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小海伴您读研报之威迈斯

1.公司概况
1.1
车载电源第三方龙头供应商,业务布局纵深发展
威迈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的产品组合涵盖了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及其集成解决方案,以及电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和先进的液冷充电桩模块。凭借在车载电源行业的长期耕耘和专业经验,威迈斯在国内市场成功推动了"进口替代"战略,获得了行业领先地位,成为首家年提供超百万台车载充电机的独立供应商。同时,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与众多国际知名整车制造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行业内首批实现对海外品牌出口的国内企业之一。
1.2
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产品竞争能力强
2016-2023年,公司营收从2.6亿元增至55.2亿元,CAGR为55.0%,归母净利润从0.24亿元增至5.02亿元,CAGR 54.4%。2020-2023年,公司营收CAGR为65.9%,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国产化“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等因素影响,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在功率密度、重量、体积、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销售数量快速增加。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31.0%,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9.5%。
公司收入规模、增速变化及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变化

2.车载电源业务概况
2.1
电动化趋势确定,产品发展方向聚焦集成化、高压化和多功能化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车载充电机作为其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了该行业的快速增长,车载充电机和车载DC/DC变换器等动力域核心零部件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Marklines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17.5万辆,同比增长34.4%,市场渗透率达到16.0%。2024年的前五个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567.7万辆,同比增长20.9%,市场渗透率维持在15.8%。
2017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及2017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

新能源电动汽车通过电源、电池和电驱系统替代了传统燃油车的油箱、发动机和变速箱,实现了电力驱动。车载电源系统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和高压配电盒(PDU),负责为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并提供必要的电压变换和配电方案。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对轻量化和空间优化的要求日益增加,车载电源集成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趋势,包括二合一、三合一以及更高集成度的多合一产品。
弗迪动力八合一产品

车载电源产品的发展趋势指向集成化、高压化和多功能化。集成化产品通过将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等独立组件进行综合集成,实现成本、重量和体积的降低。高压化则通过提升充电电压和采用800V高压系统来增加充电功率。功能多样化利用车载充电机的逆变技术,提供移动电源和应急电源功能,并实现电网与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之间的能量双向流动。
2.2
大功率快充车型加速渗透,公司紧抓车载电源高压化发展机遇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高倍率电池技术的成熟,使得800V高压平台成为解决电动汽车续航和快速充电问题的有效方案。代表性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如碳化硅和氮化镓,加速了高倍率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宁德时代和广汽埃安等企业相继推出了4C甚至6C的高倍率电池,为高压化、超快充电动车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19年,保时捷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800V高压平台的量产车型Taycan,将最大充电功率提升至350kW,引领了行业趋势。国内企业如比亚迪在相关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提升了旗下车型的电压水平,并在汉EV车型中采用了自研的SiC功率器件。此外,小鹏汽车、广汽埃安、吉利极氪、理想汽车、北汽极狐、蔚来等企业也在快充技术和800V高压平台上进行了积极布局。
整车企业800V高压平台车型布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持续提升,对快速、便捷充电的需求也日益迫切。800V高压超快充平台车型的上市速度加快,正逐渐从中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渗透。预计到2024年,中国和全球800V平台车型的销量将分别达到117万辆和195万辆,2024至2026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23%和130%。
公司在800V高压产品的研发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800V产品普遍采用价格较高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部件,使得800V产品的价格相应提高。公司积累了800V高压平台产品开发技术、第三代半导体应用技术、磁集成控制解耦技术等核心技术,解决了高绝缘耐压、高转换效率和低开关电磁干扰等技术难题。在高绝缘耐压方面,公司积极采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结合800V高压电气安全距离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硬件电路结构与PCB板的设计匹配,实现了高压安全与产品尺寸小型化的系统优化。这使得公司能够节省更多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3.电驱系统与液冷充电桩模块业务概况
3.1
纵向拓展电驱动业务,打造“电源+电驱”多合一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由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机控制器负责控制驱动电机的电流和电压,以实现所需的方向、转速、转矩和响应时间,主要由功率模块、MCU和电容等组成。传动系统的核心是减速器,它将电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无论采用何种电动化技术路线(如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等)或动力电池类型(如磷酸铁锂、高镍三元、燃料电池等),每辆新能源汽车都需要电驱动系统来实现动力输出和控制。
自2019年起,公司积极拓展电驱系统业务,其双面水冷模块解决方案的双电机控制器是目前市场上功率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重量小于9.5kg)。公司的电驱产品已获得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长城汽车、三一重机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订单,800V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也获得了雷诺、三菱、日产共同设立的阿利昂斯集团的订单。公司已实现电机控制器(2020年)、电驱三合一总成产品(2021年)和"电源+电驱"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2022年)的量产出货。2023年,电驱系统产品的出货量累计达到14.08万台(包括多合一产品),产品单价随着集成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1695元/件增长至2023年的5326元/件。
公司电驱系统产品单价

3.2
横向拓展液冷充电桩模块,弥补直流充电市场缺位
随着充电模块功率的提高,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增加,这对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充电桩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传统风冷(使用风扇散热)和液冷(使用冷却液散热,主要成分包括乙二醇、水和一些特殊添加剂)。风冷散热包括直通风风冷和独立风道风冷,其中直通风风冷是目前的主流模式。然而,由于充电桩长期处于室外环境,直通风可能会带来杂物,导致充电模块出现故障。独立风道散热模式可以保护电子元件免受粉尘污染,提高充电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液冷模块进一步取消了风道,通过液冷板内部循环的冷却液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实现了充电桩功率部分的全封闭设计,将散热器外置,利用外部空气吹走散热器表面的热量。这种设计使得充电桩体内的液冷充电模块和电气配件与外界环境隔离,提高了防护性能,具备了枪线更轻、允许电流更大、充电速度更快和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
传统风冷和液冷散热示意图

公司利用先进技术布局直流充电市场,突破液冷充电桩模块市场。公司的现有车载电源产品主要针对交流充电设施,而液冷充电模块补充了公司在直流充电产品方面的不足,满足了未来对直流充电需求的增长。公司的超级充电桩模块采用了先进的液冷散热方案,使用三相六开关硬件拓扑,去除了电解电容和风扇,显著提高了散热能力、使用寿命,并降低了噪声,同时具备了逆变输出能力。公司的液冷充电桩模块功率紧随行业领先水平,支持40kW的快速充电,并支持多产品并联至360kW的充电桩。
公司液冷充电模块已于2021年实现量产,当年实现收入约1177万元。2022年,液冷充电模块的销售收入达到3020万元,同比增长157%。理想汽车计划到2024年底累计建成2000座充电站,预计这一快速扩张将推动公司的液冷充电模块业务迅速增长,提高市场知名度。
(转自:渤海证券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