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能源: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查股网  2024-04-26  永泰能源(600157)公司公告

公司代码:600157 公司简称:永泰能源

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董事会拟定的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55元(含税),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2,217,764,145股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2,197,702.80元;本次分配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永泰能源600157鲁润股份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 军杨孟杨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亲贤北街9号双喜广场20层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亲贤北街9号双喜广场20层
电话0351-83666700351-8366507
电子信箱wteclzqb@126.comwt_ymy@126.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行业发展情况

——煤炭行业。2023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局势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较多,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多措并举增加供给,煤炭供应总体稳定。煤炭需求刚性增长,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能源转型期间煤炭仍是我国最重要、最稳定、最安全、最可信赖的基础能源,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压舱石”和“稳定器”的地位不会动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2023年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煤炭先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兜底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信息:2023年煤炭进口4.7亿吨,同比增长61.8%,煤炭进口大幅增长。根据山西省统计局信息:202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3.6亿吨,同比增长3.3%,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焦煤市场方面,年内焦煤价格呈现“V”型走势,随着焦煤进口政策逐步放宽,进口煤量也开始增加,叠加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偏弱,下游钢材市场整体成交价和成交量多以弱势运行为主。在此市场不利因素下,双焦市场自二季度开始价格呈逐步下行趋势运行,下半年焦煤供需结构略有改变,市场开始逐步企稳回升,整体价格不断上行,直至年末煤价达到全年高点。2023年,国内焦煤产量4.9亿吨、同比下降0.8%,焦煤进口量1亿吨,同比增长59%。

动力煤市场方面,年内国内动力煤价格走势整体呈先抑后扬态势,市场整体供应相对宽松,煤炭企业扎实推进煤炭增产保供工作,煤炭产能继续释放,产量同比较快增长,进口大幅增长,供应比较充足,市场供需形势持续改善,国内动力煤供大于需的基本面未有改变,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煤炭季节性需求释放,煤价小幅修复性回弹,煤价保持合理区间运行。2023年,国内动力煤(除焦煤外)产量42.2亿吨、同比增长4%,动力煤(除焦煤外)进口量3.7亿吨、同比增长62%。

公司目前在产煤炭产品均为优质主焦煤及配焦煤,属于稀缺性煤炭资源,整体市场缺口较大,具有市场价格高、抗市场波动能力强等优势,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电力行业。2023年,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保供取得好成效。年初,受来水偏枯、电煤供应紧张、用电负荷增长等因素叠加影响,云南、贵州、蒙西等少数省级电网在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夏季,各相关政府部门及电力企业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各省级电网均未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创造了近年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最好成效。冬季,12月多地出现大范围强寒潮、强雨雪天气,电力行业企业全力应对雨雪冰冻,全国近十个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偏紧,部分省级电网通过需求侧响应等措施,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中电联报告: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6,539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6%、6.4%、

6.6%和10.0%,同比增速逐季上升。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

火电13.9亿千瓦,同比增长4.5%(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9%,首次降至40%以下,同比降低4.0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突破50%,达到53.9%。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火电增长6.1%。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的下降。202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592小时,同比降低101小时,其中:火电4,466小时,同比提高76小时(煤电4,685小时,同比提高92小时)。

根据江苏能源监管办统计信息:2023年,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7,83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6%;全省发电量6,27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4%;全省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665小时,同比下降97小时;全省装机容量17,965.79万千瓦。

根据河南能源监管办统计信息:2023年,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4,089.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4%;全省发电量3,432.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1%;全省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2,666小时,同比减少255小时;全省装机容量13,846.13万千瓦。

2.2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和电力业务,形成了以煤电互补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供应格局。

2.2.1煤炭业务

公司为焦煤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冶炼行业核心供应商,主要从事煤炭开采与销售,所属煤矿及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和澳洲境内,煤炭总产量多年保持在千万吨级以上水平。目前,公司正加快推进海则滩煤矿建设和所属矿井生产系统技术改造与产能规模优化提升相关工作,着力提升煤炭安全、清洁和高效生产能力,至2027年底总产能规模力争突破2,000万吨/年。

公司煤炭业务主要经营模式:由公司制定年度生产与经营计划,各主体企业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由公司煤炭采购销售中心统一销售,以用户为中心,秉承“规范化、集中化、终端化”原则,实现“三化”管理销售体系,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煤炭产品销售价格,与焦煤战略用户和重点用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培育精煤、原煤战略用户群体,通过配煤、深加工拓展新用户群体,不断扩大销售区域,巩固现有终端用户长协合作关系,适时进行外部市场开发,优化了下游终端用户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煤炭业务产品均为优质焦煤和配焦煤,主要用于钢铁冶金行业。公司煤炭产品主要销往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大型钢焦企业和山西境内区域焦化龙头企业,客户群体稳定且关系良好。公司煤炭业务利润主要源自合理的煤炭产品市场价格以及对采煤成本和其他成本费用的控制。

