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计通:2022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http://ddx.gubit.cn  2023-04-27  *ST计通(300330)公司公告

上海华虹计通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和华虹集团的支持帮助下,公司立足“‘云管端’一体化,为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定位,克服外部环境影响,对外,抓好既定项目实施建设的同时,全力拓展传统和新业务的市场销售,对内,持续推进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组织架构提升公司运转效率,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降本增效,努力实现“两手抓、两促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09.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46%,公司亏损1,977.20万元,较上一报告期下降293.63%,主要原因,一方面受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影响,传统AFC市场建设和改造业务延缓,公司跟踪的新业务项目推进没有达到预期;另一方面,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大幅提升,近几年4年以上长账龄项目回款不及预期,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测算结果导致公司需要针对2022年进一步提高坏账计提比例至1年以内7%、1-2年20%、2-3年45%、3-4年65%、4-5年 100%、5年以上100%,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260.25万元,两个因素叠加,导致2022年出现亏损。

1、2022年主要经营指标

名称2022年实际完成2021年实际完成较上年变化
营业收入(万元)30,309.0437,169.77-18.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万元)-1,977.201,021.15-293.63%
扣非净利润(万元)-2,081.30420.42-595.05%
每股收益(元/股)-0.120.06-293.59%
经营性现金流(万元)-2,615.284,975.87-152.56%

2、业务拓展工作

2022年公司重点围绕保障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和聚焦新老业务市场拓展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1)在保障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方面,在受到巨大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为保障重点项目的进度,公司成立最高级别专项工作组,协调各方资源,重点推进,克服交通物流困难、供应链阻塞、生产建设人员紧张等问题,年内完成上海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杭州机场线、杭州地铁7号线江北段和大连二号线二期开通,以及天津10号线智慧售票设备项目实施,在特殊困难条件下,实现了保生产和保质量的双目标。

(2)在聚焦新老业务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新的市场商务部,聚集专业人员激发销售活力。通过一年的努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先后中标上海地铁全路网闸机改造项目、西安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滁宁城际一二期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西安地铁一号线三期工程自动售检票集成等项目。2022年,AFC系统集成业务中标合同额在行业内取得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在子公司业务方面,2022年度,华虹智联专注细分行业市场,立足自身的行业特色应用平台,结合既有前沿应用技术的创新预研成果,在智慧场馆与智慧园区的两个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智慧场馆领域,除了持续开展上海区域地标建筑场馆的智慧票务系统业务外,进一步拓展体育赛事场馆,目前已经积累CBA联赛等多个赛事合同项目。智慧园区领域,除进一步横向拓展行业客户,开展上海以外地区的业务推广外,同步强化自身行业软件能力,坚持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突出安全基础管理、封闭化管理和敏捷应急等基本功能,强化感知、网络、安全建设,助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翊客湾在2022年期间深度推进与生态伙伴的战略合作,逐步确立信息系统软硬件产品的销售和集成交付与智慧楼宇/园区平台解决方案两大业务板块,支持上海电信云网算力能力平台和上咨大厦智慧楼宇运营管理平台建设等。同时,不断推广生态基地建设,生态基地项目成功入选上海市经信委“2022年第二批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

3、新产品开发方面

2022年度,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创新业务,全新组建团队开展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地铁设备综合管理系统技术示范,以设施设备大数据智能展示应用为牵引,开展标准统一的数据处理、治理的试点工作,基于该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22年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公司也获得由“轨道交通与城市国际峰会”颁发的“2022年度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奖”-松睿奖。

前沿应用技术方面,华虹智联团队与复旦大学、上海市区块链工程技术中心合作,研究在工业园区应用场景下的数据存证、数据确权和共享交换技术。2022年12月,华虹计通与复旦大学联合申报的“基于区块链与属性密码的数据存证、确权、共享交换技术及应用”项目,入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为公司后续的应用技术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4、管理工作

2022年,公司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和强化风险防控,持续推进在资金、采购、工程建设三项重要领域的内控指引建设并落地实施,聚焦内控管理薄弱点,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同时深化业财融合,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细化操作规范,持续提高财务工作规范化水平和与业务开展的需求匹配度,形成规范、高效、配合的管理闭环,提高了会计信息和财务决算的质量。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在去年完成等保二级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公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通过对网络架构的整体优化和安全加固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加快实现公司内部管理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治理能力与安全性的跃升。

此外,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公司调整优化公司组织架构,新成立市场商务部和项目工程部,同时完善研发中心队伍,重点加强市场销售、项目管理、技术研发三方面力量,同时优化其他职能部门职能,实现降本增效。年内通过公司内部推选和公开招聘形式,为公司干部队伍及时补充了新鲜血液,有力的促进了业务的开展。同时,围绕公

司业务发展需求,相继开展“大数据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商业综合体智能化建设”等培训课程;根据员工职位发展需求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设计云学堂课程培训体系,持续建立公司人力资源的立体化培训体系,为公司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公司经营层面努力克服行政处罚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经营不坏不乱。一方面,稳定公司核心队伍,保障既有项目实施,积极拓展市场,为2023年公司有序经营,实现经营目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持续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项目集成能力,优化软硬件一体研发体系,具备数据挖掘、分析和算法能力,加快以“数据”为核心的业务在城市轨交全生命周期设施设备管理和智能运维大数据领域的产业落地,打造自主可控的数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市场拓展

2023年,公司持续集中优势力量布局重点城市,拓展主营业务,在进一步巩固和夯实传统AFC业务的同时,聚焦集成方案的打磨和优化,研发基于智能客服理念的新型硬件终端,打造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智能运维和数字底座等新业务。同时,整合子公司资源,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树立国产信息系统集成品牌形象,致力于成为行业信息系统提供商;另一方面拓展全封闭园区、智慧楼宇/园区集成业务,在数智领域、云平台领域研发新技术,探索和系统集成业务的融合和创新,提升集成业务的竞争力,力求在工业园区和商业园区的两

个领域做到经营业绩的快速发展。

2、技术研发

在技术研发方面,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智能运维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升级,围绕集中式、可视化、便捷性和全方位四个方面进行迭代提升;二是开展轨道交通大数据挖掘分析系统的建设,实现数据技术的应用落地和推广。

3、管理工作

2023年,公司将继续推进内部管理数字化转型,完成“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三年建设收尾,实现内部管理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做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地生效,实现采购和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和精益化,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有利辅助。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内控自评,不断完善内控建设,提升风险意识和管控能力,保障公司安全运营。

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公司战略定位和新业务发展的需求,做好组织优化,完善业务团队人员配置,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坚持新业务优先发展,针对公司核心骨干,围绕公司新业务战略方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实现人才队伍柔性流动和专业技能提升

2022年,一方面因宏观环境因素公司项目实施和应收账款回款都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行政处罚引发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渐显,公司全体员工在特殊时刻统一思想、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3年,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将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知难而进,踔

厉奋发,在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内部管控等方面持续用力,力争取得更好成绩,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为公司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〇二三年四月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