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复华: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http://ddx.gubit.cn  2023-04-29  复旦复华(600624)公司公告

公司代码:600624 公司简称:复旦复华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已有详细说明,请投资者注意阅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3)第ZA12914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具体详见公司同日发布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专项说明》。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已对相关事项进行了专项说明,并发表了相关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文件。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609,733.76元。因公司2022年度亏损,故拟定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复旦复华600624复华实业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沈敏郁智斌
办公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上海市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
电话021-63872288021-63872288
电子信箱forward@forwardgroup.comforward@forwardgroup.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医药

1.行业情况说明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发布的“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9,098.4亿元,同比增长5.9%;营业成本1,168,426.4亿元,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84,038.5亿元,同比下降4.0%。其中,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29,111.4亿元,同比下降1.6%;营业成本16,984.6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4,288.7亿元,同比下降31.8%。2022年受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医药制造业总体发展呈放缓趋势。

医药消费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等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行业周期性特征不突出,属于弱周期行业。从消费市场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中西药品类零售总额6,708亿元,同比增长12.4%。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降0.2%。按消费类别分: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20元,增长0.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6%。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消费水平提高、政府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疾病谱变化以及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医药需求持续增长。

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政策层面始终保持对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国家顶层设计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继续深化。2022年度,国家及各部委出台多个“十四五”规划类文件,明确各项工作的主要目标、分工及相关职责,涉及药品安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医疗机构设置等诸多方面。2022年1月30日,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一系列医药领域重要纲领性文件的相继发布,对医药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起到引领和保障的作用。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2022年深化医改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2022年,国家还发布一系列药品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涉及药材生产经营、质量控制、监督检查等方面,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年度报告管理规定》、《药物警戒检查指导原则》、《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多方位为药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执行,2021版药品目录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本次调整,共计对117个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94个,总体成功率80.34%。其中,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成67个,成功率78.82%,平均降价61.71%。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执行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同时要求:省级医保部门要加快原自行增补品种的消化工作,确保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部消化任务。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的公告,这一版的工作方案优化了申报范围,向罕见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完善了准入方式,优化了工作流程。

2022年带量采购持续发力,虽推进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旧是行业内的焦点所在。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药品集中采购整体的环境正在加速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公开透明化。伴随着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的全面建成,我国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2022年5月,第六批国家级带量采购(胰岛素专项)落地执行;6月20日,第七批国家级带量采购正式启动,7月18日公布中选结果,平均降价48%,共有295家企业的488个产品参与投标,217家企业的327个产品获得中选资格,投标企业中选比例73%,第七批国采已于2022年11月落地执行。第一、二、三、四、五批带量采购的续签工作在2022年也陆续开展。地方带量采购,作为国家带量采购的延伸探索,联盟带量采购已成为主流模式。从发布结果看,省级带量采购和联盟带量采购降价效果显著。目前药品带量采购逐渐走向了“应采尽采”的常态化制度化之路,药品价格进一步走低,药企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2.行业地位

药业公司自1993年起连续多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被评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双益牌注射用谷胱甘肽、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雷公藤多苷片连续多年获评“上海医药行业名优产品”。2022年7月药业公司荣获2020-2021年度上

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证书和 2020-2021年度合同信用等级AAA级证书。

(二)软件

工信部2023年1月发布的“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

从总体运行情况来看,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2,648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2022年,软件业务出口

5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9.2%。

分领域来看,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2年,软件产品收入26,583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4.6%。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2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0,128亿元,同比增长11.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4.9%。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实现“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产业链达到新水平,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四新”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同时,该《规划》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增长列入“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年7月发布的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6.2%,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近年来受成本、汇率、客户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发展趋缓,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传统外包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国家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持续火爆给IT人才市场带来了很大冲击,软件外包企业开发人员成本较快增长,高端人才招募难度增加,人才稳定性减弱。软件外包企业对日项目均以日元结算,始终面临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2022年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对外包企业保持稳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从客户需求来说,由于日本本国劳动力匮乏,IT人才缺口较大,日本企业外包预算相对稳定。但世界经济复苏承压,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本未来经济市场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日本客户部分原先计划发包的项目发生变更、延后及取消。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的实施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也给国内软件行业带来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日本已出台一系列保护数据不外流、承包商本土化、开发场所本土化的政策,强调扩大日本本土的开发规模,以应对在突发情况下日本能够继续不间断地保持系统开发。

