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一年后,昔日“科创板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正式易主广州国资

查股网  2025-01-14 22:10  孚能科技(688567)个股分析

  来源: 预见能源

  作者:杨锐 柯阳明

  01

  重启股权转让一年后,昔日动力电池黑马孚能科技控股股东易主。

  2025年新年伊始,孚能科技宣布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将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广州市政府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孚能科技是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孚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江西赣州,是国内主要动力电池生产商之一,于2020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但是,其近年来经营困难,市场占有率持续萎缩,至今未越过盈亏平衡点,成为了Wind 动力电池板块中“唯二”持续亏损的公司。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孚能科技装车量为3.44吉瓦时,国内排名第12,较2023年末下降3位,市占率0.63%。

  此前,香港孚能是孚能科技第一大股东,加上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公司21.55%;国新风险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安晏投资合伙企业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3.28%;广州工控集团是第三大股东,持股4.05%。

  据1月7日发布的公告,广州工控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97亿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6.16%,成为公司表决权份额最大股东。

  这是一场长达一年多的股权转让交易。

  早在2022年11月,广州工控集团最就通过定增入股孚能科技,彼时孚能科技还引入了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和广州创兴新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国资背景投资人,募集资金32.56亿元。

  广州工控集团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财政厅全资控股的国企,2019年底由广钢集团、万宝集团、万力集团三家广州老牌国企重组而成,定位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核心业务聚焦在新兴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三个领域。

  之后的2023年7月,广东工控集团开始计划通过股份转让的方式获得孚能科技控制权,但在四个月后终止,各方拟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推进工控集团谋求孚能科技实控人地位。

  最终,上述股份转让未能落地,2023 年 11 月底孚能科技宣布终止该笔转让,并与广州工控集团达成新的合作协议,香港孚能等方拟配合广州工控集团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后者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取得上市公司增发后总股本 12%的股份。

  不过,整个2024年,孚能科技也并未推出相关定向发行的方案,广州工控集团“入主”孚能科技的计划暂时搁浅。

  02

  孚能科技曾是资本市场上高度关注的热门企业。

  其创始人王瑀现年63岁,1961年5月出生,加拿大国籍,拥有中国、美国永久居留权,是一名资深锂离子电池科学家。

  在1986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北京石油化工科学院做研究员,同时任副院长助理。随后来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王瑀在加拿大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是被称为“锂电黄埔军校”的Moli Energy公司,1997年-2000年任研发科学家。2000年,美国PolyStor成立动力电池研发部,王瑀跳槽至PolyStor任研发部总监。

  两年后的2002年,王瑀和Keith D. Kepler在美国旧金山旧金山成立美国孚能,专注于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智能储能电池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009年,王瑀带着多年研究的技术和专利回到中国,与江西赣州国资达成合作,在中国成立了孚能科技,是国内首批量产三元软包锂电池的企业。2018年,孚能科技完成三轮融资,募资共64亿元,引入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北汽产投等投资人,并从美资公司重组为中资企业。这也是当年全球电池行业最大一笔融资。

  2020年7月孚能科技登陆上交所,成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

  成立早期的2015年至2017年,孚能科技陆续被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广汽新能源及长城汽车指定为动力电池供应商;2018年被戴姆勒指定为动力电池供应商,成功打开全球市场,与戴姆勒签订至2027年的全球长期动力电池供货合同。

  2017年至2019年,北汽集团一直是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孚能科技对北汽集团的销售额合计超过40 亿元,营收占比曾分别高达87.57%、83.58%、47.58%。

  但随着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下滑,自2020年开始,孚能科技对北汽集团的销售额巨幅萎缩。与北汽集团类似,长城汽车曾经是孚能科技的第二大客户,但对其采购金额也同样在此之后大幅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2021年因动力电池系统存在火风险,北汽新能源的两款车型被监管部门下令召回共计31963 辆。孚能科技在承受经济损失的同时,其品牌形象亦受损。

  此后,其核心客户转为广汽集团等企业。据孚能科技2023年年报,其三大核心客户为奔驰、广汽集团、Siro,合计对公司营业收入贡献超过80%。

  03

  财务恶化是广州国资注资接盘孚能科技的主因

  孚能科技多年来一直在盈亏线上挣扎,除2019年实现1.31亿元的盈利之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亏损额也从2020年的3.31亿元扩大至2023年18.68 亿元,上市4年来累计亏损超40亿。

  进入2024年,孚能科技的财务压力依然没有减缓,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 92.12 亿元,同比下降 17.98%;净利润为-3.04 亿。

  此外,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奔驰汽车,也因电池安全问题对其态度变得谨慎,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市场地位

  而自2020年上市以来,孚能科技已经更换了三任总经理,组织架构频繁调整,内部管理效率低下。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孚能科技表现得尤为乏力。2023年年报中,公司坦言,由于经营管理能力及国际市场经验不足,公司在“出海”过程中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另外,孚能科技还曾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涉足多家企业,但这些投资并未带来预期的回报

  孚能科技在技术路线上的选择也为其带来了一定风险。

  根据封装形式区分,动力电池可分为软包、方形和圆柱三种类型,与另外两种封装方式相比,软包电池使用采用铝塑膜等轻量化材料,在容量相同的条件下,整体质量比其他两种形态的电池更轻、能量密度更高。但同时,软包电池安全性和各项性能要求更高,产品一致性较差。

  虽然专注于三元软包电池的孚能科技曾在2017年至2021年蝉联国内软包锂电池装机量第一名,但其成本高昂,生产工艺复杂,导致其在市场上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崛起,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巨头最终大力发展方形电池,特斯拉选择自研圆柱电池,导致软包电池市场份额快速萎缩。孚能科技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2022年财报中,孚能科技表示,公司正在规划研发磷酸铁锂方形电池。

  产能过剩背景下,各大动力电池厂为寻找新的销售市场,纷纷扩展储能业务,但是孚能科技的储能业务发展缓慢,2023年上半年储能电池系统合同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仅有1%,距离其2022年全年0.7%的储能占比鲜有提升。一个想买,一个持续亏损、内部经营需要帮助,这是本次广州工控集团注资接盘的本质

  虽然广州国资的入主,加深了外界对于其与广汽集团合作的预期,但孚能科技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首先,国资的介入虽然可以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但如何提升盈利能力、优化成本结构仍然是孚能科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其次,孚能科技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此外,孚能科技还需要加强与广汽集团等本地企业的合作,借助广州的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广州国资的入局,虽然为孚能科技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也在行业内卷加剧的今天,企业如何才能突围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值得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