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合科技: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http://ddx.gubit.cn  2023-04-25  众合科技(000925)公司公告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3年04月

一、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报告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秉承“创意、整合、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一体双翼”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产业数智化;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独立自主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战略,不断完善领先的技术支撑体系,逆境中实现了公司的良性发展。

在战略层面,公司在原有“一体两翼”战略的基础上,对市场、技术、产品、运营等方面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将战略升级为“1+2+N”:在美丽人生的企业愿景引导下,依托智行大交通的数字场景和海纳半导体的硬核技术,引入东数西算战略合作,依托于时空大数据计算思维架构,建立以“一苇数智”为数字底座、“一叶感知”为连接能力的数智平台,形成了包括算力服务、智能硬件、咨询规划、系统集成、产品研发、数字运营在内的六大核心能力,为交通、能源煤炭、城市治理、大健康等行业提供数字化行业解决方案,成为产业数智化的领航者。

在众合的数智化顶层战略中,“数”代表数据和算力等能力基础,即“1”;“智”代表专业属性等产业应用场景,即“N”;数与智相互赋能,形成生态。而“2”代表智慧交通和半导体,两者共同为公司的基石产业,构建公司的行业理解力,为数字化业务构建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场景,赋能业务外延。

二、2022年公司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整体营业收入约25.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39.3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1.89%。

智慧交通业务稳步向前,实现新增订单2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23%,为未来的业绩稳定提供保障;共计实施和交付1600余公里、1000余个车站;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元,因受到宏观经济下行等影响,智慧交通业务交付规模有所缩减,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26.40%;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5.32亿元,较上年减少34.97%。

半导体业务暂时经受住了宏观环境下下游产能收缩和上游原材料涨价的负面影响,同时面临国产化的机遇与挑战,产销量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6%;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1.53亿元,较上年增长16.50%。抛光片等高端产品销量逐年上升,占比

持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中大尺寸产品技术不断提升。但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周期和产能规模的持续投资扩张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2022年涨幅较前两年收窄。产业数智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0.29亿元,实现业绩突破。经过一年的探索,经营战略更加细化和明确,确定了以两个业务平台“一苇数智平台”和“一叶感知平台”为基础,研发四-五条产品线(如轨道交通产品线,城市治理产品线,无人感知监测产品线,通用硬件产品线和其他新孵化产品线),支撑交通、能源和城市治理三个行业的业务发展。

自2021年公司将“产业数智化”确立为当前主营的创新业务以来,公司的产业数智化业务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4月,由公司牵头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杭州地铁机场轨道快线线网指挥中心NCC系统设备供货及集成服务项目,参与建设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大脑”。这是公司自确立“产业数智化服务”作为主营创新业务后的首个数字化服务订单,亦是基于公司“一苇数智”大数据平台的首个产业化落地应用场景,后续陆续完成了近3亿订单。2022年年中,自研众合芯完成所有的内部测试和现场测试,并成功启动量产生产。

2022年项目列表
业务领域项目名称订单金额(万元)
城市治理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智慧城市设施建设项目 数字化智慧工厂软件平台开放项目 云南省三地智慧化开发及集成项目 数据采集与预警系统开发服务项目等2,904.99
轨交数字化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线网指挥中心NCC系统 重庆COCC轨道交通综合运营协调指挥中心ATS接入分包项目等19,055.47
智能交通宁波3号线2期障碍物监测系统 合肥2号线东延线 神华号(HXD1)交流电力机车车地高速转储系统 深圳路桥综合管养信息化平台及运维等3,141.81
合计25,102.26

三、2022 年董事会日常履职情况

公司董事会在报告期内恪尽职守,履行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相关工作,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披露义务。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信息披露公告112份, 其中包括临时公告106份、定期公告6份,保证了投资者公平、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经营情况、获悉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

2022年三会运行情况

会议类型会议召开次数审议议案
股东大会428
董事会1470

1、本年度董事会召开情况

公司董事会成员10名,其中独立董事5名;2022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4次会议,共审议70项议案,均全票通过。会议的召集与召开程序、出席会议人员的资格、会议决议内容、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2、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公司董事会共召集并组织了4次股东大会,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3次,均采用了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并对中小投资者的表决单独计票,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28项议案(及相关报告)全部获得通过。公司董事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和要求,对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各项议案进行认真落实和执行,积极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召开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会议名称会议时间审议情况
12021年度股东大会2022.05.13审议18项议案,详见2022年5月14日披露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临 2022—038;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09.26审议1项议案,详见2022年9月27日披露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临 2022—073;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3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11.02审议1项议案,详见2022年11月3日披露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临 2022—084;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4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11.30审议8项议案,详见2022年12月1日披露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临 2022—097;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3、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情况

董事姓名本报告期应参加董现场出席董事会次以通讯方式参加董委托出席董事会次缺席董事会次数是否连续两次未亲
事会次数事会次数自参加董事会会议
潘丽春1411300
李志群1411300
赵勤1411300
Steven He Wang1401400
周志贤1411300
姚先国1411300
贾利民1401400
益智1411300
黄加宁1411300
孙剑1401400

4、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运行情况

董事会下设投资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共召开8次会议,各专门委员会继续认真履职,持续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审计委员会详细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审议了公司的定期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审查了日常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建设等情况,并同会计师事务所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实施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提名委员会审议了董事高管候选人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2021年度员工激励基金分配方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合考核结果分配方案提出建议。

四、 2023年董事会工作计划

(一) 完善信披,优化内控,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持续依法依规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推动公司规范运作,完善内控体系、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体系,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进一步促进公司合规质量提升。

(二) 战略升级,夯实主业,拓宽赛道

在原有“一体两翼”战略的基础上,对市场、技术、产品、运营等方面进行整合和调整,将战略升级为“1+2+N”: 在美丽人生的企业愿景引导下,依托智行大交通的数字场景和海纳半导体的硬核技术,构建一个以时空大数据为核心理念,打造数字产品体系和共享生态圈,瞄准城市交通、能源煤炭、城市治理、大健康等行业赛道,重点实现产品首台套落地示范应用。

具体在业务层面:

1、智慧交通领域,公司将继续保持技术先进性,巩固并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加快业务拓展,优化收入结构;推进项目精益化、施工标准化管理,优化项目执行周期;把握收入确认节奏,提升现金流管理能力,提高业务运营质量。同时提升行业理解力,利用积累的优势,实现业务的创新,并争取行业细分领域的创新引领。

2、半导体单晶硅材料领域,公司将关注半导体产业周期,把握细分领域市场,把握产线投资建设节奏;加快市场拓展,争取行业头部客户准入;继续完善产品结构,把握大尺寸

硅片国产化率不足20%的国产替代机会,改进6英寸和8英寸硅片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线产能及产品单价;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引入高端技术人才。

3、数智化领域,公司将优化提升产品创新和研发模式,提升创新质量,紧跟行业前沿技术,积极培育自主核心软硬件产品;以现有的智能系统、数字平台及半导体芯片为研发支撑和智造平台,在深度挖掘交通和能源应用场景的深度和潜力、提升客户粘性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赛道、新业务,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三) 做产业加速器,助力优质发展

公司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和资源,定位公司为产业加速器,通过合资合作、内部创业、共同孵化等方式,通过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和责任体系,在元宇宙、大数据、大健康数智化领域以及其他创新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为公司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的源泉,为员工和年轻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也为社会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份众合力量。

(四)健全激励机制,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

公司将继续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继续推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事业合伙人等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将股东、公司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023年,公司董事会将发挥好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把提升治理水平、提高公司业绩、积极回报股东作为各项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特此报告。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 会二○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