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降88%还砸4824万收购!新致软件押注深圳恒道,商誉将破9000万

查股网  2025-09-25 16:58  新致软件(688590)个股分析

9 月 24 日,新致软件(688590)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新致以 4824 万元现金,收购深圳市前海恒道智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 “深圳恒道”)剩余 49% 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全资控股。当天,新致软件股价报收 22.75 元,市值定格在 59.81 亿元,较前一日微涨 2.66%,似乎市场对这笔交易持谨慎乐观态度。

这笔交易的支付安排透着审慎:4824 万元分两期支付,2412 万元需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结清,剩余款项最晚于 2026 年 3 月 31 日前支付。新致软件在公告中直言,此举是为了 “增强华南地区金融领域竞争力”,而深圳恒道手中的牌确实颇具吸引力 —— 作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它已深耕华南金融 IT 市场近 10 年,核心业务覆盖移动应用平台、数据治理平台等解决方案,与广州农商行、佛山农商行、东莞农商行等区域头部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 IDC 描绘的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中,中电金信、宇信科技等头部玩家占据主导,其中宇信科技仅中小银行客户收入占比就达 34.43%,新致软件要撕开市场缺口,绑定区域资源成为必然选择。

但诱人的布局背后,是刺眼的业绩反差。本次交易的评估增值率高达 186.34%,意味着深圳恒道 9850 万元的估值较账面净资产溢价近两倍。可财务数据显示,这家被高看的公司正陷入困境:2024 年还能实现 5966.53 万元营收、645.62 万元净利润,2025 年上半年却急转直下,营收仅 1421.70 万元,净利润亏损 280.89 万元,半年营收不足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一。

更令人咋舌的是双方敲定的业绩对赌协议。在上半年亏损的基数上,深圳恒道被要求 2025 年营收冲刺 1.185 亿元、净利润 958 万元,2026 年营收 1.335 亿元、净利润 1096.7 万元,2027 年营收 1.535 亿元、净利润 1261.21 万元 —— 三年累计营收需超 4.05 亿元,净利润合计 3315.91 万元,这意味着 2025 年下半年不仅要填平 280 万元亏损,还需净赚 1238 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净利润的 1.9 倍。若未达标,出售方需现金补偿甚至回购股权,可创投圈数据显示,对赌失败后的回购案件执行回款率仅约 6%,100% 全额回款的案例不足 5%,这份协议更像 “纸面保障”。

新致软件的商誉压力早已不容忽视。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已达 7839.73 万元,其中此前收购深圳恒道 51% 股权已产生 1230.41 万元商誉,此次全资收购后商誉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让人联想到梅雁吉祥的前车之鉴:其 2020 年跨界并购形成的商誉已出现减值,2024 年净利润亏损超 8000 万元,2025 年上半年再亏超 2700 万元,商誉减值成为业绩黑洞。

值得注意的是,新致软件自身业绩也呈分化态势:2025 年上半年 8.97 亿元营收同比下降 3.4%,但归母净利润 3035.31 万元同比增长 42.84%,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提升,公司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金融领域,推出智能核保、理赔助手等产品。这种 “自身盈利改善但加码高风险收购” 的操作,折射出金融 IT 行业的生存逻辑 —— 在 2026 年银行业 IT 投资预计超 2000 亿的市场机遇前,企业不得不通过并购抢占区域入口,哪怕要承担短期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警惕的不仅是业绩对赌失败的直接损失。深圳恒道的核心价值在于区域客户资源,而金融 IT 行业客户粘性极强,宇信科技服务 180 多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南天信息服务超 7000 家金融客户的案例证明,一旦客户流失,高估值基础将彻底崩塌。新致软件能否通过整合实现协同效应,让深圳恒道在华南市场与头部玩家抗衡,仍是未知数。

这场 4824 万元的豪赌,本质是新致软件在行业竞争中的突围尝试。但高溢价、高对赌、高商誉的 “三高” 交易,如同走钢丝 —— 若能兑现业绩,将打开华南市场想象空间;若失手,商誉减值可能吞噬公司盈利,毕竟 98.52 倍的市盈率(2025 年 9 月 24 日数据),已容不得业绩变脸的风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