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发募资规模未达预期 上市尚未满一年合合信息再度IPO
《笔尖网》文/笔尖财经
以"扫描全能王"著称的合合信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该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时融资未能达到预期规模,多个募投项目大幅延期,在A股上市尚未满一年再闯港股IPO备受外界关注。
科创板上市尚未满一年再闯香港市场
据悉,2024年9月,合合信息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上市尚未满一年公司就再度转战香港市场。
6月26日晚间,合合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 年6 月26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的申请。
合合信息是一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基于自主研发的领先的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核心技术,为全球 C 端用户和多元行业B端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及服务。
公司 C 端业务主要为面向全球个人用户的 APP 产品,包括扫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与启信宝3 款主要产品;公司 B 端业务为面向企业客户提供以智能文字识别、商业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满足客户降本增效、风险管理、商机挖掘等需求。
合合信息在之前发布的公告中称,此次赴港上市是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合合信息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营业收入为9.89亿元;2023年增至11.87亿元,同比增长20.0%;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4.38亿元,同比增长21.2%,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0.6%。
同期,合合信息净利润同样呈现增长态势:2022年净利润为2.84亿元;2023年增至3.23亿元,同比增长14.0%;2024年达到4.01亿元,同比增长24.0%,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8.8%。
科创板上市募资规模未达预期
《笔尖网》注意到,合合信息于2024年9月26日登陆科创板,10月29日,该公司发布了《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公告》,根据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2259号),公司获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以下简称“本次发行”)2,500万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55.1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3.80亿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2.70亿元。
合合信息在公告中称,由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低于计划募集资金金额,为保障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根据实际募集资金情况,对此次募集资金项目投入金额进行调整。调整前拟投入募集资金为14.90亿元,调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为12.70亿元,公司称此次调整不会对募集资金的正常使用造成实质性影响。
此外,合合信息于2025年4月15日分别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金额暨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等因素,对部分募投项目进行延期。
公司结合目前募投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和投资进度,在募集资金投资用途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拟对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进行调整。
合合信息称,公司对募投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调整主要因受宏观经济环境、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募投项目规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存在一定差异,整体项目进度有所延迟;由于软件行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项目建设涉及的政策和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研发能力建设、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公司及时调整战略规划,强化了相关技术与产品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等前期工作的重要性,致使项目前期论证时间拉长,募投项目的实际建设进度与原预期计划存在差异。
相关领域人士还指出,合合信息的招股书披露的数亿月活用户数据背后,藏着更锋利的双刃剑。用户上传的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在招股书风险提示中也指出,AI技术发展迅速。与许多创新类似,AI技术存在风险和挑战,例如可能被第三方滥用于不当目的或偏见应用,从而破坏公众信心或违反中国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适用法律法规,或由某些个人提起诉讼或其他法律程序,声称侵犯隐私权或人格权等合法权利。此类滥用可能会影响客户观感、公众意见、政策制定者及监管机构的看法,并导致AI技术的采用率下降,合合信息称,公司已采取一系列措施遵守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包括实施与数据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政策及管理制度。
招股书显示,此次合合信息赴港IPO募集资金将用于AI前沿基础技术开发、产品开发、C端产品的全球运营团队及营销网络、B端产品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笔尖网》将对此次合合信息在港IPO的审核进展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