应用迅猛发展,叠加政府扶持政策,电子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上半年,中微半导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17.56%;净利润8646.96万元,同比增长100.99%。

其中,2025年上半年,中微半导来自MCU解决方案收入为3.78亿元,占比为75.1%;来自SoC(芯片级系统)解决方案收入为1.12亿元,占比为22.3%;来自ASIC(专用集成电路)解决方案收入为1105万元,占比为2.2%。

按照当前业绩增长趋势,中微半导2025年全年营收有望超过10亿元。

对于上半年业绩表现,中微半导表示,公司顺应上述市场领域的需求增长,积极推广新产品,利用产品性能和客户资源的优势,拓展新产品的市场份额,公司产品出货量同比持续增加。

同时,中微半导介绍,上半年,公司加大大资源高算力MCU、高性能高可靠车规级MCU以及端侧AI MCU的研发,第二代M4内核产品、端侧AI MCU产品即将面市;公司加大在大家电、机器人、无人机、运动相机、服务器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推广,积极开拓与各行业标杆客户的合作,标杆客户的示范效应逐步体现,公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品出货量、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微半导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8亿元。

中微半导执行董事分别为杨勇、周彦、柳泽宇;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宋晓科博士、孙晓岭博士、楚军红博士。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杨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为31.47%,周彦持股为22.93%,蒋智勇持股为3.92%,罗勇持股为3.85%,顺为芯华(深圳)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为3.74%,周飞持股为3.37%。

中微半导股东杨勇、周彦、周飞为一致行动人及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杨勇控制的企业丰泽一芯(深圳)贸易有限公司为顺为芯华(深圳)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有42.03%出资份额。

研发费用率达10.51%

作为一家科创板企业,中微半导是中国最早自主研发设计MCU的企业之一。

中微半导创始团队于1996年从事MCU应用开发,在应用开发中意识到MCU的重要性从而萌发MCU设计初心,1999年注册www.mcu.com.cn域名。

2001年成为中微半导的转折年,公司毅然从芯片产业链的最后端——芯片应用,走向最前端——芯片设计,成立公司专注于芯片设计与销售。

中微半导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控制器所需芯片,从ASIC芯片设计开始,不断拓展技术布局,如今掌握包括8位和32位MCU、高精度模拟、功率驱动、功率器件、无线射频和底层核心算法等设计能力。

资料显示,中微半导产品在55纳米至180纳米CMOS、90纳米至350纳米BCD、双极、SGT MOS和IGBT等工艺上投产,并逐步向40纳米、22纳米等更高制程迈进,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医疗健康、汽车电子、机器人、端侧AI等领域。

2021年至2024年,中微半导研发费用分别为1.01亿元、1.24亿元、1.20亿元和1.28亿元,连续4年超过1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中微半导研发费用达5297.06万元,同比下降11.06%。不过,公司研发费用率依然超过10%,达10.51%。

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中微半导研发人员达211人,占公司总人数49.07%,研发人员总薪酬达3920.03万元,人均薪酬18.58万元,月均超过3万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中微半导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4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41项;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2项,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38项;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27项,获得授权的软件著作权27项;累计申请集成电路布图224项,获得集成电路布图批准214项。

半年报中,中微半导介绍,上半年,公司加强新产品的推广和市场拓展,产品系列化更加完善,品类更加丰富,芯片出货量高速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8位MCU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32位MCU自主可控替代的重要供应商。

视觉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