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元科技:“一个中心”抓研发,“三个窗口”引活水|风起南方 融湾远航
(融湾赋能!嘉元科技“一个中心”抓研发,“三个窗口”引活水,时长共2分19秒)
嘉元科技研发中心的实验室中,研发人员正对最新的锂电铜箔的添加剂配方进行测试,用以提高铜箔的各项性能。
“目前我们共有研发人员上百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嘉元科技研发部部长曾嘉文表示,实验室中每天都会进行基础研究和样品小试,通过大数据对材料进行快速选型,用于匹配市场需求。

相隔不远处的车间里,刚生产的铜箔在灯光下泛着浅金色光泽,操作工轻轻展开一角,这层厚度仅4.5微米的材料,薄到能透过光线看到指尖纹路。

铜箔越做越薄,产业越做越“厚”。企业铜箔生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让扎根梅州的嘉元科技,在2025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这,离不开“创新”二字。
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可对嘉元科技来说,“引才”曾是难迈的坎——梅州虽有产业根基,却难敌其它先进地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破局的关键,藏在“融湾”的思路里。
梅州与深圳,350公里的距离,既是地理空间的跨度,也曾是产业创新资源流动的“阻隔带”。但在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李恒宏看来,这350公里如今已成为企业“双向赋能”的发展半径。

作为梅州铜箔产业的龙头企业,嘉元科技乘融湾东风早早布局,在深圳设立全资子公司嘉元(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5亿元,面积2000多平方米,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三个窗口”,让子公司成为链接大湾区创新资源的“桥头堡”,更成为梅州总部突破发展瓶颈的“动力源”。
“一个中心”即研发中心,“三个窗口”分别是掌握市场动态的窗口、吸引高端人才的窗口、加强投融资交流的窗口。这一布局并非简单的“异地设点”,而是嘉元科技针对梅州本土在高端人才集聚、前沿信息获取、金融资源对接等方面的短板,做出的精准破局之举。
李恒宏坦言:“在深圳设研发中心,既能借助当地浓厚的创新氛围与完善的产业链协同优势,与梅州总部研发中心形成‘分工互补、成果共享’的格局,加速技术突破,还能通过‘窗口’及时捕捉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下游产业的需求变化,让梅州的生产端更精准地对接市场。”
如今,这场跨越350公里的“双向赋能”,早已超越简单的资源转移。它实现了深圳创新资源与梅州制造根基的深度叠加,推动研发、人才、市场、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不仅帮助嘉元科技突破地域限制,更成功构建起“研发—人才—市场—资本”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采写 南方+记者 黄培强张柳青唐林珍
视频拍摄/剪辑 南方+记者杨斐君 何森垚
摄影 南方+记者何森垚杨斐君
通讯员 张森裕
出品:南方日报地方新闻部
支持单位: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发展中心
梅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作者】 黄培强;杨斐君;何森垚;张柳青;唐林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