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轻松实控人占用公司资金,一季度亏损

查股网  2025-08-11 11:28  倍轻松(688793)个股分析

8月1日,新三板上市公司倍轻松再次曝出实控人对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这是继年报更正披露的23 - 24年度资金占用之后再次暴露的历史问题;再加上近期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其多款投诉造成了产品信任危机,以及起伏不定的经营业绩,这家曾备受关注的智能按摩设备企业正面临多重挑战。

资金占用旧疾曝光,内控漏洞引担忧

8月1日,倍轻松公告称,经近期自查发现以往年度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形。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学军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度期间,通过员工借款方式分两次占用公司资金合计408.23万元,本金虽在当期期末前归还,但利息2.70万元直至2025年7月24日才清偿完毕。此外,2021年12月及2022年4月,公司通过提前向供应商深圳市轻松联益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支付采购款的方式,让实际控制人间接占用资金800万元,该笔本金在2022年末前转回,利息22.98万元同样在2025年7月24日完成清偿。

通过查阅倍轻松发布的《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以及《2024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更正版)》等文件,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学军在2023-2024年也存在多种资金占用情形。如 2024年9月11日,倍轻松转出200万元至马学军施加重大影响的深圳市星佳顺贸易有限公司;2024年12月10日至2024年12月12日,倍轻松累计净额转出5200万元至星佳顺。2023 - 2024年期间,员工借款发生本金总额合计分别为577.69万元及683.29万元;2023 - 2024年期间,公司提前向供应商支付货款金额分别为545万元及2510万元,上述款项均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

在公告中,倍轻松就该事项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的歉意,并表示公司将认真吸取教训,强化风险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措施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对于这一问题,公司将原因归结为管理层对相关法规制度了解不足,执行存在缺陷。为整改,倍轻松完善了《内部借款流程》和预付账款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借款审批和预付款项审核,同时组织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合规意识。尽管公司称目前内部控制有效,但此次资金占用事件暴露出的内控漏洞,已让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能力产生质疑。

产品投诉折射信任危机

在资金问题之外,倍轻松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也屡遭消费者诟病。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倍轻松的投诉已达819个。从投诉内容来看,问题集中在产品质量缺陷、功能与宣传不符、售后服务滞后等方面。

例如有消费者在今年5月在京东倍轻松旗舰店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不予退货退款;还有消费者反馈,经典热销款实际使用效果不佳,与宣传的“舒适体验”相去甚远。

业绩波动加剧,增收不增利困境待解

经营业绩的起伏不定,更是让倍轻松的发展雪上加霜。自2021年上市后,倍轻松业绩便呈现较大波动。从2022年开始出现大额亏损,归母净利润为-1.24亿元;虽然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四成,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5086.54万元;2024年营收10.85亿元,同比下降14.88%,归母净利润1025.32万元虽然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为-327.49万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再次陷入亏损,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3.25万元、-230.62万元,营收同比下滑32.83%至1.97亿元。从下图也能够直观地看出来,倍轻松从2022-2024年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业绩波动背后,既有市场竞争加剧的因素,智能便携按摩器行业新企业不断涌入,大型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范围,挤压了倍轻松的市场空间;也有公司自身经营策略的问题,2024年部分产品因渠道投入策略变化导致销售受挫,管理费用上升19.14%,销售费用虽有下降但仍对利润形成挤压。在产品投诉增多、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下,倍轻松面临着业绩增长和利润提升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漏洞也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要警惕公司治理“走形式”可能带来的“黑天鹅”。

责任编辑:钟离

《金融界》原文链接:https://stock.jrj.com.cn/2025/08/012017521508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