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石创新:市值跌破1300亿,“狂飙”背后的增长焦虑

查股网  2025-08-31 12:51  影石创新(688775)个股分析

上市仅两个多月,市值从700亿一路飙升至1400亿,影石创新曾是科创板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股。然而,首份财报发布后,市场风云突变。8月29日,影石创新股价大幅下跌8.48%,总市值跌破1300亿元,较前一日蒸发119亿元。这家备受瞩目的企业,究竟遭遇了什么?

这场市值跳水背后,是影石创新正在经历的成长悖论:当传统全景相机业务触及增长天花板,公司选择以激进营销与高额研发双轮驱动突围,却在短期内陷入"投入产出失衡"的泥潭。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被资本市场赋予"AI硬件+新消费+出海"三重标签的科技新贵,正将破局希望寄托于万亿级无人机市场,但大疆等巨头的正面阻击与初创企业的围追堵截,让这场突围战充满变数。

营销狂飙与研发豪赌下的利润困局

翻开影石创新首份中期成绩单,一组数据对比格外刺眼:营收同比增幅51.2%的背景下,净利润仅实现0.3%的微弱增长,5.2亿元的净利润规模甚至不及2024年全年10.3亿元的半数。这种"收入跑赢利润"的失衡,源于公司正在经历的双重成本挤压。

最直观的成本压力来自销售端。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75.46%至6.28亿元,增速超过营收增速2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从14.73%攀升至17.10%。这意味着每获得100元收入,需要投入17.1元营销成本,较去年多支出2.37元。在传统消费级全景相机领域,公司通过"渠道下沉+明星代言+跨界联名"三管齐下:线下门店突破200家,签约谷爱凌为全球代言人,与迪士尼、漫威推出联名款产品。但这种"烧钱换市场"的模式正在遭遇边际效应递减——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同比下滑14.5%至0.11亿元,传统优势业务增长乏力可见一斑。

更深层的成本压力源自研发端。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翻倍至5.62亿元,占营收比重从11.55%提升至15.30%,这一比例不仅远超消费电子行业平均水平,甚至接近芯片设计等硬科技赛道。公司新推的GO Ultra旗舰产品,虽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53g主机重量,却因追求更高性能导致成本上升,2598元的起售价较前代产品提升30%。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技术跃进"尚未转化为市场回报:新品销售情况未达预期,存货规模同比激增49.96%至1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缩水60.22%至2.41亿元。

这种"营销狂飙+研发豪赌"的战略选择,本质上是对行业天花板的被动应对。根据IDC数据,2025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预计达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仅12%,而影石创新已占据58%的市场份额。当传统业务增长空间受限,公司不得不通过"双引擎驱动"寻找第二曲线,但短期内的成本失控与现金流压力,让资本市场对其盈利能力产生质疑。

无人机万亿赛道背后的围城

面对增长困境,影石创新将破局希望寄托于无人机市场。8月发布的"影翎Antigravity"飞行相机开启公测,这款集成了全景拍摄与自主飞行功能的产品,被视为切入万亿级无人机市场的关键棋子。但这条突围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从技术路径看,影石创新试图通过"全景+飞行"的融合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传统无人机强调长距离航拍与稳定控制,而"影翎Antigravity"主打100米内低空智能拍摄,搭载AI避障与手势控制功能,定位"个人影像助手"。这种产品定位虽避开了与大疆主力机型的正面交锋,却需要突破两大技术瓶颈:一是如何在有限体积内集成全景镜头与飞行模块,二是如何提升AI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识别精度。据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已组建200人规模的无人机专项团队,研发投入占比超30%。

但技术突破的难度,远不及市场格局的重构。作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绝对霸主,大疆占据超70%份额,其产品矩阵已覆盖消费级、专业级到行业级全场景。更值得警惕的是,就在影石宣布进军无人机的同时,大疆反向切入全景相机领域:7月发布的Osmo 360 8K全景相机直接对标影石X系列,9月即将推出的Osmo Nano微型磁吸相机更被视为对GO系列的精准打击。这种"镜像竞争"形成战略对冲,双方在彼此优势领域展开贴身肉搏。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耐心正在经受考验。尽管影石创新动态市盈率仍高达130倍,但前期估值飙升更多源于题材稀缺性——AI硬件、新消费、出海三重概念叠加。当公司切入无人机赛道,市场开始用更严苛的硬科技标准重新估值。对比大疆尚未上市的估值已突破200亿美元(约合1450亿元人民币),影石创新当前1292亿元的市值已隐含对无人机业务的高预期,但技术积累与市场认可度的差距,让这种估值溢价充满不确定性。

在这场突围战中,影石创新还面临初创企业的围追堵截。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企业近期频获融资,前者专注于磁吸运动相机,后者主打AI影像处理芯片。这些"小而美"的玩家虽不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却能在细分场景形成局部优势。例如光智时空推出的Looki Cam,通过可更换镜头设计实现专业级画质,售价仅为影石GO系列的60%。这种"鲶鱼效应"正在撕裂市场缝隙,让本已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站在千亿市值的十字路口,影石创新的突围路径逐渐清晰:以全景相机为基本盘,通过技术融合开拓无人机新场景,同时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的生态闭环。但这条道路需要跨越三重关卡——短期需证明营销投入的转化效率,中期需突破无人机领域的技术壁垒,长期需构建生态壁垒抵御后来者。当资本市场从题材狂热回归价值理性,这家科技新贵能否将"故事"转化为"业绩",将成为决定其市值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