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延期项目实地探访:基建滞后与业绩困境,技术升级能否扭转困局?

查股网  2025-02-14 17:48  孚能科技(688567)个股分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

近日,孚能科技(688567.SH)一则《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引发市场关注。

公告显示,其“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与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因工厂基建及配套交付延迟,结项时间从原计划的2025年2月延期至2025年12月。

2月12日,时代周报记者前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新能源科技城的孚能科技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基地进行现场探访。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一期项目“基本完工”

在12日的赣州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内,记者观察到,孚能科技“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现场并无大型施工车辆来往运输,也未见正在进行中的大型基建工程。厂内多名工作人员透露道:“30GWh项目(一期)应该基本完工了。”

另据孚能科技官网,2023年 12月2日,孚能科技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15GWh厂房举行了交接仪式,赣州经开区相关领导和单位负责人、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总经理陈斌波、副总经理王志刚等出席了仪式。

时代周报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孚能科技的这家工厂东西两侧存在明显差异,东侧与西侧之间以铁皮围挡或铁网清晰隔离,形成明显的分界线。西侧区域的厂房大多已投入正常工作状态,机器运转,人员忙碌。而东侧区域的厂房目前基本处于空置状态,尚无明显的生产迹象。

在东侧厂房外,道路虽已铺设完毕,具备了基本的通行条件,但道路外侧仍连接着一片较为宽阔的空地,空地旁搭建有数间活动板房。此外,现场还遗留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剩余材料,地面上也留存着部分施工痕迹。

针对分界线东侧厂房及空地是否属于 “赣州年产 30GWh 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 的工程内容,以及项目整体进展情况和现场观察到的各类问题,时代周报秉持严谨客观的态度,已多次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孚能科技,并于2月13日正式向该公司发送了详细的采访提纲,旨在全面、准确地了解项目全貌。然而,截至本文发稿之时,尚未收到来自孚能科技方面的任何回复。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记者还进一步了解到,孚能科技 “赣州年产 30GWh 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 目前仍在积极开展招聘工作。招聘岗位涵盖设备操作(如开机)、流水线作业等一线生产相关岗位,工作模式为两班倒。据了解,其中某岗位人员缺口约为 10 人,这或许从侧面反映出项目在逐步推进生产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正在逐步释放。

募投项目延期始末

2022年8月,孚能科技与赣州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就“孚能科技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规划分为两期。其中,一期规划建设18GWh新能源电池项目,初步规划为生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产品;二期规划建设12GWh新能源电池项目。

孚能科技董秘及证代在 2022年8月14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一期可能在今年年末(2022 年)或是明年(2023 年)开始建设动工,目前计划是部分来自自有资金,部分来自融资渠道。”

仅仅 3 个月后的 2022年11月,孚能科技年产 30GWh 新能源电池项目就在赣州市正式开工。

同年,孚能科技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募集资金约45亿元,投入“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及“科技储备资金”,但最终只募集到约33亿元。

一年后的2023年8月,孚能科技发布《关于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公告》,计划将募投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项目终止,并将募集资金的剩余部分约26.53亿元投资于新项目,即“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和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两个项目原计划总投资43.38亿元,建设周期18个月,预计2025年2月达产。

据孚能科技官网消息,2023 年 12 月 2 日,赣州项目 30GWh 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厂房正式交付。

另外,孚能科技广州项目于 2024 年 6 月就已实现试投产下线,当时各媒体报道该项目 “从动工到试投产仅 10 个月”,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高效推进。

然而,2025年2月,孚能科技却公告要将赣州、广州两大募投项目延期。根据公告,赣州与广州两大项目的结项时间由原计划2025年2月预计延期至2025年12月。延期主因是“基建及相关配套交付进度较原计划延缓”,导致部分产线安装调试滞后。尽管已有部分产线投产,但剩余产线仍需时间完成调试。

在募集资金使用方面,截至2025年1月31日,孚能科技赣州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为44.92%,广州项目为50.04%。值得一提的是,孚能科技募投项目中低效的资金使用与频繁的闲置资金调用形成对比。2025年2月,公司再次获批使用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此前同类操作已于2025年2月6日归还。

业绩承压,技术突围能否成功?

时代周报注意到,孚能科技自2020年登陆科创板以来,连续4年未实现盈利。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孚能科技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31亿元、-9.53亿元、-9.27亿元、-18.68亿元,累计亏损达40.79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孚能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80.57%,公司表示,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费用下降、资产减值减少及投资损失降低。但结合全年预亏2.34亿至3.52亿元的业绩预告,公司上市以来累计亏损预计超44亿元。

资金方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孚能科技货币资金73.05亿元,应收账款28.70亿元,流动资产合计136.05亿元,固定资产72.36亿元,在建工程19.81亿元,资产总计251.41亿元;流动负债合计113.37亿元,负债合计150.4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59.86%,流动比率1.20,速动比0.99。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行榜中,孚能科技位列第12名,已跌出前十榜单。

面对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的挤压,以及磷酸铁锂电池的性价比优势,孚能科技急需通过SPS技术和固态电池突围。

SPS技术被视为孚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但量产能力仍需赣州、广州项目的产能支撑。

在1月6日的投资者关系互动中,孚能科技表示:“公司 SPS 产品自 2022年9月发布后,经过两年产能建设,已完成赣州新能源与广州两处各15GWh 生产基地的建设,当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其中,赣州新能源于2024 年三四季度陆续开始进入量产阶段,广州基地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量产,公司将全力推进产能爬坡工作,确保客户供应。”

“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 SPS 产品 已获广汽、吉利、东风、江铃等客户定点,为新增产能快速消化筑牢 订单基础。此外,公司正持续拓展其他 SPS 客户,预计2026年SPS 解决方案 30GWh 产能将全面投放市场。”

不过,也有券商下调了对孚能科技的业绩预测。光大证券研报的观点称,海外动力电池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业绩承压,下调 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0.57/4.02 亿元(分别下调 93%/75%),新增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6.20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 179/25/16X。公司客户拓展取得进展,SPS产品明年有望上量,降本增效公司经营迎来拐点。

在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背景下,孚能科技能否凭借SPS与固态电池实现弯道超车,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