2.行业地位

中和软件深耕行业30余年,已成为上海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之一,在国内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领域也居于前列,并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022年中和软件入选首批上海数字贸易创新企业,获评上海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出口型),再次获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三)园区

1.行业情况说明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释放发展新动能。按照“高端、数字、融合、集群、品牌”的产业发展方针,聚焦高知识密集、高集成度、高复杂性的产业链高端与核心环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全力打响上海品牌,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高端产业集群,努力保持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下降5.7%,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全年GDP同比降幅收窄至0.2%。上海市统计局2023年1月发布的“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

情况”及相关解读报告显示,2022年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1.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市工业6.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56.9%,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分别增长5.9%和4.7%。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圆片等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上海张江高新区加快推进各组成园区的升级转型,以长三角创新能力一体化为目标,着力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产业园区发展方面,2022年,上海市、区合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园区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完善。6月,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正式推出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重点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时尚消费等“新赛道”新领域。10月,上海市经信委公布了《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公告目录(2022年版)》,明确了53个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类别、名称、面积和四至范围,进一步加强对特色产业园区的规范化管理。上海还着力聚焦产业发展新赛道,发挥产业地图引导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作用。7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产业地图(2022)》,覆盖一二三产业,聚焦16个区、5个战略区域、53个特色园区、35个重点行业,包括138张产业现状图和产业未来图,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新指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

9.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36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34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6,947万平方米,增加4,186万平方米。

2.行业地位

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创建二十余年,属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定园范围,多年来园区引进的企业质量、单位面积效益在区域内居于前列,是嘉定区首批16家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医药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医药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等。报告期内,药业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复旦大学医学、药学等优势学科,药业公司专注于做专科药、特色药,围绕消化系统药品、神经系统用药品、抗肿瘤药品、循环系统药品等治疗领域,努力扩大重点产品的市场份额,注射用谷胱甘肽、双益平(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等产品在各自细分的治疗领域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尚未正式投产经营。报告期内的主要工作是固体制剂新产品的开发、冻干粉针剂车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MAH)受托产品的业务申报、固体制剂车间MAH受托产品的质量研究。固体制剂车间继续推进新产品拉考沙胺片和甲磺酸雷沙吉兰片的研发,并按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其中拉考沙胺片项目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冻干粉针剂车间MAH受托业务已通过江苏省药监局的审批,尚在上海市药监局审批中。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药业公司由采购部门统一负责对外采购工作,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最佳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物料的采购计划,通过采购订单管理、采购付款管理,合理控制采购库存,降低资金占用。

(2)生产模式

药业公司严格按照GMP要求,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修订相关管理文件和标准操作程序;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及监控,按法规要求实施变更管理、偏差管理和物料平衡管理,以保证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认真进行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通过检验结果真实反映产品质量,确保不合格中间产品不流入下一工序,保证产品的质量。

(3)销售模式

药业公司的产品主要通过医药经销商销售至各医药终端。药业公司从经营资质、商业信誉等多方面遴选出优质的医药经销商,签订经销合同,由经销商完成对终端单位的药品配送。药业公司的销售终端主要为医院、零售药店及第三终端。药业公司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和遍及全国的营销网络,能够及时洞察市场需求,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周到的服务。

3. 产品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

药业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在消化系统药品、神经系统用药品、抗肿瘤药品、循环系统药品等治疗领域,均有产品布局。注射用谷胱甘肽、双益平(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产品,在各自细分的治疗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米内网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药业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谷胱甘肽市场占有率31.18%,石杉碱甲片市场占有率48.10%,氟他胺片市场占有率45.61%,硝酸异山梨酯片市场占有率34.77%,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均居于前列。与竞争对手相比,药业公司源自著名高校,且多年来始终秉承做专科药、特色药,在专注的核心治疗领域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市场认可度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新产品研发较少。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2022年度,面对药品招标、集采等政策因素和其他超预期因素带来的挑战,药业经营团队带领全体干部员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努力维护稳定的生产经营秩序。围绕目标产品,销售端加强市场维护,生产端保障供应需求,三季度起经营情况稳步回升。全面复工复产后,销售各事业部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强对国家和各省招标政策的解读,抢抓市场机遇,稳固客户合作关系,维护产品与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生产、质量等部门全力配合,挖掘生产潜力,加强产销衔接,努力保障重点产品的市场供应。