2.2.2电力业务

公司为优质的区域绿色清洁能源供应商,主要从事电力生产、开发和供热业务,所属电厂分布在江苏省与河南省境内,均为当地主力电厂,电力机组总装机容量接近

千万千瓦级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丹阳中鑫华海控制权,新增装机容量20万千瓦,其所属2×10万千瓦级(6F级)燃机热电联产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于2023年5月投产。公司发电业务主要经营模式:坚持精细管理,细分电量结构,采用国网代理购电、市场直接交易和省间交易电量等多种市场化交易相结合的方式,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逐年提高。此外,公司积极探索并踊跃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所有电量接受江苏省和河南省电网及华中电网统一调度。公司供热业务主要经营模式:民用供暖由发电企业与热力公司按供热需求签订供热合同,工业供汽由发电企业与工业蒸汽用户或热力公司签订供汽合同。依据供热、供汽合同和实时需求组织生产供给,根据供暖量和供汽量与用户进行月度结算。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业务产品为电能和热能,主要为工业和民用提供能源供应。公司电力业务利润主要源自售电量和售汽(热)量增加以及对发电成本和其他成本费用的控制。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107,082,816,233.39103,861,214,352.46103,861,089,490.493.10104,370,520,041.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387,006,791.0144,018,180,525.1944,018,199,656.265.3842,459,127,806.23
营业收入30,119,651,314.2435,555,650,027.5035,555,650,027.50-15.2927,180,435,807.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5,702,453.591,909,230,333.981,909,249,465.0518.671,127,744,153.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59,350,961.571,664,629,950.681,664,649,081.7541.73827,641,325.4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24,671,658.806,442,737,527.156,442,737,527.159.035,119,368,505.7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1244.41564.4156增加0.60个百分点2.060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0200.08590.085918.740.050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0200.08590.085918.740.0508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7,068,365,450.196,913,275,058.017,997,209,737.488,140,801,068.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808,840.35593,952,866.26611,151,327.25641,789,419.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19,961,771.99584,897,194.70612,728,042.34741,763,952.5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3,441,053.681,899,379,291.771,915,080,975.612,116,770,337.7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438,204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423,753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永泰集团有限公司04,027,292,38218.130质押4,024,096,952境内非国有法人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659,898,4762.97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0295,568,4801.3300国有法人
嘉兴民安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935,498285,692,2951.290质押277,728,097其他
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596,869,742197,949,4450.8900其他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93,172,006195,396,0980.8800其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144,808,3650.6500国有法人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26,085,683139,789,0250.6300国有法人
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128,960,1160.5800国有法人
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121,175,5400.5500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从公司已知的资料查知,永泰集团与其他股东无关联关系,也不属于一致行动人;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有无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1)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度,公司所属煤炭采选业务实现原煤产量1,297.23万吨、销量1,299.37万吨(其中:对外销售730.03万吨、内部销售569.34万吨),营业收入619,005.25万元;洗精煤产量328.99万吨、销量327.60万吨,营业收入514,645.21万元。公司所属电力业务实现发电量373.49亿千瓦时,售电量353.91亿千瓦时,营业收入1,671,129.67万元。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1,965.13万元,较上年同期3,555,565.00万元,减少543,599.87万元,主要原因系本期石化贸易业务规模同比减少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570.25万元、较去年同期190,923.03万元增加1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5,935.10元、较去年同期166,463.00万元增加41.73%,业绩增长主要原因系本期煤炭业务产销量同比增加及电力业务动力煤采购成本同比下降所致。

(2)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坚持“煤电为基、储能为翼”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是不断夯实煤炭、电力与石化能源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煤电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全力提升现有能源产业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全面打造成为清洁、高效的综合能源企业。煤炭业务继续稳基础、提产能,着力提升煤炭安全、智能和高效生产能力,全面加快海则滩煤矿建设,力争2027年总产能规模突破2,000万吨/年;电力业务充分发挥机组容量大、可靠性高、性能先进等优势,积极扩大供热市场,保障区域电力和热力供应,并将结合火电市场形势和实际发展需要,积极对优质火电项目进行论证与推进前期工作;石化业务积极进行市场拓展和客户培育,不断挖掘项目功能潜力,拓展油品贸易业务,增加长期业务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在保证现有煤电传统产业基本盘稳定增长的同时,公司坚定不移地加快储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在现有已形成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本架构基础上,将加快全钒液流电池上下游项目生产线建设,尽早实现投产见效;充分发挥研究院科技引领作用,构建自有研发团队,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助力产业化提升。同时,全力拓展外部市场,采取多元化销售方式和多样化产品供应,提前拓展和锁定市场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力争2025年储能产业形成规模;2027~2030年进入储能行业第一方阵,实现全钒液流电池市场占有率30%以上目标,成为储能行业全产业链发展领先和龙头标杆企业,储能板块规模与现有煤炭及电力板块规模相当,从而形成“传统能源+新型储能”双轮驱动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供应商。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王广西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4日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