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海纳:202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http://ddx.gubit.cn  2023-04-27  深水海纳(300961)公司公告

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22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及所属主要子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工程项目、研发活动、财务报告、合同管理等;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采购及付款活动控制、销售与收款活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控制、工薪与人事管理控制、财务活动及报告活动控制、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募集资金使用的控制等。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根据缺陷可能导致的财务报告错报的重要程度,公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缺陷划分确定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1)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重大缺陷定量标准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营业收入的错报错报≥营业收入1%营业收入0.5%≤错报<营业收入1%错报<营业收入0.5%
利润总额的错报错报≥利润总额5%利润总额2%≤错报<利润总额5%错报<利润总额2%
资产总额的错报错报≥资产总额1%资产总额0.5%≤错报<资产总额 1%错报<资产总额0.5%

(2)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重大缺陷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1)公司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发生贪污、受贿、挪用资金等舞弊行为并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和不利影响; 2)对已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更正; 3)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4)公司董事会或相关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监督无效; 5)其他无法确定具体影响金额但重要程度类同的缺陷。
重要缺陷1)关键岗位人员舞弊; 2)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 3)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缺陷且不能合理保证编制的财务报表达到真实、准确的目标; 4)其他无法确定具体影响金额但重要程度类同的缺陷。
一般缺陷除上述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缺陷认定等级定量标准定性标准
法规制度/决策人员安全声誉缺陷整改
重大缺陷可能或已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利润总额5%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受到国家政府部门行政处罚或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重要业务如“三重一大”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或重大决策程序不民主或不科学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导致一位以上职工或公民死亡,或三位以上职工或公民重伤负面消息在全国各地流传,对企业声誉造成重大损 害存在未得到整改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持续未得到整改的重要缺陷
重要缺陷利润总额2%≤可能或已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利润总额5%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受到省级以上政府部门行政处罚或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重要业务制度存在重要缺陷或重要决策程序不民主或不科学公司关键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长期影响多位职工或公民健康,或三位以下职工或公民重伤负面消息在某区域流传,对企业声誉造成较大损害存在未得到整改的内部控制重要缺陷或持续未得到整改的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可能或已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利润总额2%轻微违规并已整改除上述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公司人员离职率较高长期影响一位职工或公民健康,或同类型岗位经常性发生工伤事故负面消息内部流传,外部声誉无较大影响存在未得到整改的内部控制一般缺陷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四、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一)内部环境

1.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已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及时制定和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总经理工作细则》、《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是公司规范运作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公司控股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合法行使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未发生超越股东大会直接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的情况。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方面做到独立,也不存在同业竞争。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机构均独立运作,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保证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2. 组织架构

公司按照管理的需要,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按照业务运营的需要,设置了运营管理中心、造价部、技术部、研发部、数字化部、采购部、项目工程中心、市场开发中心、风险管理部、财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部、总裁办公室、证券发展部和审计监察部,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环环相扣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实施内部控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人力资源

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科学、规范、公平、公开、公正的人力资源政策,充分调动员工在内部控制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司人力资源政策包括:①员工的招聘、录用、离职、培训管理制度;②员工的薪酬、考勤考核、晋升与奖惩制度;③员工调动、外派与派驻制度。

4. 企业文化

公司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文化是企业内生资源的基础,企业是树,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基业才能常青。通过具有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为共同的使命和目标,团结奋斗。公司遵循 “诚信、创变、责任、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以“守卫碧水蓝天,共建美丽中国”为使命,争取达成“中国水生态环境智慧治理领域领导者”的愿景。

5. 会计制度

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政策、法规建立适用的会计制度,并制定了《会计核算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二)风险评估

公司制定发展策略并辅以具体策略和业务流程层面的计划将公司经营目标明确地传达到每位员工。公司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及时的进行风险评估,并相应的调整风险应对策略,确保风险被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通过定性风险评估,识别风险,重点关注以下因素:

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等因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原材料采购、工程造价等经济因素。