(二)软件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软件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

报告期内,中和软件主要从事对日软件离岸开发业务,承接证券、银行、保险、产业、流通等领域的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等业务。

2.经营模式

日本客户将其软件开发工作的部分或全部对外发包,中和软件通过在日本设立的分支机构直接参与日本国内市场的竞争承接外包业务,并依托企业在中国国内拥有的技术开发队伍,根据客户要求为其提供软件开发及运营维护等服务。

3.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和劣势

中和软件拥有以系统工程师为主的一大批高端人才,具有较强的高端设计能力,能够承接全流程的对日软件外包服务。对日业务深耕多年,具备超大规模软件项目的开发能力,在日本多家顶尖企业组成的客户群体中赢得良好口碑,具有品牌优势。但中和软件客户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客户业务占比较高;国内业务起步较晚,项目规模偏小,仍需加大开拓力度。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中和软件努力克服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巩固主要日本客户的业务规模,对日业务的日元销售额同比略有增长。国内业务方面,项目营业收入受外部环境影响同比减少。与此同时,2022年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平均汇率相比2021年下降幅度近15%,对中和软件提升经营业绩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综合上述因素,中和软件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计算)同比有一定幅度减少。

(三)园区

1. 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园区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南通海门)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和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园区板块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自有房屋租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招商、咨询服务,物业管理及配套服务。

2.经营模式

以现有园区为基础,滚动发展,进行开发、销售、租赁,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3. 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和劣势

在细分行业领域,园区板块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各类工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与轻资产运营的园区(孵化器、加速器)相比,复华园区因经营自有房产,支出压力较小,在稳定投入和经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与近年来新创办的园区相比,复华园区也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但在企业服务方面与专业化园区存在一定差距,在载体规模、入驻企业数

量方面与头部园区也存在差距。公司综合评估复华园区处于细分行业的中游位置,并提出了三个“双轮驱动”的园区发展策略,近年来着力优化园区布局,努力融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内联外引集聚创新资源,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园区板块成立工作专班及入驻企业复工复产和企业纾困工作服务小组,积极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房租减免等企业纾困政策,与入驻企业共度难关。全面复工复产后,通过云招商等方式积极拓展招商渠道,同时多举措稳定现有客户资源,园区出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因公司执行减租政策,复华园区、复旦软件园存量物业的营收受到一定影响。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1,860,409,006.431,916,227,337.20-2.912,091,207,013.012,052,804,799.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82,402,904.68916,328,758.98-3.701,041,657,203.411,045,512,142.41
营业收入789,005,422.131,041,335,675.14-24.23940,327,546.92940,327,546.92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776,295,708.251,027,067,719.98-24.42926,769,322.92926,769,322.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9,733.76-105,424,199.14不适用-59,657,118.90-55,832,784.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364,646.91-111,433,249.21不适用-58,055,215.97-54,230,881.3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146,459.6145,578,980.11-38.2559,034,975.0259,034,975.0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0-10.60不适用-5.504-4.88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05-0.154不适用-0.087-0.08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05-0.154不适用-0.087-0.082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18,434,137.75155,835,886.87201,496,488.35213,238,909.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8,895.31-1,876,357.17426,466.64-7,918,738.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2,162,172.97-5,626,788.69-1,009,402.76-13,890,628.43
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3,959.4743,632,888.60-40,161,264.2023,580,875.7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69,68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0,399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128,338,60018.7400国有法人
上海上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069,206,53610.110质押69,202,88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海复旦复控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290,00017,366,0002.5400国有法人
骆太祥4,546,7255,516,7250.810未知未知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4,165,1675,365,0680.780未知未知
林乐民195,7004,432,9530.650未知未知
周柏根4,305,5124,305,5120.630未知未知
欧阳梅03,561,9450.520未知未知
贺光毅60,0002,781,8870.410未知未知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545,6062,568,1060.380未知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十名股东中的第一名股东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其余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第五名股东为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第二至第四名及第六至第十
名股东之间未知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多重超预期因素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公司经营团队在董事会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各级政府决策部署,积极研判外部环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持生产经营秩序和员工队伍的总体稳定。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医药、软件、园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有

序开展。针对年度经营管理重点、难点工作,成立重点工作推进专班,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组织动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与国企担当。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78,900.5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97万元。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如下:

