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不启动碳纤维项目 中自科技:将造成较大资金压力

http://ddx.gubit.cn  2023-04-11 00:03  中自科技(688737)公司分析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董兴生    

  2021年上市后,主营环保催化剂的中自科技(SH688737,股价40.09元,市值34.49亿元)的业绩连续下滑。在此情况下,公司连续宣布投资新项目,固态电池、碳谷产业基地均成为公司的目标。2023年3月下旬,公司再度宣布拟投资超10亿元布局碳纤维产业。中自科技的举动也引来了上交所的问询。

  日前,中自科技回复上交所问询时透露,新项目均尚未实现产业化,并表示碳纤维项目将给公司造成较大资金压力,因此决定暂时不启动该项目。

  披露10余日后宣告搁浅

  在回复公告中,中自科技表示,本次“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发及制造”项目(即碳纤维项目)的投资总额超10亿元,连同其他新项目合计投资规模达16.4亿元。公司测算发现,未来三年现有业务所需的资金需求较大,在此基础上开展碳纤维项目的投资,公司将大幅增加银行贷款的使用,公司的银行借款总额、资产负债率将明显上升,公司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和还本付息的压力。

  “鉴于2021~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且已开展的新项目尚处于推进过程中、尚未实现产业化,而本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将对公司未来的运营资金造成较大的压力。经公司与持续督导机构审慎商议,公司已决定取消于4月7日召开的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之《关于开展新业务的议案》。”上市公司说。

  上述公告意味着,中自科技的碳纤维项目在披露10余日后便宣告搁浅。

  此前的3月23日,中自科技披露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自新材料或其控股子公司拟实施碳纤维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0.04亿元,其中4.04亿元为公司自有资金,6亿元为银行借款。

  据称,碳纤维项目计划在成都市双流区航空经济产业功能区建设年产预浸料100万平米、航空复合材料80吨和航空复材零部件装配1万件的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发及制造项目。项目预计从今年6月开始建设,2025年6月开始试生产,预计建设期为24个月。

  碳纤维项目与中自科技主营的环保催化剂存在较大差异。在公告中,上市公司曾称,其内部已就新业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新业务的人才储备、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土地和资金安排等方面已经提前布局和筹划。期间还邀请了航空工业、航天科技领域的多名复合材料专家,对项目及实施方案进行了研讨。

  彼时,中自科技还提到:“项目贷款已与相关银行达成合作意向,通过自有资金及银行借款等方式,公司具备投资本项目所需的资金实力。”

  去年公司业绩大幅变脸

  中自科技于2021年10月22日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司披露自己选择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的上市标准。

  在上市前的2020年度,中自科技营业收入高达25.77亿元,同比增长157.39%;实现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157.27%。然而,上市首年(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便缩水至9.62亿元,净利润下降至1040.92万元。

  到2022年度,中自科技的业绩更是大幅变脸。据公司2022年度业绩快报,其当期营业收入为4.48亿元,同比下降53.41%;净利润亏损8855.32万元。对此,公司称,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商用车市场大幅下滑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销售规模大幅下降。

  中自科技的主要产品是商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销售情况同商用车产销量直接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度,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约318.5万辆和330.0万辆,同比下降31.90%和31.20%,其中,重卡销量67.19万辆,同比下降51.84%。

  主业低迷形势下,中自科技也启动了一些新项目。去年4月,公司宣布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通过与国内高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技术开发。去年7月,公司又宣布拟投资6亿元建设中自碳谷产业基地,其中重点建设1600吨/年贵金属催化剂及材料综合利用生产线。

  在今年4月6日晚间的公告中,中自科技透露,上述两个新项目均仍在推进过程中,尚未实现产业化。公司称,碳谷产业基地项目于3月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固态电池预计将在6月底前进行试产,“两个项目的进度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