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新能源车夯实技术壁垒 威迈斯实力闯关科创板

http://ddx.gubit.cn  2023-07-12 09:34  威迈斯(688612)公司分析

近期,威迈斯(688612.SH)披露招股意向书,公司拟公开发行4210万股,本次发行初步询价日期为2023年7月12日,申购日期为2023年7月17日。本次实力闯关科创板成功,威迈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以及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也得到了认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链产品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行业趋势快速发展的大势已经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之下,威迈斯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市场前景广阔营收稳步增长

威迈斯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车载电源的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电驱系统的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以及液冷充电桩模块等。

近两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66.29万辆,同比增长89.34%;销量为564万辆,同比增长89.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为495.9万辆,同比增长105.4%;销量为493.6万辆,同比增长10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为70.39万辆,同比增长23.7%;销量为70.4万辆,同比增长23.8%。

招股书显示,威迈斯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30%、20.90%和20.40%,排名分别为第1名、第1名和第2名。其中,2020-2021年期间,公司连续两年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公司积极践行“进口替代”战略,已成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合众新能源、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以及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的核心供应商,与之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成功开拓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客户。

7月初,上汽集团、比亚迪、埃安三家国内新能源车企,先后宣布在海外建厂,威迈斯也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向海外知名车企Stellantis集团量产销售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并取得雷诺等海外车企定点。招股书显示,2022年,威迈斯海外销售达到2.29亿元,最近三年境外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25.41%,这也让企业对于海外市场发展有了更多期待。

此外,招股书显示,威迈斯营收近年来稳步增长,报告期内(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16.95亿元、38.3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51.12万元、7504.31万元、2.95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

结合市场环境和公司目前经营状况,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3年1月至6月营业收入为21.47亿元至22.47亿元,同比增长42.90%至49.56%: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6亿元至2.09亿元,同比增长56.02%至75.17%。

研发创新夯实技术壁垒

而本次在科创板IPO募资,威迈斯最重要的目标是加强研发,夯实公司技术壁垒,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招股书披露,威迈斯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形成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涵盖电路拓扑、算法控制、结构工艺和生产工艺四个领域。

在研发设计环节,威迈斯不断对电路拓扑、软件控制算法和产品结构进行研究和创新,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出满足客户要求的最佳性能、功率密度、体积、重量等指标的产品设计方案。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核心技术积累和应用的基础上形成定制化的产品研发设计方案。

而在技术上,威迈斯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GR201744202135),在深圳和上海建立了国内优良的研发中心,拥有高端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电源结构工艺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设计能力和高水平的技术研究能力。有着业界优良的研发团队,完善的企业流程体系,高效的管理结构,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具备行业优良的研发设计技术和测试能力。专注于快速响应定制化的需求,为客户提供灵活的电源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524人,占员工总数的20.02%;此外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20-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656.40万元、14,571.82万元和19,140.96万元,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为41,369.17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收的比例为6.69%。

本次冲刺科创板上市,威迈斯计划募资13.32亿元,其中2.12亿元用于龙岗宝龙新能源汽车电源实验中心新建项目,显示了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决心。公司也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研发创新能力,提高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相关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相关电力电子产品供应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