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http://ddx.gubit.cn  2023-03-23  上海石化(600688)公司公告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或“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2年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重大遗漏,并承担法律责任。3 未亲身出席审议通过2022年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的董事情况

董事姓名董事职务未亲身出席的原因被委托人姓名
彭琨非执行董事因公外出万涛

4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分别审计了本公司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截至2022年12月31

日止年度(“报告期”)的财务报表,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2年度,本公司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72,072千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46,156千元)。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本年度股利,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二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交易所上海石化600688上海石化
H股香港交易所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上海石化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刘刚余光贤
办公地址中国上海市金山区金一路48号,邮政编码:200540
电话8621-579431438621-57933728
电子信箱liugang@spc.com.cnyuguangxian@spc.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本集团位于上海西南部金山卫,是高度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主要是通过石油加工生产多种石油产品、中间石化产品、树脂和塑料及合成纤维。本集团大部分产品销往中国国内市场,而销售额主要源自华东地区的客户。华东地区乃中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中国对石化产品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是本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集团利用其高度综合性的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同时不断改良现有产品的质量及品种,优化技术并提高关键性上游装置的能力。

2.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82,518,31589,280,415-7.5774,705,183
(亏损)/利润总额(3,599,570)2,648,161-235.93573,816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利润(2,872,072)2,000,506-243.57628,11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利润(2,790,773)1,908,105-246.26493,35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37,499)4,060,026不适用1,751,217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243,70530,260,172-13.2729,218,033
总资产41,242,74047,038,622-12.3244,749,173

2.2 主要财务指标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基本每股(亏损)/收益(人民币元/股)(0.265)0.185不适用0.059
稀释每股(亏损)/收益(人民币元/股)(0.265)0.185不适用0.05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亏损)/收益(人民币元/股)(0.258)0.176不适用0.047
加权平均净资产(亏损)/收益率(%)*(10.163)6.727减少16.89个百分点2.12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亏损)/收益率(%)*(9.875)6.416减少16.29个百分点1.709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元/股)(0.678)0.375不适用0.162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人民币元/股)*2.4262.796-13.232.699
资产负债率(%)36.05835.382增加0.68个百分点34.401

* 以上净资产不包含少数股东权益。

2.3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单位:人民币千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2021年2020年
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 收益(26,767)48,67172,296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43,05545,94471,296
减员费用(33,739)(12,232)(20,060)
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收益(8,987)8,987(17,871)
结构性存款收益11,12497,921132,690
处置衍生金融工具(损失) / 收益(18,864)9,859(912)
应收款项贴现损失(3,148)(4,685)(9,513)
委托贷款收益2,704--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60,087)(57,733)(42,968)
所得税影响额12,692(44,887)(51,33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7185561,141
合计(81,299)92,401134,760

2.4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资料(近五年)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
销售净额72,654.675,888.861,560.988,055.795,613.5
税前(亏损)/利润(3,573.7)2,721.1590.82,656.16,808.1
税后(亏损)/利润(2,842.3)2,076.6656.42,227.25,336.2
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利润(2,846.2)2,073.4645.12,215.75,336.3
基本每股(亏损)/盈利(人民币元/股)(0.263)0.1920.0600.2050.493
摊薄每股(亏损)/盈利(人民币元/股)(0.263)0.1920.0600.2050.493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盈利(人民币元/股) (重述后) *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于12月31日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26,227.730,242.129,198.029,863.330,346.1
总资产41,136.746,920.644,619.145,494.144,385.9
总负债14,781.416,543.215,284.215,500.213,923.5

*本公司于2013年12月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转增后公司总股本从72亿股增加到108亿股。

本公司于2017年8月股权激励计划首次行权,行权后公司总股本增加1,417.66万股。本公司于2018年1月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次行权,行权后公司总股本增加963.69万股。

2.5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6,006,07019,894,28511,878,20624,739,75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3,510(649,519)(1,566,776)(869,28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41,668(644,222)(1,529,113)(859,106)
经营活动(使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5,568)(4,619,554)1,670,792(2,603,169)

