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阐释“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 中控技术俞海斌受邀出席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全景网
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创新”,12月6日,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俞海斌受邀出席大会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并作《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的思考与实践》主旨报告。俞海斌从当前流程工业企业的核心需求和痛点出发,重点阐释了中控“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分享了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
传统工厂正加速实现向未来智能工厂转型升级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和全球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流程工业企业在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新一代科技革命正推动制造业从工业3.0向工业4.0跨越,自动化、工业软件、互联网平台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俞海斌表示,与工业3.0的标准化不同,工业4.0重点在于聚焦个性化、场景化的应用实践,以自动化为基础,以数字化转型为途径,以智能化为目标,传统工厂加速实现向未来智能工厂转型升级。
他进一步指出,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基于数字化转型后形成的、结合了大量的工业数据、工业知识、工业机理、工业模型、工业经验的多种工业软件应用,将极大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出以“开放集成、协同智能”为特征的智慧企业。
“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为未来智能工厂建设提供实施路径
基于深厚的产业洞察实践和产品技术沉淀,中控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1+2+N”的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包含“1个工厂操作系统、2个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Process Automation,PA)和企业运营自动化(Business Automation,BA),以及N个工业APP,为建设未来智能工厂提供一条明确的实施路径。
俞海斌介绍到,工厂操作系统使工厂的层次标准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将传统多层的、数据和信息需要逐层传递的Purdue模型架构,转变为扁平化的、数据在同一层级上进行交互的架构,从而打破数据孤岛,真正实现数据的平台化、扁平化,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将产生更多的工业APP应用,通过“工厂操作系统+工业 APP”技术架构,将极大加快企业智能化发展的步伐。他特别强调了机理模型和AI的结合使用在释放企业数据生产力上的巨大潜能。
中控“PA+BA”智慧企业架构,助力企业数据上下打通、左右互联、协同智能,赋能企业插上数智化的“翅膀”。通过生产过程自动化(PA),中控技术以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为基础,帮助企业面向工厂从原料到产品的全生产过程,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信息、自动化等软硬件技术的融合,实现装置的安全、平稳、高效、低碳的自主运行。通过企业运营自动化(BA),基于“工厂操作系统+工业 APP”技术架构,利用 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先进软件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卓越的运营管理,满足企业实现“安稳长满优”的核心需求。
整体来说,工厂操作系统,作为“数据底座”;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作为“控制底座”;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作为“模拟底座”;全设备智能感知平台PRIDE作为“感知底座”,是“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的四大核心产品底座,为实现“1+2+N”流程工业未来智能工厂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中控“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广受企业认可,效果显著
俞海斌强调了将好的理念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性,“PA+BA”智慧企业架构在落地上、在产品化上要做好顶层设计,方向要正确、目标要明确、价值要精确。“中控技术的优势在于服务过近3万家客户,在不同的行业场景中具有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目前,中控“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已在4100+套智能制造新模式中得以成功应用。在某大型氯碱智能工厂项目中,中控技术携手企业用户成功实现无人巡检、无人操作、无人记录“三无工厂”的建设,达成关键指标波动小于0.2%、操作频次下降95%、累积黑屏运行时间超过130天,大幅降本增效;在某大型煤化工智能工厂项目中,通过应用“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实现生产管控一体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设成果,达成能耗物耗下降2%、制造成本下降3%的关键目标。在某世界级智能炼化一体化基地,构建生产管控协同、炼化一体化运行新模式,实现现装置有效自控率接近100%、操作频次降低95%以上、日报警平均数量减少80%,达到“黑屏操作”,实现智能工厂的少人化运行。
未来,中控技术将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深耕,与更多生态伙伴一起,引领智能制造演进升级,携手共建未来智能工厂,朝实现智能工厂的完全自主运行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