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钢气体发布业绩快报:与业绩目标稍有差距 氦气市场波动较大增收不增利
每经记者 吴泽鹏每经编辑 张海妮
2月17日晚间,广钢气体(688548.SH,股价9.79元,市值129.17亿元)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2023年这两项数据则分别为18.35亿元、3.2亿元,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形。
广钢气体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主要系多个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项目陆续供气,为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提供有效支撑,但受到氦气市场波动影响,导致公司氦气业务销售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到,2024年3月时,广钢气体曾在交流会上披露了2024年业绩指引,当时提出2024年全年目标为营业收入22.4亿元,净利润3.5亿元。目前来看,广钢气体未达成上述目标。

根据业绩快报,广钢气体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较上年增长14.33%;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较上年度下降24.7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下降27.79%。
从业绩快报来看,对广钢气体业绩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氦气的市场价格波动;二是现场制气项目产能变动。
记者于2月18日通过电话采访了广钢气体,该企业工作人员也介绍,氦气市场价格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基于2023年公司氦气销售基数本身较大,“2024年整体销量比2023年还有增加,只是价格方面有所下降,所以最后导致营收、利润方面都有影响”。
对于现场制气项目最新的产能情况,上述工作人员介绍:项目产能对应了客户的生产情况,涉及较为敏感的信息,因此不进行更多披露。
记者查询了解到,在去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广钢气体董事会秘书贺新表示,公司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主要受部分电子大宗气体现场制气项目产能爬坡影响。随着新投产项目未来持续爬坡达到稳定运营状态,公司毛利率有望改善。
从业绩快报数据看,广钢气体未能完成去年初定下的目标:广钢气体在去年3月的电话会议上曾披露2024年全年目标,其中营业收入22.4亿元、净利润3.5亿元,收入维持20%左右的增速。
当时,广钢气体称业绩目标综合考虑了新建项目的增量贡献及氦气业务的变化,收入增加主要来源于新建项目商业化运营(不含氦气)带来增量收入约3亿元等,并预计2024年毛利的贡献谨慎估计比2023年进一步收窄。
工业气体按照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系应用于电子半导体生产的气体,统称为电子气体;第二类系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的气体,统称为通用工业气体。
具体到广钢气体,该企业的产品涵盖电子大宗气体的全部六大品种以及主要的通用工业气体品种,具体包括氮气(N2)、氦气(He)、氧气(O2)、氢气(H2)、氩气(Ar)、二氧化碳(C02)等品种,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电子半导体领域以及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通用工业领域。从2023年数据来看,其电子气体、工业气体收入占比约七三开。
记者了解到,全球的氦气资源几乎完全被美国、卡塔尔等少数国家拥有,中国80%的氦气来自卡塔尔,外资气体公司凭借对氦气资源和供应链技术的先发优势,掌握了全球的氦气供应。广钢气体的业务中,氦气尤为受到关注,该企业2021年氦气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例达到10.1%,为国内最大的内资供应商。
广钢气体董事长、总裁、首席科学家邓韬在去年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称,氦气市场具有周期性,2022年至今已经历一轮周期调整。现在中国氦气市场较全球氦气市场走出了独立行情,随着新增气源增加,下游根据产品的可靠性质量相应做出调整,环比来看,氦气价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已基本消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发布业绩快报的同时,广钢气体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签署了供货周期约为20年的氦气长期采购协议,将以供应商(卡塔尔能源)每年实际氦气产量为基础,按照合同约定的百分比确定氦气采购数量,预计自合同起始日起逐步爬坡至年度采购量约1亿标准立方英尺。
天风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国内有能力开展电子大宗气体业务的公司数量较少,2023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增量市场中,外资三大家市占率为63%,而存量市场中,行业龙头广钢气体市占率也只有12%。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1892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