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增长难抵价格下降,华恒生物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减少超50%
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华恒生物正在遭遇利润增长瓶颈。1月2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恒生物”)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据预计,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21亿元-2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亿元-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亿元-2.1亿元。
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1.01%-59.92%
从同比变动来看,华恒生物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2亿元-3.62亿元,同比增长8.34%-18.66%;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29亿元-2.69亿元,同比减少51.01%-59.92%;扣非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28亿元-2.68亿元,同比减少52.07%-61.2%。
对于业绩的变化,华恒生物方面表示,公司在2024年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及竞争形势的变化,产品销量持续增长,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坦言,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相关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此外,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缬氨酸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对利润产生影响,整体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资料显示,成立于2005年的华恒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生物制造方式,从事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企业。2021年4月,该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按产品划分,华恒生物的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产品、维生素系列产品、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和其他产品,可应用于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等领域。
其中,氨基酸系列产品一直是华恒生物营收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恒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19.57%,其中,氨基酸系列产品营收约7.43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超七成。此外,维生素系列产品营收约8359.3万元,其他产品营业收入约3276.8万元。
彼时,该公司表示,报告期内氨基酸系列产品销售规模持续提升。利润方面,虽然缬氨酸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但行业内新产能增加,市场竞争随之加剧,导致缬氨酸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对公司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2024年上半年,华恒生物净利润同比下滑21.72%至1.497亿元。
定增募资“缩水”约六成,项目存在产业化不确定性风险
面对市场竞争,华恒生物也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2022年10月,华恒生物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27亿元(含本数),均为现金认购。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7.58亿元;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6.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3亿元。
2024年8月,华恒生物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858.04万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89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同样将用于上述三个项目。

然而没过多久,2024年9月5日,华恒生物发布公告,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决定将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16.89亿元”调整为“不超过7亿元”。也就是说,在华恒生物筹划两年的定增方案中,募集资金缩水约六成,这也令华恒生物放弃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同年10月,华恒生物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约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约6.8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华恒生物曾表示,生物基丁二酸和生物基苹果酸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可能因原料质量、设备工艺参数设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导致产品品质波动或未达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产业化不确定性风险。2024年半年报中,该公司也坦言,随着固定资产增加,相应计提的折旧和摊销等增加,“如公司在建项目不能如期产生效益或实际收益低于预期,则可能存在盈利减少的风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胡萌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