(三)控制活动

1. 资金活动

公司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资金管理授权审批程序,通过制定资金计划及系统管控的方式综合平衡运营和投资各环节资金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资金的安全。公司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现金的使用范围及办理现金收支业务时应遵守的规定。

公司制定了《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报销支出管理办法》、《员工因公借款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资金的使用范围及资金收支业务操作流程,保证了资金活动行为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行业监管要求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规定。

2. 采购管理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办法》,明确采购业务的各单位的职责和分工,规范供应商选择机制。同时,在采购申请、价格审批、合同签订等环节均设置严格的审批流程,提高采购业务成本管理能力。公司制定《生产药剂管理办法》,规范污水处理所需药剂采购订单下达、到货验收和台账管理工作,完善分(子)公司、运营单位生产运行中生产药剂各个环节的操作细则。

3. 资产管理

公司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购建、保管、维修、报废及处置等关键环节均严格控制,同时,特许经营权下形成的资产参照执行。公司采取职责分工保管,定期盘点,台账记录、账实核对等内部控制措施确保了资产的安全,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防止了资产流失。

4. 销售管理

公司的销售收入确认符合国家有关会计政策的规定,销售(服务)合同(协议)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为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公司制定了《应收款项催收考核办法》,明确应收账款催收责任与分工、奖惩,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公司对于水价调整、用水减免、违章用水等导致销售收入发生变化的业务事项制定了严格的审批流程,防止随意调整销售收入造成经济损失。

5. 研究与开发

公司建立了《研发工作管理办法》、《科技活动成果管理办法》,对研发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实施、成果验收以及专利申请、成果保护等作了相关规定,为规范公司研发工作,使研发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司运营提供了制度保障。公司

高度重视研发工作,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划、技术现状、业务方向和市场需求制定了《研发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指导研发项目的实施。

6. 工程管理

公司高度重视工程业务管理,明确项目管理中涉及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制约和监督。公司制定了《项目开发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前期信息收集、建档、跟踪等工作,促进市场开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公司制定《研发工作管理办法》和《设计工作管理办法》规范技术研发工作,形成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保障项目前期商务工作、投标、施工、调试、验收和运营等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公司制定《造价管理办法》规范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此外,公司制定和修订了《工程进度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工程成本管理制度》、《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项目经理管理制度》,规范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的管理工作,确保优质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7. 合同管理

合同是公司经营行为的重要表现,是公司对外发生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公司制定了《合同管理办法》,加强公司合同管理,规范办事流程,建立合同审批机制;公司设有风险管理部门,聘任专业律师团队对公司合同审核,防范与控制法律风险,有效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8. 投资管理

公司为规范投资行为,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对外投资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了对外投资的组织管理机构、审批权限和决策管理,同时,规范了对外投资的实施与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及信息披露、审计和监督的相关工作。

9. 对外担保管理

为规范对外担保行为,保护公司财产安全,降低经营风险,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该制度对对外担保条件、被担保对象的调查、担保的审批、担保合同的

审查与订立、担保风险管理、担保的信息披露和责任追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保了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不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10. 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

公司通过委派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子公司的生产运营情况实行控制管理;公司建立了《子公司管理制度》,对子公司实施战略管控,确保业务符合公司总体战略发展方向,对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实施指导和监督,确保遵守公司统一的财务管理政策;各子公司内部建立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经营活动;公司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子公司进行定期审计,充分掌握控股子公司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

(四)信息与沟通

1. 信息系统管理

公司强化信息化办公的理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导致的失误和舞弊。公司启用水滴系统、钉钉系统、金蝶云系统等信息系统加强对预算、资金收支、业务审批、财务核算等业务的管控。

2. 信息披露

为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促进公司依法规范运作,维护公司、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对公司公开信息披露范围和内容、披露的标准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主要职责,并对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各个环节有关当事人的职责与权限进行划分,确保公司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披露信息,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3. 会议交流

在由公司总经理主持的总经理办公例会、经营分析会等各项会议中,各参会人员通报各部门、各中心的经营情况和待解决问题,相关信息在公司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反馈。

(五)内部监督

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了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并开展了公司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活动。

五、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公司无其他需披露的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

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4月26日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