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飞凯达: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

http://ddx.gubit.cn  2023-08-31  今飞凯达(002863)公司公告

股票简称:今飞凯达 股票代码:002863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修订稿)

二〇二三年八月

(本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如无特别说明,相关用语具有与《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中相同的含义)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概述

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9,399.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
1低碳化高性能铝合金挤压型材建设项目63,686.8549,400.00
1.1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建设项目13,201.808,770.00
1.2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型材及制品技改项目34,488.7228,430.00
1.3年产5万吨低碳工业铝材及制品技改项目(一期项目)15,996.3312,200.00
2偿还银行贷款9,999.009,999.00
合计73,685.8559,399.00

若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公司将根据募集资金净额,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等情况,调整并最终决定募集资金的具体投资项目、优先级及各项目的具体投资额,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需要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低碳化高性能铝合金挤压型材建设项目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总计划投资63,686.85万元,具体由“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项目”、“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合金部件项目”和“年产5万吨低碳铝型材项目”中的一期项目即“年产3万吨光伏用低碳铝型材项目”三个子项目构成,具体建设地点及实施主体情况如下: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实施主体
1低碳化高性能铝合金挤压型材建设项目
1.1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建设项目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工业园区胜境街道四屯社区云南飞速汽车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1.2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型材及制品技改项目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金义快速路1号浙江今飞摩轮有限公司
1.3年产5万吨低碳工业铝材及制品技改项目(一期项目)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飞扬小镇内浙江今飞新材料有限公司

注:“年产5万吨低碳工业铝材及制品技改项目”分两期实施,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其中的一期项目即“年产3万吨光伏用低碳铝型材项目”。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生产线、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型材生产线及年产5万吨低碳工业铝材及制品技改项目的一期项目即年产3万吨光伏用低碳铝型材生产线。其中: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建设项目所生产的铝合金棒材作为原材料全部用于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型材及制品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低碳工业铝材及制品技改项目(一期项目:年产3万吨光伏用低碳铝型材项目)。

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新增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合金部件项目产能和3万吨光伏用低碳铝型材项目产能。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型材及制品技改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门槛梁及支架为主的车身结构零部件及防撞系统零部件产品;年产3万吨光伏用低碳铝型材项目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用铝合金边框和支架组件产品。

本次募投项目实施有利于公司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为公司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契合行业发展趋势,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清洁低碳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碳中和”已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达成共识。中国公开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①汽车产业领域

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进一步确认了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把汽车轻量化作为其中一项基础技术,确定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以铝代钢”、使用包括高强度钢、铝或镁合金、碳纤维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不论传统的燃油车还是混合动力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均对汽车轻量化产生了快速增长的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将进一步加速汽车轻量化的发展,从而带动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朝着轻量化方向快速发展。

②光伏产业领域

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182GW,增长46.1%;光伏新增装机55GW,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量的31.2%,增长13.9%。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增长速度领先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铝合金在光伏发电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光伏电站中的光伏组件边框、支架两部分。铝合金光伏边框的作用是保护组件,铝合金光伏支架用于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铝合金具有强度高、牢固性强、轻量化、耐腐蚀、耐氧化、抗拉力性强、便于安装、可回收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且使用寿命可达30—50年,与光伏组件的特性和使用寿命要求一致,因此,成为光伏边框和支架的主导材料。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铝合金边框和支架的需求量快速增加。

本次募投项目的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零部件、防撞系统零部件产品和光伏用铝合金边框、支架,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助力下游客户节能减排,为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

(2)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客户需求的保障

公司现有产品铝合金材料及轮毂研发制造相关的技术已相对成熟,并获得了行业领先的地位和良好的口碑。但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客户群体也迅速扩张,现有的产品已不能满足客户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公司目前产品主要以铝合金轮毂为主。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借助在研发生产技术及客户储备优势,公司拓展了北汽新能源、零跑汽车、江铃新能源汽车、长安新能源、长城新能源、吉利新能源、东风柳汽新能源等客户。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下,新能源车行业爆发带来的增量环节配置以及新客户拓展需要,要求公司产品体系必须进一步扩展和优化,以使其覆盖更大的行业区域、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和更高价值的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客户需求。

借助公司在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技术方面的储备,公司在金华生产基地先后建造并投产了1,000吨、1,800吨和3,150吨满足小批量生产的铝挤压型材全自动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光伏产业相关客户所需的铝合金型材等相关产品并储备了相应的客户资源。

