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净利润腰斩?芯片为啥不好卖了?
近些年,芯片产业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产业,作为当前市场的绝对网红,芯片的发展也备受市场关注,但是就在最近大名鼎鼎的中国芯片巨头企业中芯国际却宣布净利润腰斩,让人不禁想问为啥芯片不好卖了?
一、中芯国际净利润腰斩?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中芯国际发布2023年全年财报,其未经审计的营收为63.2亿美元,毛利率为 19.3%,较上一年创纪录的历史最佳业绩有明显下滑。2022年全年,该公司营收为72.7亿美元,毛利率为38%。
不仅如此,该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也腰斩至9亿美元。其给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半导体行业过去一年处于周期底部,全球市场需求疲软,行业库存较高,去库存缓慢,且同业竞争激烈。二是公司当下为扩产能处于高投入期,未消化的产能产生大量折旧,进而压缩了公司的利润。
去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导致主要芯片产品的价格暴跌与库存积压,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芯片代工厂普遍遭受较大冲击。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去年收入也出现了8%的下滑,净利缩水超过20%。
尽管去年下半年市场开始缓慢复苏,中芯国际营收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有所增长,但CEO赵海军在今日举行的电话会上指出,需求的强度尚不足以支撑半导体全面强劲反弹。
就产能来看,该公司去年年底8英寸月产能为80.6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5%,前一年两项数据分别为71.4万片和92%。
另一家半导体公司华虹半导体发布的财报也印证了上述趋势。去年四季度,该公司净利同比大幅下滑78%,全年净利缩水近四成。
二、芯片为啥不好卖了?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芯片产业作为消费电子产业的上游,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运行。然而,近期中芯国际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
首先,芯片产业是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上游核心环节,其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经历了周期性的疲软,尤其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销量下滑明显,而这些产品正是芯片消耗的主要终端市场。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和消费者购买力减弱,对芯片的需求自然随之减少,导致半导体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逆转。此前持续的芯片短缺问题在这一年得到缓解,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芯片价格大幅度下跌,并造成库存积压,这对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芯片制造商构成了巨大的利润压力。
其次,中芯国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以应对之前全球芯片短缺带来的机遇,投入巨资新建生产线并提升技术水平。然而,市场环境变化的速度超出了预期,新增的产能未能及时被市场需求消化。这种错配不仅体现在短期内固定成本摊销的压力增大,还体现在因订单不足而导致工厂开工率下降,单位成本上升,从而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即使部分高端芯片领域仍存在结构性短缺,但整体市场的萎靡使得中芯国际难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充分弥补损失。
第三,尽管当前中芯国际面临利润下滑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对于创新产能的高投入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芯片行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满足未来更高的性能要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因此,中芯国际必须持续投资于研发和产能扩张,以确保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这种长期的投资视角要求企业能够承受短期的利润波动,以实现长期的发展目标。
第四,从长期战略角度看,如何有效熨平芯片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成为中芯国际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减少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冲击,中芯国际需要优化业务布局,加强多元化的产品线建设,确保在不同市场需求环境下都能有稳定的表现。同时,强化与下游客户的深度合作,提前预见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精益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协作,构建更加稳固的供应链关系,以及利用政策扶持和国际合作机会,为公司创造稳定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