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新材首笔定增规模降至14亿缩水76% 净利大降96%产能利用率仅七成
来源:长江商报
在当前再融资适当收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再融资更为审慎。
11月14日晚间,振华新材(688707.SH)对定增方案作出调整,将本次募集资金规模从不超过60亿元(含本数)调整为不超过14亿元(含本数)。换言之,振华新材此次定增募资的规模将缩水46亿元,降幅约为7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6月,振华新材就推出此次定增。彼时,距离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还不到一年,60亿元的募资规模相当于是公司IPO募资总额的4.6倍。
不仅如此,由于募资投向主要为产能扩充,上交所曾对振华新材的定增两次发出问询函,并重点关注公司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及紧迫性,以及本次募集资金规模的合理性。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随着锂盐价格快速回落、终端销量不及预期、动力电池企业库存消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处于正极材料行业的振华新材业绩大幅下滑,产能利用率也处于近几年的低位。
前三季度,振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52.81亿元,同比减少46.6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759.27万元、4103.05万元,同比减少96.26%、95.86%。
此前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振华新材董事长侯乔坤曾介绍“2023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大概在四成;三季度开始有较大好转,目前约在七成左右”。
接受两轮问询后主动压降募资规模
振华新材上市后的首笔再融资推进已有近一年半的时间。
早在2022年6月,振华新材就推出此次定增。彼时,振华新材登陆科创板上市还不到一年时间。按照计划,振华新材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3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其中45亿元投入到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剩余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上市不久就抛出60亿元规模的再融资,振华新材此笔定增争议不少。此前,2021年9月,振华新材首次公开发行新股1.1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3.0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约为12.52亿元。这就意味着,振华新材的再融资规模约为IPO募资规模的4.6倍。
不仅如此,在当时振华新材宣布IPO募投项目之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沙文二期)延期的情况下,上交所在对于振华新材定增募资的首轮问询函中,首先就要求公司说明在上述IPO项目未完成建设和投产情况下开展本次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及紧迫性,以及本次募集资金规模的合理性。
完成第一轮问询回复之后,2022年9月末,上交所就本次定增对振华新材发出第二轮问询函。此份问询函中的问题只有两个,其一是要求振华新材说明本次融资是否符合融资间隔的相关要求,其二就是本次募投项目当前进展及董事会前投入情况,是否存在置换董事会前投入的情形。
随后在2022年11月,振华新材此次发行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2023年2月拿到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
不过,拿到批文已有数月,振华新材此次定增迟迟未能落地。特别是近几个月以来监管明确适当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更为审慎。
直至11月14日晚间,振华新材终于披露定增的最新进展,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现调整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募集资金规模,将本次募集资金规模从不超过60亿元(含本数)调整为不超过14亿元(含本数)。
换言之,振华新材此次定增募资的规模将缩水46亿元,降幅约为76%。
市场需求放缓产能利用率大幅降低
由于定增募资总额大幅缩减,振华新材各大募投项目的投入规模也随之缩水。
公告显示,此次振华新材依旧计划将定增募集资金投入到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及补充流动资金,两大项目的投资总额分别为62.45亿元、15亿元,计划投入募资12亿元、2亿元。
资料显示,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经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的第一梯队企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与IPO募投项目相似,振华新材再融资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充产能。据募集说明书介绍,2021年末,公司IPO募投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建设(义龙二期)”投产,总产能新增至5万吨/年。考虑新增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公司2022年下半年产能利用率已达110.90%。
需要注意的是,振华新材首次推出再融资方案时,正值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正极材料厂商纷纷扩产。但2023年以来,受到锂盐价格快速回落、终端销量不及预期、动力电池企业库存消化、“国补”退出等原因,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振华新材在建项目的陆续达产,公司的正极材料整体产能虽然能得到一定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扩产后产能利用率下跌、新增产能无法消化及相关的生产线发生减值等方面的风险依旧不容小觑。
不仅如此,由于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2023年以来振华新材的盈利能力也出现大滑坡。2023年前三季度,振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52.81亿元,同比减少46.6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759.27万元、4103.05万元,同比减少96.26%、95.86%。
此前的2021年和2022年,振华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5.15亿元、139.36亿元,净利润4.13亿元、12.72亿元。IPO之前,振华新材单一年度的净利润数未超过7000万元。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大概在四成;三季度开始有较大好转,目前约在七成左右。”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振华新材董事长侯乔坤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振华新材对于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2020年至2022年,振华新材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9.56%、95.35%、95.36%,其中对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1.22%、80.27%、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