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联电子: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年,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有关规定,规范运作,科学、审慎决策,认真履行股东大会赋予的各项职责,贯彻落实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勤勉尽责地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现将2024年度公司董事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董事会工作情况
1、董事会召集股东大会及执行股东大会决议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了2次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具体情况如下:
会议届次 | 会议类型 | 投资者参与比例 | 召开日期 |
2023年度股东大会 | 年度股东大会 | 44.04% | 2024年5月9日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 临时股东大会 | 43.49% | 2024年12月27日 |
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与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董事会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决议,认真履行职责,会议决议已全部贯彻实施。
2、董事会工作情况
2024年度,公司董事会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共召开5次董事会,参加会议的董事人数符合法定要求,董事会的召集、召开及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 董事会届次 | 召开时间 | 会议议案 |
1 | 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 | 2024年4月11日 | 1. 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 2023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3. 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4. 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5.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 6. 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
7. 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8. 关于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 9.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议案 10. 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11. 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 12. 关于调整第六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的议案 13.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14. 关于修订公司部分管理制度的议案 14.1 《独立董事工作制度》 14.2 《关联交易制度》 14.3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 14.4 《独立董事年报工作规程》 14.5 《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 15.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的议案 16. 关于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 17.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3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18. 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意见 19. 关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薪酬情况及2024年度薪酬方案的议案 20.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 21. 关于2023年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22. 关于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 | |||
2 | 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 | 2024年04月23日 | 1.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
3 | 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 | 2024年08月15日 | 1. 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2. 2023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
4 | 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 | 2024年10月28日 | 1.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
5 | 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 | 2024年12月10日 | 1. 关于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 2. 关于增加闲置自有资金投资理财额度的议案 3. 关于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
二、2024年公司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是公司深化战略转型、加速技术创新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秉承“健康新联、价值新联”的发展理念,在保持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围绕能源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在技术创新、业务拓展、组织效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3.94% ;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0.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03%。其中,用电信息采集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6.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1%,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的用电信息采集产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公司均成功中标;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具备10万用户以上的接入能力,运行稳定,平台有效客户数13,300多户,同时构建了完整的数据服务体系,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技术和规模发展需求。
根据公司的战略部署,2024年在以下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1、紧抓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加快对能源数智化业务的拓展。随着国家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将原募投项目“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变更为实施“用户侧系统集成平台(一期)”项目,充分发挥公司在用户和技术上的积累和沉淀,为用户的能源数智化转型赋能,打造公司在能源数智化领域的地位,提升公司业务的深度与广度。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空调负荷柔性调控业务,已在陕西、上海、重庆等地进行试点应用,得到用户好评。积极推进用户侧系统集成平台的建设,搭建综合能源管理、需求响应、配电监测、智慧楼宇、配电房无人值守等应用场景,通过基础应用的扩充调整,低成本构建多项数据延伸服务。
2、深化技术创新,提升工业大数据采集与系统集成能力。
2024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紧抓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机遇,加大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完善全系列新一代数据采集终端产品的开发、认证及试点,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对用户侧系统集成平台进行迭代和完善,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前瞻性预研多个业务系统,形成完整的产品线,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5,440.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2%。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并新获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达到39项。公司不断加强对信息采集技术、物联网技术、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全覆盖、免维护、高性价比的数据采集与通讯组网能力,提升公司的工业大数据采集及系统集成能力。
3、推动内部组织变革,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发现并响应市场需求的协同工作机制。
2024年,为了快速开拓新业务,公司加强市场、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的内部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协同工作机制,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将市场动态、用户反馈等信息传递给公司相关部门,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为用户创造价值,赢得市场先机。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当前面临的机遇
(1)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2)能源数智化转型工作逐步开展
2024年12月,国家能源局主持召开《能源数智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会议,组织开展能源数智化转型试点工作,推动试点城市集中开展项目建设,全面展现试点区域内能源数智化转型对能源动态平衡、新能源消纳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效果。
(3)数据多场景应用和多主体复用
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数据要素是中间产品,应用是最终产品,通过复用可以在无数最终产品的价值中实现,这种一对多的关系体现了乘法的作用,也让价值实现倍增。
公司“数据统一采集,数据多维复用”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克服了为实现和满足单一业务场景而进行数据采集的投资成本高、数据利用率低、投资回报率低的难题,通过对各个应用场景的数据统一采集,实现用户侧各类数据全域量测,构建用户侧系统集成平台,实现数据资产的多场景应用和多主体复用。
(4)为虚拟电厂提供数据服务的市场机遇
近年来,我国常规电源比重持续下降,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比重不断上升,由于新能源较高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因此电力平衡的方式亟需由“源随荷动”转变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虚拟电厂是解决消纳问题的关键一环,虚拟电厂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各类分散可调电源和负荷汇聚起来,通过数字化等手段进行协调优化。
公司拥有数据采集与服务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高性价比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组网能力,在数据采集和信息化服务上具有优势,公司始终将数据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确保数据采集的及时、准确、完整,能够满足虚拟电厂对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持续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
2、公司的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健康新联、价值新联”的发展理念,在保持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公司从电力设备供应商向能源综合服务商的转型,使公司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3、2025年经营规划
2025年,公司将主动迎接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浪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公司将在保持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稳中有进的同时,积极拓展用户侧系统集成平台等新业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保持战略定力,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对新业务的资源投入。以微众系统为着力点,不断丰富完善用户侧系统的应用场景,引导客户需求,加强对重点领域客户的开发,做好样板工程,打造标杆项目,形成示范效应,推进用户侧系统集成平台的建设。
(2)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工业大数据采集及系统集成能力。通过分阶段的预研和开发,确保公司在技术竞争中的优势,产品设计开发上与时俱进,打造高性价比的产品,抓住痛点解决切实的问题。用户APP要快速迭代和裂变,做好多应用场景的开发与完善,跟进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预研多种业务模式来抢占市场。
(3)强化市场拓展能力,推进营销体系的创新,做好需求挖掘、售前服务,引导用户需求,跟踪使用情况,提高新业务的开拓能力。加强市场、销售团队建设,吸纳公司需要的业务人才,同时发展和赋能线下服务商,形成合力推动市场。
(4)持续优化管理流程,推动人工智能在公司业务领域的应用,推进AI与设计流程、业务场景的融合,提升研发效率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公司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