医药: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9,873.9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8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9.5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01%。2022年度,面对药品招标、集采等政策因素以及其他超预期因素带来的挑战,药业公司经营团队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带领干部员工积极克服生产基地阶段性停工停产等各种困难,围绕目标产品,在销售、生产两端发力,努力维护稳定的生产经营秩序。在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有较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三季度起经营情况稳步回升,重点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继续位居前列。全面复工复产后,销售各事业部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抢抓市场机遇,巩固市场份额。普药部门面对供货不足及业务员出差受限等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商业公司沟通,稳固合作关系;新药部门通过开展线上学术推广,维护市场影响力;针剂部门认真研究区域集采和医保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尽力平衡市场需求及供货,并加强与代理商之间的沟通。生产部门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优先级和生产结构,加强产销衔接,尽可能满足销售供货;落实车间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以实现产能最大化。研发部门加紧推进前期延缓的在研仿制药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取得一定进展。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坚守药品质量安全底线,不断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确保产品质量均一、稳定、可控。安全环保方面,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推进安全、环境“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各项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继续深化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防治工作,加强自行监测及危险废物管理。

报告期内,江苏复华药业积极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工作,在研固体制剂新产品项目有序推进。其中拉考沙胺片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甲磺酸雷沙吉兰片已完成生产现场中试放大、成品检验及进一步的药学研究工作。根据《药品管理法》要求及陆续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完善制剂车间委托生产许可条件,为正式投产做积极准备。冻干粉针剂车间MAH受托生产业务已通过江苏省药监局的审批,尚在上海市药监局审批中;固体制剂车间已启动MAH受托生产业务工作,部分品种已完成委托现场的工艺验证,进行进一步的质量研究工作。同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环保体系,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团队能力。

软件: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8,364.7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4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5.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96万元。

2022年,中和软件充分发挥组织架构的灵活性,在保持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全力保障业务的有序开展。但受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和日元汇率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全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减少。对日业务方面,努力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维护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想方设法通过居家办公等方式确保项目开发顺利推进;同时加强客户沟通,深入挖掘后续的项目潜力。报告期内,对日业务的日元销售额同比略有增长,但因日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持续下降,全年对日业务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计算)同比仍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国内业务方面,上海本部与地方子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业务需求,通过项目引导,介入智能工业物联网、智慧能源、区块链、碳中和等领域;结合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能源重点专项,打造相关产品。但总体上,国内业务的项目开发规模较小,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部分业务无法按原定计划推进,全年国内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报告期内,中和软件继续完善国内子公司建设,推进开发业务地方化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方面,持续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工作,稳定员工规模。加大日本当地onsite人员招聘,继续充实以期生为主的高端人才储备,坚持以地方子公司为主扩大基层人员规模。此外,继续强化品质管理与信息安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技术新技能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生产效率。

园区: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南通海门)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合计营业收入8,105.5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1.8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4.95万元。

2022年,园区板块面对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多渠道推进招商工作,努力稳定经营业绩;

加强企业服务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施房租减免等纾困政策。复华园区公司以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导向,围绕智能传感器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培育知识产权等科创服务项目,新租、续租两端发力,在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及达产的同时,更新升级厂房设施,抓实抓细物业管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报告期内,顺利通过嘉定特色产业园区2021年度考核,园区出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复旦软件园公司加强客户沟通与服务保障,协助入驻企业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做好招商稳商工作。复华园区海门公司不断完善团队建设,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联系,加大力度优化提升招商工作,海门园配套住宅项目 “复华文苑”受政策等因素影响,销售工作进展较慢。园区板块组织“云招商”“云签约”推介会,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加强园区项目及产业投资推介。加快奉贤园区业务拓展,大力开展服务贸易型招商。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公司将2022年确定为“风险控制年”,加强审计、法务、风控等方面的工作。完成对公司和子公司风险点排摸,并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和风险识别;全面梳理修订公司制度,形成新的制度汇编(试行)。修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延伸审计工作链条,扩展审计范围,并完善内部审计全流程控制。完善下属企业的治理结构,完成相关企业法人、董监高的更换。通过内部财务审计、内控、法务等合规检查,以及协同外审机构做好年度财务与内控审计,加强公司及各子公司内控体系建设,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系统规划梯队建设,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和管理。加强对各子公司的沟通调研,不断完善子公司“一企一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司及各业务板块根据业务及岗位特点,日常组织开展岗位技能、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干部考核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