3 股本及股东情况

3.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99,231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96,469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05,459,455,00050.44%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1,324,0003,452,515,03031.90%0未知-境外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8,603,92096,545,7880.89%00境外法人
王磊-21,535,50046,120,3000.43%00境内自然人
广发基金-农业银行-广发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19,179,41545,222,3000.42%00其他
大成基金-农业银行-大成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1,690,83143,531,4690.40%00其他
南方基金-农业银行-南方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043,083,7000.40%00其他
银华基金-农业银行-银华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31,98443,051,7160.40%00其他
易方达基金-农业银行-易方达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45,05043,038,7000.40%00其他
博时基金-农业银行-博时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855,76942,675,7000.39%0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述股东中,国有法人股东中石化股份与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上述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为代理人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公司沪港通的名义持有人;除上述股东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3.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包括中石化集团境外全资附属公司盛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中石化股份的767,916,000股H股股份。

三 董事会报告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2022年,国内外形势接连发生超预期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衰减,地缘政治波动加剧,油气价格宽幅震荡,市场需求大幅降低,公司生产经营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临严峻复杂局面。面对剧烈波动的能源市场,本集团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改革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加工原油1,044.53万吨,同比(下同)下降24.11%,生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7.84%*

67.84%*

50.44%

50.44%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

成品油590.80万吨,下降25.86%;主体商品总量970.62万吨,下降27.82%。本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824.43亿元,下降7.57%。产品产销率为99.83 %,货款回笼率为100%,产品质量继续保持优质稳定。

(1) 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推动石油石化产品价格上涨

2022年,全球经济重挫,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石油石化产品价格高位震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的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主要中间石化产品和主要的石油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不含税)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了36.31%、3.58%、13.97%和

31.94%。

(2) 受市场需求及装置事故等影响,原油加工量减少

2022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基本处于上升的模式,但下半年保持震荡下跌的趋势,石油需求不振。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累计加工原油1044.53万吨(其中来料加工37.83万吨),同比下降24.11%,主要受市场需求不旺及公司装置事故影响。2022全年原油加工成本为4,682.50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450.21元/吨,上升44.87%。全年原油加工总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39.56亿元,上升9.16%,占总销售成本的61.81%。

(3) 生产运行平稳恢复

公司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发生后,本集团克服极端高温和台风天气等不利因素,稳定有序推进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恢复性检修和复工复产。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严抓严管重点环节,严格落实安全提级管理。9月底,全产业链恢复常态运行。其中,催化裂化装置开工实现火炬零排放,乙烯装置创造行业开车最快纪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夯实现场管理,生产运行保持稳定。

(4)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

坚持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相结合,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申请专利120件,授权59件。高质量完成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研发量产、服务保障任务,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攻关任务基本实现年度目标和三年总任务要求。全面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应用领域研究,扩大在轨道交通、建筑桥梁、新能源等方面的示范性应用,成功应用于上海临港T2线氢动力电车、青岛海口路跨风河大桥等。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5) 改革管理持续深化

聚焦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推进持续对标管理提升工作。全面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启动中层管理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改革。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和专业管理能力。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公司ADR(美国存托股份)从美国退市,首次实施H股回购。全面推进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大力推进“合规管理强化年”工作,推进依法治企建设。

(6) 转型发展有力推进

以项目建设助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绿色企业创建,通过环境友好企业复审。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国产线成功投产,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25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项目稳步推进。推进隐患治理和环保项目,及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项目二阶段中交,首座兆瓦级光伏电站项目施工完成。推进生物质耦合发电,实现掺烧生物质燃料吨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吨数“双过万”。首次参与“绿证”市场化交易,申购1万张“绿证”。

2、公司经营业绩比较与分析(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1比较与分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比较如下:

2.2 经营业绩

(1)销售净额

2022年本集团销售净额为人民币726.546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758.888亿元下降了4.26%。分产品分析如下:

(i) 合成纤维

2022年度本集团合成纤维产品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4.125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13.748亿元下降70.00%,主要系本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腈纶纤维常年亏损导致减产,合成纤维产品的销售量减少导致本期销售额下降。本年合成纤维的销售量同比下降78.02%。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了36.31%。其中,本集团合成纤维主要产品腈纶纤维的销售量同比下降了71.92%。腈纶纤维和其他产品的销售净额分别占合成纤维总销售额的78.47%和21.53%。

本年度合成纤维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0.60%,比上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ii) 树脂及塑料

