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动联科订单充足半年最高预盈1.69亿 重视技术自主化首季研发费率3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体系,芯动联科(688582.SH)业绩快速提升。
7月4日晚间,芯动联科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在2.28亿至2.78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6.04%至10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38亿至1.69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4.46%至199.37%。
芯动联科表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按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顺利实现交付,使得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自公司成立以来,芯动联科始终强调科技研发,重视技术自主化。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2763.42万元,同比增长26.66%,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31%。
芯动联科毛利率较高,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5.92%、83.01%和85.03%。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达83.92%。
2025年上半年净利预增超144.46%
2023年6月,芯动联科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
资料显示,芯动联科主要产品为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MEMS陀螺仪和MEMS加速度计,均包含一颗微机械(MEMS)芯片和一颗专用控制电路(ASIC)芯片。
7月4日晚间,芯动联科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在2.28亿至2.78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6.04%至10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38亿至1.69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4.46%至199.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在1.25亿至1.69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63.23%至255.89%。
芯动联科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产品性能领先、自主研发等优势,获得不同领域客户的认可,继续保持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按计划在上半年顺利实现交付,使得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作为国产高性能惯性传感器“隐形冠军”,上市前后,芯动联科业绩均保持快速增长。
从2015年到2019年,芯动联科先后完成三代高性能MEMS陀螺仪的研发和量产,并于2021年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凭借着良好性能和高性价比,芯动联科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高端工业、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其高性能MEMS陀螺仪在部分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替代光纤陀螺仪和激光陀螺仪,促进了产品应用微型化、易用化,降低了产品实际成本。
2022年和2023年,芯动联科营业收入分别为2.27亿元和3.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8%和39.77%;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和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16%和41.84% 。
上市时,芯动联科拟募集资金10亿元,分别用于高性能及工业级MEMS陀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及工业级MEMS加速度计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MEMS器件封装测试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最终,芯动联科募集资金总额为14.7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3.54亿元,公司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3.54亿元。
2024年,芯动联科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
对此,芯动联科表示,主要系公司产品经下游用户陆续验证导入,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项目滚动增多。同时,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市场渗透率提升,使公司销售收入放量增长。
首季毛利率达83.92%
在业绩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芯动联科研发费用增速要高于营业收入增幅。
2022年至2024年,芯动联科研发费用分别为5574.96万元、8019.79万元、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63%、43.85%、36.52%。
其中,2024年,芯动联科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
芯动联科介绍,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现有产品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产品性能。同时,公司不断拓宽研发产品的种类,在研项目涵盖压力传感器、车规级适用于 L3+自动驾驶的高性能MEMS IMU、汽车级功能安全6轴MEMS IMU、高精度MEMS水下组合导航系统,并推进公司研发项目尽快量产。而且,公司在人才建设方面持续投入,研发人员人数及薪酬均有所增长,研发人员人数较上年同期增加23%,计入研发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金额也大幅增加。
目前,芯动联科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体系并批量生产及应用,在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设计、MEMS工艺方案开发、封装与测试等主要环节形成了技术闭环,建立了完整的业务流程和供应链体系。
芯动联科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强调科技研发,重视技术自主化,着力培养视野广阔、技术过硬的研发团队,并通过项目逐渐凝聚技术核心竞争力。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芯动联科研发人员共有9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8%,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为49人,占研发人员的51.04%。
芯动联科表示,公司已经建立了梯度相对完善的研发团队,在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以及压力传感器等领域建立了专门的研发队伍,并涵盖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设计、MEMS工艺方案开发、封装与测试等主要环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芯动联科已取得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个,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已形成自主的专利体系和技术闭环。
2025年一季度,芯动联科研发费用达2763.42万元,同比增长26.66%,占同期营业收入8789.27万元约为31%。
值得一提的是,芯动联科毛利率较高,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5.92%、83.01%和85.03%。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达83.92%。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