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首次全面盘查“范围三”,积极推进价值链降碳减排

查股网  2024-06-13 17:09  蚂蚁集团(688688)个股分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6月13日,蚂蚁集团发布了《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了蚂蚁自2021年起运营排放(范围一、二)逐年下降,经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核查与评价,已连续三年实现了企业自身运营排放的碳中和。

《报告》显示:蚂蚁集团持续通过“减”,即绿色建筑、绿色运营等减排举措;加上“替”,即将自运营园区90%以上的电能替换为绿电,使2023年运营的绝对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了43.19%;再辅以“抵”,通过VCS+CCB认证的高质量森林碳汇的碳抵消,实现运营碳中和。

笔者注意到,《报告》还披露:蚂蚁集团于2023年进行了首次“范围三”(指价值链上下游的碳排放)的全面盘查,识别出了与蚂蚁集团相关的12个类别,并对数据质量较高的11个类别进行披露,核算出蚂蚁集团“范围三”11个类别的总排放量为764,179.17 吨二氧化碳当量,为推动价值链碳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范围三的科学量化和公开披露,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难点在于本地因子、计算模型等工具的缺乏,也难在其价值链上下游其他众多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可得性与准确性”,Carbon Trust 碳信托中国区总裁赵立建表示,蚂蚁集团对“范围三”摸清家底的重视和探索,以及逐年进展的碳信息披露,在国内企业中起到了榜样和表率作用,不仅是对“双碳”目标的积极响应和扎实推进,也体现了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的决心。

关于这次对“范围三”的全面盘查,蚂蚁集团在《报告》中表示:“范围三”的全面盘查不是最终目的,利用科技创新提高减碳效能,助力业务可持续发展是其追求的目标,未来还将继续深化绿色计算技术、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探索更加绿色低碳的产品与服务方案。

蚂蚁的上述表态建立在近年来低碳发展的一系列扎实行动。这也标志着:蚂蚁正从自身运营的降碳减排出发“再进一步”,凭借科技能力将“自身低碳发展”衍射到“助力社会绿色转型”的更大课题。

比如,作为较早探索“绿色计算”的企业,蚂蚁集团目前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绿色计算能力体系,通过高质量、高效的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在算力的应用环节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降低算力能耗。该能力体系已经投入规模化应用,助力蚂蚁集团的服务器中央处理器效率在2017年到2023年之间实现5倍增长。据《报告》,2023年蚂蚁集团通过绿色计算技术共减少供应链上游数据中心碳排放72,026.70吨二氧化碳当量。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革,算力需求普遍高速增长,直接关联到电力消耗的增加。国家节能中心评价后认为:蚂蚁集团开发的绿色计算技术,可以解决大规模集群资源合理分配、分钟级有效调度、智能流量预测等行业难题,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易维护等特点。

据了解,目前蚂蚁不仅在持续推动上述“绿色计算技术”的行业化应用,还结合区块链和物联网(IoT)技术,帮助更多企业实现产品碳足迹核算。例如,其为城市集中供热打造的“智慧供热+区块链”生态解决方案:2023年已上链“可信热量表”近10万台,减少能源使用量约为2万吨标准煤,碳排放减少约为5.2万吨。

在服务“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方面,《报告》也披露了蚂蚁的实践进展:在2022年发布国内首个小微企业绿色评价团标《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的基础上,蚂蚁集团发起的网商银行进一步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底,“小微企业绿色评价体系”已累计支持839万小微经营主体,通过智能化工具“一键获得”免费绿色评级;网商银行为131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优惠的绿色金融贷款支持,引导小微企业向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方式转型。

“可持续信息的核准与披露是有成本的,目前的披露成本对许多小微企业来说也是难以负担的。通过智能化工具给中小企业提供ISSB(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披露服务,可降低成本50%以上,有些甚至是90%”,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认为,蚂蚁集团和网商银行探索出的“小微企业绿色评价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领先性,开辟了一条以智能化工具帮助小微企业以低成本获得绿色金融支持的新路。2023年10月,上述服务小微企业的绿色金融探索,获得了国际金融论坛(IFF)“年度全球绿色金融奖”。

“从蚂蚁集团等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ESG已逐渐从被普遍理解的‘成本负担’转变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增的‘价值引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原院长黄世忠教授表示,践行ESG理念、着眼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是时代的使命与要求,也是企业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比对蚂蚁历年的《报告》不难发现,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蚂蚁参考对标的都是全球最权威的标准框架和实践。例如,蚂蚁在去年首次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框架建议完善了气候相关披露的基础上,今年又延续《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的建议框架,对业务场景的气候风险进行了评估及应对,持续优化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

“坚持长期主义,相信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会因长期的坚持变得更有价值”,蚂蚁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认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久久为功,只有专注才会在一些社会需要的领域,做出真正的改变。从2017年蚂蚁借鉴ESG理念首次提出“共建未来好社会”承诺,今年已是这家公司连续第7年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几乎与之同步,由蚂蚁集团发起的生态类公益项目“蚂蚁森林”也走过了7年多时间。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由蚂蚁森林的用户提出申请、并由蚂蚁集团累计协议捐资超过34亿多元,已经种下了超过4.75亿棵树,助力全国11个省份的生态修复工作,其中90%的树种在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地区;蚂蚁捐资共建的社会公益保护地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在全国13个省份参与守护生物多样性;在海洋保护方面,蚂蚁森林不仅在山东修复海草床面积超过1,000亩,在福建修复红树林面积超过2,000亩,还持续推动海洋生物救助和海洋净滩减塑。

图注:位于甘肃金塔的蚂蚁森林胡杨林,摄于2023年图注:位于甘肃金塔的蚂蚁森林胡杨林,摄于2023年

“从陆地生态修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再到海洋生态保护,蚂蚁的生态公益项目范围不断延展”,世界经济论坛自然倡议大中华区总负责人朱春全博士认为,蚂蚁集团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相应的公益支持,不仅多年持续不懈,还呈现出了路线清晰且体系化的思考和行动。

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 在其发表的《节能减碳、生态恢复、行业转型:中国企业如何贡献全球气候目标》一文中表示:在实现“双碳”目标和自然受益转型的过程中,由蚂蚁集团发起、并作为主要捐资方的公益项目“蚂蚁森林”是将生态修复与自身业务相结合的典范,为超过6亿的用户展示其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蚂蚁集团还与公益组织、专业机构以及600多个企业品牌进行合作,以蚂蚁森林“绿色能量”作为激励手段,共同倡导社会公众选择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包括旅游、运输、服装、电子产品在内的相关行业的转型,并实现更大范围的协同行动。

“绿色一直是蚂蚁集团的基因,也是我们理解双价值一体创造的起点之一。如今在全球的ESG共识下,我们不仅从企业自身做起,努力做好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我们还希望能成为社会绿色转型的带动者、以及绿色技术的探索者”,蚂蚁集团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全球负责人闫萌表示,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应是解决气候变化难题的最佳路径。蚂蚁集团未来仍将加大探索和开放,为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创新模式和技术方案。(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