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主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即 孚能科技拟变更募投项目

http://ddx.gubit.cn  2023-08-07 22:48  孚能科技(688567)公司分析

在宣布即将易主广州市人民政府后,孚能科技(688567)开始调整旗下投资项目。

8月7日晚间,孚能科技发布公告,拟终止2021年度定增募投项目中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并将前述项目剩余募集资金26.53亿元投资于“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及“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两个新项目。

按照规划,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总投资额为22.74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13.26亿元,建设周期为18个月,达产后将具备年产15GWh的三元材料软包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实施地点位于广州经开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总额为20.64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26亿元,建设周期亦为18个月,达产后将形成15GWh的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产能。

回溯2022年11月,孚能科技完成定增工作,以23.7元/股向广州产投、广州工控及旗下广州创兴累计发行1.4亿股股份,成功募集33.18亿元。

按照当时的计划,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及科技储备资金。其中,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安徽芜湖,设计产能为12GWh。由于募集资金净额少于原计划拟投入项目金额,孚能科技后调整了前述项目以募集资金投入的金额,由前期的39.2亿元调减为27.56亿元。

近一年多来,募投项目进展缓慢,截至今年8月2日仅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投资进度仅4%,目前该项目募集资金账户尚余26.53亿元未使用。

对于本次项目变更,孚能科技从产品技术路线、当地政府配套政策、客户分布等三方面给出解释。首先,原“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规划产能为三元软包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为“电芯-模组-电池包”,而近一年来公司的最新路线为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在成本、适配性、材料体系兼容度等方面均优于前期路线,新项目将按照最新的SPS技术打造生产线;其次,相比于在芜湖的原募投项目,新项目位于赣州、广州,与当地政府平台合作采用代建厂房模式,可以减轻公司资金压力;再次,结合下游客户分布,在赣州及广州布局产能,能够进一步拉近与核心客户的服务距离。

目前,孚能科技有两大核心客户,分别为奔驰及广汽集团,其中广汽集团总部便位于广州。2022年,孚能科技与广汽开展了多个平台及车型项目的合作,其中包括Aion V、Aion S plus以及Aion Y等多款重点车型。在巩固与前述客户合作的基础上,孚能科技还重点开发了吉利、东风、SIRO等客户,公司SPS产品已经获得吉利、东风定点。

孚能科技表示,希望借助本次新项目的实施,打造以SPS为核心的优质动力电池产能,同时利用广州市和赣州市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市场地位。从产品的结构上看,今年SPS产品对收入的占比不会太高,明年开始将逐渐放量,形成经济效益。

此前,孚能科技在接待投资者调研中,曾对扩产计划做出表态:现阶段扩产较为谨慎,基本原则为以销定产,会根据客户需求及资金状况综合评判合理扩产,而并非一味扩大规模忽视资金状况而盲目扩产。目前,孚能科技主要生产基地位于赣州和镇江,与吉利的合资工厂一期也已爬产完成,其他产能建设包括广州、赣州新基地、云南等都在有条不紊建设中,海外布局以土耳其项目为主,项目一期已经开始正常运转,预计2023会贡献收入和利润。

伴随着客户采购量的提升,叠加产能加速落地,孚能科技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改善,由-18.16%上升为5.81%,实现由负转正。不过,受价格联动机制未能完全落实、高毛利客户提货量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公司仍未摆脱亏损状态,2022年净利为亏损9.27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额为3.52亿元。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上半年孚能科技装车量为1.87GWh,市占率为1.23%,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中位列第九,三元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为3.9%,位列第五。

需要关注的是,孚能科技日前刚刚官宣了控制权变更事项,即将易主广州市人民政府。

方案显示,控股股东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赣州孚创拟分别将所持6071.85万股(占总股本的4.98%)、19.49万股(占总股本的0.02%)转让给广州工控旗下广州创兴,同时广州工控与广州产投达成一致行动协议,香港孚能及实控人王瑀等人宣布放弃部分股份表决权。交易完成后,广州工控将成为新任控股股东,其与及一致行动人合计将持有公司2.2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64%,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新任实控人。根据协议,本次股份总价款为17.28亿元,转让价格为28.37元/股,较最新收盘价溢价超28%。

后续若广州市国资成功入主,将会如何通过产业合作赋能孚能科技,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