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降7成的极米科技:远投海外,近投汽车

查股网  2024-05-20 17:41  极米科技(688696)个股分析

文 | 董武英

近期,百度减持投影仪龙头极米科技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热议。

5月1日,极米科技发布公告,第二大股东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百度毕威企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百度”)分别减持公司不超过2.66%和不超过0.34%的股份。

减持之后,百度仍持有极米科技4.27%的股份。以一季度末股东结构看,若百度完成3%股份减持,百度将降为极米科技第三大股东。

早在极米科技上市之前,百度就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上市三年后,百度选择大幅减持。

作为投影仪行业的龙头,曾经备受资本热捧的极米科技究竟怎么了?

投出业绩虚影:净利润降7成

曾经的资本市场明星公司,已经是全球份额第一的家用投影仪企业的极米科技,目前正面临着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不利局面。

2023年,极米科技营收规模达到35.57亿元,同比下滑了15.77%。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下滑了75.9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68亿元,同比下滑了84.57%。

投影仪产品市场表现不佳,是极米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的核心原因。

2023年,极米科技投影整机产品营收为32.12亿元,同比下滑了18.45%。毛利率为27.45%,同比减少了6.90个百分点。

其中,长焦投影产品营收28.74亿元,同比下滑21.54%;毛利率为26.31%,较2022年减少了8.08个百分点,是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创新产品营收为1.91亿元,同比增长了18.31%;毛利率为44.86%,同比提升了13.03个百分点。超短焦投影产品营业收入为1.47亿元,同比增长了28.82%;毛利率为27.66%,较2022年下降了9.49个百分点。

对于这些产品业务变化,极米科技表示,2023年国内投影市场整体需求承压,主销的长焦投影产品销量下滑导致营收出现下滑,同时公司调整了部分长焦投影产品价格,毛利率下滑。

以阿拉丁智能吸顶投影灯为主的创新产品,近一年来由To B销售转为To C销售,2023年度平均销售单价提升,因此销售毛利率提升。同时,公司超短焦投影营收同比增长28.82%,但由于产品结构发生改变,公司超短焦投影平均单价与毛利率同比下滑。

在今年第一季度,极米科技业绩下滑趋势仍在持续。

今年第一季度,极米科技营业收入为8.25亿元,同比下滑了6.59%,归母净利润为1431.91万元,同比下滑了72.57%,扣非净利润为811.15万元,同比下滑了80.52%。

从这些数据来看,随着投影仪不好卖,极米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营收承压,费用高企

投影仪产品,一度被认为是电视机的替代者。相比于大体积、大面积、不易搬运的电视机,投影仪产品小巧、便携,更适合租房、出游等使用场景,受到了年轻群体的欢迎。

但从2023年开始,投影仪市场需求面临阶段性压力。根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投影机总出货量473.6万台,同比下降 6.2%,销售额147.7亿元,同比下降25.6%。

其中,极米所在的智能投影机市场(搭载有OS操作系统)出货量为418.4万台,同比下降2.2%。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极米科技投影仪主力长焦产品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2023年,极米科技长焦投影产品销量为94.39万台,同比下滑了13.64%。均价为3044.48元,同比下滑了9.15%。

同时,极米科技2023年高企的费用率也未能带动收入增长。

2023年,极米科技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为6.45亿元、1.50亿元和3.81亿元,同比分别提升了7.81%、6.02%和1.08%。加之财务费用,极米科技2023年期间费用率为32.18%,较2022年提升了6.21个百分点。

近年来,极米科技盈利能力下滑明显。在2021年,极米科技毛利率为35.88%,净利润率为11.97%。到了2022年,极米科技毛利率小幅提升至35.98%,净利润率则小幅下滑至11.87%。

但到了2023年,极米科技毛利率下滑至31.25%,净利润率仅为3.37%。在去年第三季度,极米科技甚至出现了亏损情况。

今年第一季度,极米科技毛利率进一步降至28.05%,净利润率仅为1.72%。不过在今年一季度,极米科技期间费用略有下降,期间费用率为29.81%。

可以看到,随着投影仪产品价格下降,极米科技毛利率持续下滑,而居高不下的期间费用进一步侵蚀利润,导致极米科技净利润大跌。

出海和汽车,带得动极米?

随着国内投影仪市场承压,极米科技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将目光投向了出海和车载业务。

2023年,境外市场是极米科技财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根据财报,极米科技2023年境外业务营收达到了9.13亿元,同比增长15.60%。毛利率则为44.63%,显著高于境内业务26.66%的毛利率水平。

极米科技也将海外市场视为发展重点。2023年,极米产品已经进入了日本、欧洲、美国等市场。除亚马逊、日本乐天等海外主流线上渠道外,极米产品已经进入包括Best Buy、MediaMarkt、Saturn等海外零售渠道。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投影仪出海这条赛道早已非常拥挤。目前,极米、当贝、坚果等投影企业、以安克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企业及一众白牌投影仪产品均在发力海外市场。

以亚马逊主站数据来看,销量排名前100的投影仪产品中有96款为国产品牌,其中绝大多数为白牌产品。极米产品仅有一款MoGo 2入榜,排名第55。作为对比,安克旗下NEBULA有3款产品入榜,排名分别为23、57和64。

在这种情况下,极米科技海外市场能否持续保持增长,需要市场来验证。

同时,极米科技发力的车载赛道,同样面临着巨大考验。

随着汽车走向智能化,车载投影技术逐渐成为提升驾驶体验和车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工具,AR 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智能大灯、智能座舱等领域成为投影仪企业瞄准的方向。

2023年,极米科技新成立了车载产品线事业部。在已经量产上车的AR HUD市场上,已经有大量具有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布局,如水晶光电、怡利电子、华阳集团、LG、利龙中宝、麦克赛尔、弗迪、合肥疆程等。

这些国内外零部件企业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又有着广泛的合作车企客户,极米科技等从投影仪跨界而来、从to C转向to B的新进入者在AR-HUD市场上并不占优势。

更重要的是,AR-HUD市场也不是一片蓝海,价格战正在持续升级,企业利润率极低。

以国内AR-HUD市场份额第一的水晶光电为例,其2023年AR-HUD出货量超20万台,包含AR-HUD在内的汽车电子(AR+)业务营收为2.91亿元,同比增长54.39%,但毛利率仅有11.72%,远低于水晶光电的光电业务3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目前来看,海外市场业务收入尚不能扭转极米科技业绩下滑的局面,而车载业务尚处于开发阶段,何时贡献收入有待观察。未来,极米科技如何开启高增长?我们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