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术:核心产品升级+内外需求共振 以56%扣非净利增速拉开第二个“30年”序幕丨公司百分百

查股网  2023-11-24 20:07  中控技术(688777)个股分析

  近日,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龙头企业中控技术发布业绩公告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79亿元,同比增长34.36%;实现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增长46.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55.56%。

  这家流程工业智造龙头,正以高速发展态势拉开集团第二个“30年”序幕。

  30年深耕 铸就领域内绝对龙头地位

  1993年成立至今已有30年的中控集团,是中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涉及流程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科教仪器、油气、装备等领域。前身为浙江大学自动化公司,1999 年正式成立的中控技术,是中控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也是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龙头型供应商。

  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的中控技术,已打造了以工厂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智能工厂技术架构及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三大产品技术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品及解决方案体系,重点布局5T技术(自动化技术AT、信息技术IT、工艺技术PT、运营技术OT和设备技术ET),全面助力流程工业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PA)和企业运营自动化(BA)。

  当前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仪器仪表及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其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i-OMC)、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机组控制系统(CCS)。主要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制药食品、冶金、建材等行业。

  工业软件包括工业基础软件、生产管控类软件、安全环保类软件、供应链管理类软件、资产管理类软件、能源管理类软件。仪器仪表则主要包括测量仪表产品线(含智能压力变送器、安全栅、电涌保护器、隔离器、智能电磁流量计、雷达物位计、交互式智能校验仪等)、智能控制阀产品线(含智能控制阀、智能控制球阀、智能控制蝶阀、偏心旋转控制阀、特殊控制阀等)、智能柜产品线、分析仪产品线。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以产品为本,核心技术优势显著的中控技术,目前在多个领域以市占率第一稳居龙头位置。

  公司目前具备支持AI算法的边缘智能高性能控制器技术,云边协同,满足工业领域高可靠应用需求。公司全流程智能运行软件技术能实现因工况而变的自适应模型,曾获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重视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工业软件业务的技术底蕴深厚,在工业4.0浪潮下推动,公司技术优势正逐步凸显。

  根据睿工业、工控网统计数据,中控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2022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6.7%,已连续十二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且由于公司发展策略的深化,近11年以来DCS市占率提升明显,目前已远超国内DCS市占率第二厂商且差距越拉越大。

  其中在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4.8%,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3.7个百分点;在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4.8%,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3.2个百分点;在建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2.9%,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3.9个百分点,在三大行业均排名第一,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公司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29.0%,相较2021增长3.3个百分点,首次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在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公司多款核心工业软件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居于前列。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公司2022年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33.2%,连续四年蝉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制造执行系统(MES)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19.5%,首次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此背景下,中控技术常年维持业绩高增长态势,2023年也不例外。

  2023业绩继续高增长 为集团第二个“30年”开幕添彩

  随着中国流程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同时智能制造也成为产业升级主旋律,工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日益增强,加上自身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中控技术业绩一直以来处于高增长态势。

  2017-2022年,公司营收由17.1亿元增长至66.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31.0%,同时2017年以来,得益于公司精细化管理见效,销售和管理费用大幅下降,公司期间费用率由38.8%减少至2022年的25.6%,使得归母净利润由1.6亿元增长至8.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7.3%,增速更为强劲。

  2023年,凭借深入推进“135客户价值创新模式”,针对国内及国际客户的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2023年上半年实现新签海外合同3.04亿元,同比增加109.6%。

  凭借领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及海外市场解决方案技术和产品质量,公司国际营销体系着力部署东南亚、中东、非洲、欧亚等地区,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日本、荷兰、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设立子公司,不断提升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与沙特阿美、壳牌、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化。

  与此同时,公司在大型项目数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依旧维持在32.8%的高位,加上2023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再度同比减少4.7个百分点至22.9%,共同推动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79亿元,同比增长34.36%;实现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增长46.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55.56%。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0.38亿元,同比增长30.64%;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3.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4.11%。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后,公司第三季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1.35%、36.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6亿元,同比增长234.12%,经营表现全面优化。