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和铝合金材料方面的研发生产经验及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新建面向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和光伏铝合金组件生产线,丰富产品结构,扩充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和光伏铝合金组件整体产能,从而及时把握行业市场扩容的机遇,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3)优化和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公司目前形成了汽车铝合金轮毂、摩托车铝合金轮毂、电动车铝合金轮毂及铝合金新材料等多品类的产品结构。随着在铝合金轮毂产业的深耕,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所处的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业务生命周期很长,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公司需要抓住“双碳”及节能减排等政策及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充分利用在铝合金深加工及精加工行业积累的丰富生产经验和铝深加工产业链优势,在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品的同时,抓住市场机遇和市场、客户需求,及时开发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除铝合金轮毂外的其他铝合金零部件和铝合金材料下游的光伏组件产品,进一步优化

和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提升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新增5万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零部件、防撞系统零部件产品和3万吨光伏用铝合金边框、支架产品。公司的产品矩阵将得以进一步优化和丰富,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在铝合金深加工行业的技术积累,为公司扩展新的盈利增长点,推动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发展。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募投项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市场条件

①新能源汽车方面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将带动相关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增加。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2023年1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印发《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到2025年,产业集群化发展布局更加优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占全省汽车生产总量比重超过6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左右,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加快车身一体化压铸等新技术应用和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2.05万辆,同比增长159.48%,迎来了快速成长期。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25.6%。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为本次项目实施提供了政

策支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②光伏产品组件方面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2022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抢抓新能源发展重大机遇期,提升光伏发电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支撑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2022年9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浙江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实施“风光倍增”工程。力争到2025年,浙江光伏产业强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大省地位日益巩固提升,形成以电池片、组件制造为龙头,集光伏应用产品开发、发电系统集成以及专用辅料、设备制造等于一体的产业链体系,光伏产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支持秀洲、海宁、义乌、宁海、衢江、开化等地做优做强光伏产业集群,力争打造3个年产值超500亿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综上,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且项目最终产品的实施地点均位于金华地区,靠近现有及潜在客户。上述相关政策的落地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2)本次募投项目投向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布局

公司从事铝合金车轮研发生产多年,对铝合金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原材料采购、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2015年,公司以“围绕资源建设工厂、贴近市场布局销售”的战略构想,在云南富源投资建厂。2017年开始,公司借助云南基地铝水直供的优势,积极拓展铝合金中间合金业务并进一步加大对铝合金新材料的研发投入。2019年,公司对现有业务进行整合,组建新材料事业部。同时,随着我国铝合金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加大了新型高端铝合金材料的研发投入并积极进行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和客户储备。公司确立了在专注主

业的同时,择机进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新材料行业以增加公司的盈利点、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经营发展规划方案。

公司云南生产基地依托云南水电资源丰富和低碳绿色水电铝的“铝水直供”优势,一方面,可以直接使用铝厂生产的铝水,省去了铝锭运输及用天然气重熔的环节,节约了能源耗用并降低了重熔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原材料品质不稳定风险;另一方面,云南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属于绿色能源,其相较于煤电更为绿色环保,上述两个方面均有利于减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公司金华生产基地,一方面,金华生产基地靠近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聚区之一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聚集区;另一方面,浙江省作为光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上游光伏组件需求量的提升。金华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和当地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本次项目借助云南生产基地绿色低碳资源优势和金华生产基地智能制造经验和靠近客户端优势,建设形成低碳工业铝型材全产业链制造生产基地,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3)广泛且稳定的客户资源与完备的营销体系为本项目产品推广奠定了基础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深耕汽车铝合金及摩托车铝合金产品行业,凭借深厚的研发积累、优异的产品性能以及突出的规模优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打造了完备的营销体系。

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借助在传统汽车产品合作的基础上,公司与北汽新能源、零跑汽车、江铃新能源汽车、长安新能源、长城新能源、吉利新能源、东风柳汽新能源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光伏用铝合金组件产品方面,公司已开发储备了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晴天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丰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光伏行业的客户资源并积极开发新的客户资源。

本次募投项目产品能够利用公司完备的营销体系和广泛的客户的资源,丰富

公司在铝合金产业链上的产品种类,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满足公司产业链纵深发展的需求。

