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证券28.14亿港元易主蚂蚁集团:老牌券商获科技巨头加持能否改写香港证券业格局?

查股网  2025-04-29 20:53  蚂蚁集团(688688)个股分析

近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耀才证券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428.HK,简称“耀才证券”)发布公告称,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Wealthiness and Prosperity Holding Limited(注册于开曼群岛的豁免有限责任公司),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向耀才证券控股股东新长明控股有限公司发起要约收购,收购耀才证券50.55%的股份,总代价为28.14亿港元。

具体来看,收购方Wealthiness and Prosperity Holding Limited注册于开曼群岛,由Innovatech Empowerment Company Limited全资持有,后者间接由上海云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上海云进最终由蚂蚁集团全资拥有。被收购方耀才证券创立于1995年,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要从事证券经纪、商品及期货经纪、贵金属交易及杠杆式外汇交易等金融服务业务。卖方新长明控股有限公司由耀才证券现任董事会主席叶茂林全资持有,此前控股耀才证券50.55%的股份。

目前,收购方已支付10%的按金,即约2.81亿港元。此次要约收购溢价17.6%

01#耀才证券:香港老牌综合性券商

耀才证券成立于1995年,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一家提供多元金融服务的综合性券商。公司由叶茂林创立,总部位于香港。

截至2025年3月底,耀才证券在香港的客户总数约为587,072户,客户资产接近605亿港元。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证券经纪、孖展融资、商品及期货经纪、贵金属交易及外汇交易、新股认购以及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等多个领域。

自2003年香港政府取消最低佣金制度后,耀才证券率先将佣金调低至0.05%,并进一步降低至0.01%(网上交易),成为香港市场“平佣”的先行者。

在香港证券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耀才证券凭借其全牌照优势脱颖而出。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的1、2、4、5、6、9号牌照,涵盖证券交易、期货合约咨询、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

从财务与表现来看,2022财年耀才证券营业总收入10.14亿港元,归母净利润4.55亿港元;2023财年营业总收入10.50亿港元,归母净利润5.43亿港元;2024财年营业总收入11.21亿港元,归母净利润5.06亿港元。

02#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从牌照缺口到跨境支点

蚂蚁集团完成对耀才证券控股权收购蕴含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多重考量。

从牌照资源与战略规划视角分析,蚂蚁集团此前已构建支付、理财、保险等多元业务体系,但在证券业务领域存在资质缺口。通过收购耀才证券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业务牌照,使其能够合法开展证券经纪、期货交易、资产管理等全链条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生态的闭环构建。

在业务协同与市场竞争层面,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的计划具备显著的资源整合价值。这些资源有望与支付宝在香港的庞大用户群体形成协同效应。根据支付宝的官方数据,其在香港的用户数量超过3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用户具有跨境支付需求。通过整合,蚂蚁集团可以进一步打通支付场景与证券投资服务的衔接通道,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跨境投资体验,同时增强港股通业务的竞争力,并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跨境投资产品。

同时,蚂蚁集团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领域的技术储备,将为耀才证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措施包括交易系统的升级、智能投顾服务的开发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等。这些技术赋能将帮助耀才证券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并进一步巩固其在香港证券市场的竞争力。

从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来看,2024年香港证券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此外,获取全牌照资质也有助于蚂蚁集团满足两地金融监管要求,降低因牌照缺失带来的合规风险。

财务层面,蚂蚁集团的资金注入可以有效提升耀才证券的资本充足率,改善其抗风险能力。对蚂蚁集团而言,本次收购行为也是优化其资产配置、分散其业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03#流量生态VS技术赋能如何改写香港证券业格局?

在香港证券市场的竞争中,腾讯和蚂蚁集团分别从自身优势出发,探索金融科技与证券业务的融合路径。

腾讯早于2012年便以A轮融资介入富途证券,此后持续参与B轮、C轮投资,直至2019年富途控股在纳斯达克上市,以20.4%股权与30.8%投票权巩固核心股东地位。

依托微信、QQ的社交流量优势,腾讯可为富途证券导流年轻用户,构建起“社交平台+金融服务”的独特生态。用户可通过微信端口直接接入富途的港股、美股交易界面,实现从社交场景到投资行为的无缝转化。2017年腾讯28.6亿港元入股中金公司的动作,则进一步补全了其业务拼图。

与腾讯的生态投资策略不同,蚂蚁选择通过控股收购实现跨越式布局。未来,蚂蚁计划将支付场景积累的高频消费用户转化为证券投资客户,通过注入AI算法优化智能投顾服务、运用区块链技术升级清算系统,打造“支付-投资”闭环,并提供港股、美股、ETF等多元化产品选择。

由此可见,两大巨头的博弈正重塑市场格局。富途证券以互联网原生优势占据年轻客群,耀才证券则可依托蚂蚁集团的支付入口吸纳高频交易用户双方在港股通、跨境理财等核心赛道展开直接竞争。

然而,竞争背后暗藏监管与协同挑战。腾讯需在社交数据合规与金融服务边界间寻求平衡,避免过度数据导流引发监管风险。蚂蚁则需确保跨境数据流动符合香港证监会要求,在技术赋能过程中守住合规底线。

这场科技巨头的证券之争,本质是金融科技生态与传统券商资源的战略嫁接。当腾讯的“流量 + 投资”模式遇上蚂蚁的“支付 + 技术”组合时,香港证券市场正从分散化、同质化竞争迈向技术驱动、生态分化的阶段。

对于投资者而言,两大阵营的角力终将转化为更智能的投顾服务、更便捷的跨境交易体验,而这或许正是这场资本博弈释放的最大行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