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辉光电,7年亏掉百亿!

查股网  2024-10-19 12:00  和辉光电(688538)个股分析

得益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国内AMOLED产能持续释放及向低阶产品市场不断渗透,24H1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持续旺盛:

出货量约4.2亿片,较去年同期增长50.1%(其中,Q2同比+55.3%,环比+13.1%)

不用怀疑,面板行业确在回暖。

不过,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生产商和辉光电(688538.SH),扭亏却仍旧遥遥无期。

海水与火焰

事实的另一面是,和辉细分业务均表现出色:

智能手机领域,产品出货量及收入都同比增超60%;

智能穿戴领域,出货量同比增超20%,收入增超40%;

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出货量更是同比增长了143%。

和辉出货量亦再创新高,24H1同比+48%。

卖得好,问题是却不赚钱。

来看下和辉的经营业绩:

24H1,营收23.95亿元,同比增长74.36%;归母净亏损12.79亿元,同比减亏1.35%;扣非净亏损13.06亿元,同比减亏3.43%。

单看同比增减幅度感官或不是那么强烈,那就把这笔账细算下。

此前23H1,和辉营收13.73亿元、归母净亏损12.96亿元、扣非净亏损13.52亿元。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在营收增长了10.21亿元的情况下,和辉扣非净亏损仅减亏了4639.86万元,归母净亏损更是仅减亏了1745.28万元。

这是在赔钱赚吆喝么?

卖多亏多

这种情形在和辉身上不是第一次发生。

在更早的2023年,和辉亏损金额曾一度超过了营收。其中,归母净亏损32.44亿元、扣非净亏损33.32亿元,而同期公司营收仅为30.38亿元。

2023年1-3季度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公司在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出货数量增长的情况下,营业总收入仍同比减少,和辉这样解释道。

大白话就是说“出货量在增长,但抵消不了产品售价下跌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产品价格会下跌呢?

和辉给出了它的解释,国际格局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导致高端AMOLED产品消费量呈现一定比例的下降,改向降级延用中低档LCD液晶显示产品受此影响,2023年1至3季度,公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

只是跌势太过猛烈,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幅度高于单位成本降低幅度。

如此情况下,卖得越多自然亏得也多。

研发投入资本化大增

看财经还发现和辉24H1微微减亏里边,也有研发投入资本化的一份功劳。

今年上半年,和辉资本化研发投入1.69亿元,同比+73.78%(增加了7177.66万元)。

与之相对的是,研发费用的减少,同比下降28.36%至7279.34万元。

一个小知识:资本化处理的研发支出不会立即计入当期营业成本,而是在其使用期限内通过摊销的方式逐步计入损益。这种做法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因为当期研发支出减少,从而降低了当期成本。

不过,从长期来看,资本化的研发支出最终会通过摊销计入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只是时间上的延迟。

当然,和辉也给出了解释。

竞争对手柔性产品降维打击

和辉光电竞争对手包括: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维信诺及韩国厂商。

在5家A股上市公司中,和辉营收规模最小,亏损却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京东方、TCL科技就没有亏损过,这两家企业都是柔性AMOLED面板的重要玩家。

2023年,京东方柔性AMOLED全年出货量近1.2亿片。据平安证券研报,截至2023年底全球AMOLED产能在50万片/月,三星和京东方占据领先地位,分别为15万片/月和14万片/月。

中国大陆与韩国在AMOLED领域基本处于同台竞争的现状,2023年国内厂商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TCL科技(华星光电)等合计在全球市占率约为38%。

也就是说,AMOLED更符合当下手机可折叠化、轻薄化趋势。

实际上,在智能机出货趋缓背景下,面板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柔性AMOLED向下挤压刚性AMOLED和LCD。

就在刚过去的24H1,TCL华星更是以174%的同比增速拿下13.4%的全球市场份额(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位列全球TOP3阵营。

柔性AMOLED面板已成为京东方、TCL科技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拥抱柔性

反观通过重点发展刚性产品来进行差异化市场竞争的和辉光电,就一直没赚到过钱。

在规模尚小的2017年、2018年,公司销售毛损率曾高达94.12%、70.17%;情况最好的2021年也依旧录得13.01%的毛损率,到了2023年该指标恶化至64.3%。

2017年-2023年,和辉累计录得归母净亏损96.81亿元,扣非净亏损102.27亿元。

如若加上24H1,累计扣非净亏损已超115亿元。

这也宣告刚性产品竞争策略的失败。

亏疼了的和辉,终于在2024年认错,选择拥抱柔性产品。

但愿和辉能更加果决,步子迈得更大些!

你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