(4)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充足的技术、人员储备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

①研发和技术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研发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稳定生产工艺为目标,结合公司经营发展方针积极制定技术开发方向。此外,公司还通过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运用新技术,保持公司技术的领先性。在“智能制造、引领未来”的公司使命驱动下,公司近年来相继成立了汽摩配技术研究院、今飞摩轮研究院、材料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围绕公司产业发展亟需材料及成型技术的突破,公司组建了专门从事低碳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铝合金结构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研发团队,完成了多个项目技术提升,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公司已储备实施本次项目所需的挤压成型等相关技术。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专利312项,其中拥有25项发明专利,且有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公司所具备的技术优势使公司具有强大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为本次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②人才储备方面

公司在多年经营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在注重内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公司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公司积极引进包括新材料在内的相关方面的专家技术人才。2018年公司引进在轻合金材料的开发和成型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李贞明博士担任公司研究院院长,目前公司已累计引进材料方面的硕士博士及副高以上人才7人。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研发技术人员27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9人,涵盖了新材料、车辆工程结构、模具及自动化等方面。公司在轻量化

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及铝合金下游深精加工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能够保障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

(5)丰富的项目建设和生产管理经验,为募投项目的实施和产线运营提供支撑公司深耕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多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积累了生产排期、人员管理、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各项基础管理标准化工作有效落地,逐步实现装备智能化、工艺智能化、运营智能化,形成三化合一的智能运营管控中心,促进企业工作效率和管控效能的双提升。近年来,公司在金华、宁夏、云南、江西等地区及泰国、印度等国家进行产业布局,公司管理团队在产能建设和生产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经验,有助于充分保障本项目的有序建设及稳定运营。公司在云南基地建造并投产了满足小批量供货的低碳铝合金化熔化、深井铸造铝棒智能化生产线;在金华先后建造并投产了1,000吨、1,800吨和3,150吨满足小批量生产的铝挤压型材全自动生产线。为本次大规模建设挤压型生产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生产运营经验。综上,本次募集资金投向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系公司在现有主业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延伸,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布局。

4、项目投资情况

“低碳化高性能铝合金挤压型材建设项目”具体由3个子项目构成,具体投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投资构成投资总额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
1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建设项目13,201.809,272.693,929.11
2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低碳铝型材及制品技改项目34,488.7229,313.695,175.03
3年产5万吨低碳铝型材项目(一期)15,996.3313,301.642,694.69
合计63,686.8551,888.0211,798.83

5、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包括项目施工、设备采购、厂房验收、场地装修及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内容。

6、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项目可行性论证及收益测算,本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收入规模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预计经济效益良好。

7、项目报批事项及土地情况

本项目中的“年产5万吨低碳铝型材项目(一期)”通过租赁厂房的方式实施,其他项目在现有土地上进行建设,不新增土地。

截至本预案公告日,本项目各子项目均已在项目实施地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相关环评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

(二)偿还银行贷款

1、项目基本情况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9,999.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提升持续盈利能力,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提高抗风险能力。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发展稳中有进。公司积极优化布局铝合金轮毂产品的生产基地,云南、泰国、金华及江西等生产基地均处于建设过程中,建设投资规模较大。目前公司主要采取银行借款方式进行融资,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公司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保障。但目前我国银行贷款的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公司间接融资成本较高,由此产生的财务费用降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为保证公司平稳健康发展,有必要减少银行贷款规模,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及有息负债水平,优化公司财务结构。本次通过将部分募集资金偿还银行借款,有利于减轻公司资金压力,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财务安全水平和财务灵活性,

推动公司持续稳定的经营。

三、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是公司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响应下游客户需求、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做出的重要布局,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以及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本次发行完成后,随着募集资金的投入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成达产,有利于公司完善产业链条,在立足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实现公司产业纵深布局,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运用合理、可行,符合本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时,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公司债务成本和优化资本结构,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经营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发行是公司顺应产业发展、响应客户需求、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布局。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从建设投入到产生经济效益需一定时间,净利润短期内难以与净资产保持同步增长,因此短期内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将相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产和效益的实现,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本次发行将对公司未来的财务指标产生积极影响。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均相应增加,营运资金更加充裕,资产负债结构更为合理。本次发行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改善财务状况,增强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为公司保持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与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紧密相关,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品结构,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核心

竞争力,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因此,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是必要的、可行的。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