  展望未来,中控技术业绩依旧具备多轮强力驱动。

  核心产品升级+内外需求共振 夯实成长基石

  首先是中控技术核心产品OMC,迎来重大升级。

  2022年7月公司推出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采用“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架构,提供了智能布线SmartEIO、高性能HMI、预测控制、设备健康诊断、视觉AI、操作导航等先进自动化应用,已在湖北三宁、广东石化、万华化学兴发集团等数十家行业龙头企业全面落地应用。

  今年9月22日,公司正式发布OMC2.0,基于OMC1.0已有的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IoT、先进工业网络、智能优化、模型预测等技术优势,进一步融入了APL、控制器集群、AI模型及AI智能助手、机理模型、虚拟现实、联合优化、智能调度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

  相较于OMC1.0,此次重大升级,实现了系统识别更全面、评估更深入、决策更智能、执行更高效的整体效果。其中,极致互联可实现工厂生产全数据高速汇聚,对于4000I/O点的项目,本地机柜节省82%,仪表电缆节省85%,接线箱数量下降83%,项目周期缩短60%。

  要知道的是,以工业自动化和工业软件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行业,其正保持着高增长速度,市场规模超出了千亿。

  如果将智能制造的实现分为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两部分,其中工业数字化主要通过工业软件来实现。根据《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白皮书》,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为2816亿元,同比增长11.3%,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0%;根据工信部,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2407亿元,统一口径下同比增长14.3%,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3.1%;工业自动化和工业软件的增速均显著高于2022年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3%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9.1%,体现了制造业企业近年来对于智能制造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投资向自动化、数字化偏移。

  具体来看,2021年控制系统(PLC、DCS、IPC、HMI等)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占比约为21.6%,对应市场规模608亿元,其占比较2018年的19.9%有所提升。由于流程行业产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为47%,机构推算2022年流程行业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约为1324亿元,流程行业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1131亿元。

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白皮书》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白皮书》

  对标全球来看,我国工业自动化和工业软件可能仍存在3-4倍渗透空间。

  根据工信部统计,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根据Frost&Sullivan,2021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为4320.5亿美元,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约为8.9%;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2021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4561亿美元,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约为7.3%。对比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近30%),我国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的渗透率仍有约3-4倍进步空间,成长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机遇还将进一步助推中控技术高速发展。

  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沿线国家石化和化工需求旺盛。根据PIRA预计,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油能力将增至1.65×109t/a,占世界炼油能力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31.9%提高到2020年的33.5%。根据PIRA预计,2025年和2017年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新增炼油能力约为1.6×108t/a,主要来自于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国。

  中控自2006年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和卡拉奇设立当地办事处,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过去几年,公司在海外更是取得较大的进展,国家/地区覆盖包括东亚、南亚与东南亚地区(日本、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等)、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欧洲地区(德国、瑞士、荷兰等);产品覆盖包括DCS、仪器仪表、MES、PLC、SIS等综合解决方案;行业覆盖包括石化、化工、电力、食品、钢铁、造纸等。

  2023年10月16日,公司海外首家5S店——沙特AlKhobar5S店(AlKhobar5SStoreS.A.001)落成开业,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化布局上再次实现重要突破。

  而在新中标项目方面,2023年公司相继中标丰益国际集团CKMS项目、泰国化工巨头Indorama集团数字化管理项目、全球造纸巨头金光纸业印尼IKPP工厂RCLK8项目、中国石油塞浦路斯FSRU及天然气终端项目、中博化工埃及350吨硫酸厂项目、山东信和孟加拉JAMUNA纸业总包项目、哈电国际墨西哥曼萨尼约350MW联合循环项目等一系列项目。

  其中,公司DCS系统中标金光纸业RCLK8项目标志着国际高端市场拓展再下一城,打破欧美控制系统在IKPP工厂的垄断,而丰益国际集团CKMS项目是公司中标的首个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软件授权框架项目。随着公司多个产品持续中标海外项目,全球化布局覆盖区域上从中东、东南亚等向北美、南美、日本等拓展,海外订单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由此看来,高筑竞争壁垒成为多领域第一的中控技术,正以高速发展态势续写着中控第二个“30年”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