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常柴A:关于计提2024年度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代码:000570、200570 证券简称:苏常柴A、苏常柴B 公告编号:2025-013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计提2024年度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9日召开董事会十届八次会议、监事会十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计提2024年度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公司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减值测试,合计计提减值准备20,935,337.73元、转回减值准备7,761,786.02元、确认减值损失13,173,551.71元。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依据、数额和原因说明
(一)信用减值准备
本公司对信用风险显著不同的金融资产单项评价信用风险,如:
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款项等。
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基于共同风险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本公司采用的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包括:
金融工具类型、信用风险评级、账龄组合、逾期账龄组合等,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
1、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
(1)应收账款
对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
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本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项 目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信用风险特征组合 | 本组合以应收款项的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往来组合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
(2)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依据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采用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减值损失。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其他应收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项 目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账龄组合 | 除关联方外的其他应收款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的其他应收款 |
2、计提坏账准备情况
期末,公司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共计提坏账准备6,505,998.02元、转回坏账准备7,735,818.14元,确认信用减值损失-1,229,820.12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元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变动金额 | 期末余额 | ||
计提 | 收回或转回 | 转销或核销 |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147,767,303.52 | 6,152,218.43 | 7,735,818.14 | 1,207,434.13 | 144,976,269.68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 35,301,985.37 | 353,779.59 | 1,000.00 | 35,654,764.96 | |
合计 | 183,069,288.89 | 6,505,998.02 | 7,735,818.14 | 1,208,434.13 | 180,631,034.64 |
(二)资产减值准备
1、存货跌价准备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年末在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的基础上,对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销售价格低于成本或其他等原因的存货,预计其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提取存货跌价准备。提取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部分计提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对于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对于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合并计提;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情况
期末,公司对存货进行了全面减值测试,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4,409,217.20元、转回存货跌价准备25,967.88元,报告期末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4,383,249.32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元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变动金额 | 期末余额 | ||
计提 | 收回或转回 | 转销或核销 |
原材料 | 7,529,878.82 | 1,979,765.82 | 5,532.61 | 237,821.58 | 9,266,290.45 |
在产品 | 6,761,129.14 | 331,582.56 | 20,435.27 | 2,944,131.77 | 4,128,144.66 |
产成品 | 27,690,142.42 | 12,097,868.82 | 7,457,920.08 | 32,330,091.16 | |
合计 | 41,981,150.38 | 14,409,217.20 | 25,967.88 | 10,639,873.43 | 45,724,526.27 |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
对于固定资产,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存在减值迹象的,则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的公允价值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按照该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则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2)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情况
期末,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减值测试,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22.51元、转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22.51元,报告期末确认资产减值损失20,122.51元。
单位:元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变动金额 | 期末余额 | ||
计提 | 收回或转回 | 转销或核销 |
房屋及建筑物 | |||||
机器设备 | 297,220.70 | 20,122.51 | 20,122.51 | 297,220.70 | |
运输设备 | |||||
其他设备 | |||||
合计 | 297,220.70 | 20,122.51 | 20,122.51 | 297,220.70 |
二、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合计计提减值准备20,935,337.73元、转回减值准备7,761,786.02元、确认减值损失13,173,551.71元。以上数据已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三、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意见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本次对2024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减值测试,合计计提减值准备20,935,337.73元、转回减值准备7,761,786.02元、确认减值损失13,173,551.71元,是基于谨慎性原则,依据充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四、董事会意见
董事会认为,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系基于谨慎性原则,有利于更加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报告期末的资产状况,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同意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存货、固定资产合计计提减值准备20,935,337.73元、转回减值准备7,761,786.02元、确认减值损失13,173,551.71元,。
五、监事会意见
监事会认为,本次计提减值准备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审批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后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同意公司对2024年12月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存货、固定资产合计计提减
值准备20,935,337.73元、转回减值准备7,761,786.02元、确认减值损失13,173,551.71元。
六、备查文件
1、《董事会十届八次会议决议》;
2、《监事会十届六次会议决议》;
3、《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决议》。特此公告。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