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股份签21亿长期框架合同 研发费率7.9%增强产品竞争力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航材股份(688563.SH)积极开拓市场。
近日,航材股份公告,公司与国外某客户签订了多份长期框架合同,约定公司为其提供多种图号的航空用钛合金零件,预计累计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
作为航发集团内唯一的航空新材料上市供应商,航材股份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航材股份保持研发强度,挖掘护城河,2024年前9个月其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同比增长15.1%,研发费用率达7.9%,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斩获海外客户巨额订单
航材股份斩获海外巨额订单。根据公告,航材股份与国外某客户签订了多份框架合同,约定公司为其提供多种图号的航空用钛合金零件,合同期限自2025年至2030年,依据公司掌握的市场规模分析以及合同签订日汇率计算,预计累计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
航材股份称,本次合同签订进一步体现了公司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品牌竞争力,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长期稳定,对于提高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将产生积极影响。
据了解,航材股份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用部件及先进材料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处于相关航空材料产业的龙头地位。其中,在精密铸造钛合金业务方面,公司可研制生产国内绝大部分航空发动机用的钛合金铸件,是国内少数批产国际民用航空钛合金铸件的供应商。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航材股份在手订单饱满。2024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已签订但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金额为11.50亿元,此金额将于2024年确认收入。
从收入区域看,航材股份目前仍以境内为主,占比超过90%。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内及境外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14.11亿元、9891万元,占比分别达93.45%、6.55%,同比增速分别为16.08%、15.34%,境内外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
研发人员占比18.4%
航材股份下设钛合金精密铸造事业部、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高温合金熔铸事业部,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船舶、兵器、电子、核工业、铁路、桥梁、化工、汽车、生物工程等领域。
冲刺IPO之前,航材股份业绩就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53亿元、19.47亿元、23.35亿元,净利润2.83亿元、3.75亿元、4.42亿元。
2023年7月,航材股份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上市首年,航材股份业绩增长提速,实现营业收入28.03亿元,同比增长20.01%;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30.23%;扣非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27.43%。
受行业需求调整影响,航材股份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为21.96亿元,同比增长0.06%;净利润为4.36亿元,同比下降13.31%;扣非净利润为3.82亿元,同比下降24.13%。
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结构变化,低毛利率产品的销售占比增加等因素,今年前三季度,航材股份毛利率降至30.57%,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
不过,航材股份的研发投入强度不改,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同比增长15.10%,研发费用率为7.9%,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科技创新是航空新材料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航材股份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半年报显示,仅在2024年上半年,航材股份共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授权专利8项。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66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授权专利201项,软件著作权1项。
技术人才储备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航材股份研发人员的数量为16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18.4%,较上年同期的17.47%,提高了0.93个百分点。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