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德威、华为、SMA、阳光电源、德业……9月欧洲光伏逆变器品牌榜单出炉!
(来源:全球光伏)
欧洲光伏市场历经数月的沉寂后,终于传来积极信号。
根据在线太阳能市场sun.store的最新PV.index报告显示,2025年9月欧洲光伏市场迎来稳定拐点。其中,逆变器市场表现值得关注。
欧洲光伏集体“过冬”,逆变器价格分化明显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欧洲光伏行业就业人数预计将收缩5%,这是十年来首次出现就业下滑。
德国光伏逆变器巨头SMA Solar宣布2026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再裁撤350个岗位,这距离其公布裁员1100人的重组计划仅过去半年多。除此之外,美国的Enphase Energy、以色列的Solaredge等国际品牌也相继宣布裁员措施。
在此背景下,欧洲逆变器市场呈现出“低功率下行、高功率企稳”的结构性分化:
在15kW以下的住宅应用领域,混合逆变器价格环比下降2%,至97.41欧元/千瓦;组串式逆变器价格更是下降3%,至45.32欧元/千瓦,反映出住宅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
在15kW以上的商业应用领域,两类逆变器价格均环比上升1%,混合逆变器升至81.28欧元/千瓦,组串式逆变器达到24.50欧元/千瓦。
这一价格走势清晰地表明:欧洲光伏市场正在经历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商业电站需求的稳定增长为高功率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华为双线登顶,国产集体破局
当欧洲本土企业纷纷收缩战线、光伏品牌相继裁员过冬的时候,中国逆变器企业却在展现出逆势成长的韧性。
在混合逆变器领域,华为自7月起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后,于9月成功超越德业登顶榜首,德业退居第二,固德威、福尼斯与阳光电源紧随其后,共同构成欧洲混合逆变器市场的主力阵营。
而在组串式逆变器市场,华为霸榜全年,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德国老牌企业SMA位居第二,其后三至五名依次为阳光电源、SolarEdge和福尼斯。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强势表现,背后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深入的本土化战略。华为能够在两个重要细分市场同时领先,得益于其在逆变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和针对欧洲市场的精准产品布局。
与此同时,其他中国品牌也在各自细分领域深耕不辍。固德威在户用市场的渠道建设,阳光电源在大型地面电站的技术积累,都在欧洲市场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些中国品牌不仅在产品性能上不断提升,更在售后服务、本地化支持等方面持续投入,将逐步改变欧洲市场对中国品牌的传统认知。
市场回暖信号初现,欧洲光伏再迎新机遇?
回顾2022-2024年能源危机期间,欧洲住宅光伏市场也曾一片繁荣,家家户户争相安装太阳能板,逆变器订单普遍排期半年以上。而随着能源危机缓解,各国政府开始收紧光伏激励政策——补贴削减、审批趋严,市场需求应声回落。
然而,尽管面临挑战,欧洲市场仍显现回暖迹象。这次市场变化与欧洲光伏整体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9月光伏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连续三个月下滑后首次回升至66点,45%的受访安装商计划在下月增加采购量,显示出市场信心正在恢复。
逆变器价格的企稳,特别是高功率产品的价格回升,预示着欧洲光伏市场可能正在走出低谷。
对于国内逆变器企业而言,欧洲市场的这一变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华为的强势表现证明,凭借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欧洲这个全球重要光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欧洲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具备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中国逆变器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
结语
欧洲逆变器市场的这一轮洗牌,不仅反映了全球光伏市场的深度调整,更预示着中国光伏企业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战略升级。
寒冬总有过去的一天,但经历此番洗牌,欧洲市场或许再也回不到从前那个靠补贴驱动的市场。
当客户不再只看“最低报价”买单,这场看似残酷的行业出清,反而为中国光伏品牌的价值输出提供了最好的历史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