2022年度本集团树脂及塑料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73.212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99.627亿元下降了26.51%,主要系本年国内市场不景气以及停工停产带来的产量下降。树脂及塑料的产品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3.58%,销售量同比下降29.13%。其中,聚乙烯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下降

0.11%,聚丙烯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下降5.48%,聚酯切片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14.17%。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切片和其他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树脂及塑料总销售额的45.36%、41.31%、

9.47%和3.86%。

本年度树脂及塑料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0.08%,较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iii) 中间石化产品

2022年度本集团中间石化产品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05.377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107.805亿元下降了2.25%,主要系本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中间石化产品单价上涨,同时市场不景气,销量下降,主要中间石化产品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13.97%,销售量同比下降11.43%。对二甲苯、环氧乙烷、纯苯、乙二醇和其他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中间石化产品总销售额的41.16%、

11.93%、19.44%、2.44%和25.03%。

本年度中间石化产品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4.50%,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iv) 石油产品

2022年度本集团石油产品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414.447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418.844亿元下降了1.05%,主要系国内市场不景气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石油产品价格上涨,主要的石油产品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了31.94%,销售量下降30.06%。

本年度石油产品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57.04%,比上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

(v)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

2022年度本集团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20.076亿元,比上年的人民币

110.514亿元上升了8.65%,主要系二级子公司上海金贸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的本年销售额上升,本年的销售额上升人民币14.39亿元。

本年度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6.53%,比上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

(vi) 其他

2022年度本集团其他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9.309亿元,比上年的人民币8.350亿元上升了

11.48%。

本年度其他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1.28 %,较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

(2)销售成本及费用

销售成本及费用是由销售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及其他业务收入等构成。2022年度本集团的销售成本及费用为人民币764.980亿元,比2021年度的人民币744.566亿元上升了2.74%。其中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石油产品、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和其他的销售成本及费用分别为人民币14.278亿元、人民币85.737亿元、人民币119.943亿元、人民币

414.437亿元、人民币119.948亿元和人民币10.637亿元,分别下降35.94%、下降13.49%、上升

5.07%、上升6.49%、上升8.97%和上升8.93%。

本年度中间石化产品、石油产品、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和其他的销售成本及费用比上年上升,主要是报告期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对应产品成本随之上升。

-销售成本

2022年度本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762.659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742.980亿元上升了

2.65%。主要是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以及本年度大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销售成本占本年度销售净额的104.97%。

-销售及管理费用

2022年度本集团销售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887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3.682亿元下降了

21.59%,主要是本年整体销量下降所致。

-其他业务收入

2022年度本集团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06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1.253亿元下降

11.73%。主要是租金收入下降导致。

-其他业务支出

2022年度本集团其他业务支出为人民币0.258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0.447亿元下降

42.28%。主要系本年购买碳排放权费用下降人民币0.232亿元。

(3)营业利润

2022年度本集团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38.434亿元,比上年度的营业利润人民币14.322亿元减少人民币52.756亿元。2022年,受原油价格上涨,成本上升,产品售价上涨幅度不及成本上升幅度,同时国内市场不景气,营业利润较上年大幅下降。

(i)合成纤维

本年度合成纤维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0.153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8.541亿元增加亏损人民币1.612亿元,合成纤维板块的下游市场为纺织行业,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且部分装置停工使得营业亏损增加。由于部分装置闲置或技术落后,本年对合成纤维分部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0.492亿元。

(ii)树脂及塑料

本年度树脂及塑料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2.525亿元,较上年营业利润人民币0.522亿元减少了人民币13.047亿元,本年营业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涨,而下游市场需求疲软,销售价格涨幅低于成本价格涨幅所致。

(iii)中间石化产品

本年度中间石化产品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4.566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6.351亿元增加亏损人民币8.215亿元,本年营业亏损上升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涨,而下游市场需求疲软,销售价格涨幅低于成本价格涨幅所致。由于本年部分市场情况日益严峻导致产品的未来预期销售价格无法弥补其生产及运营成本的上升的设备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2.124亿元。

(iv)石油产品本年度石油产品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0.010亿元,较上年营业利润人民币29.670亿元减少了人民币29.660亿元,本年营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升,销售价格涨幅低于成本价格涨幅所致。

(v)石油化工产品贸易本年度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0.128亿元,较上年营业利润人民币0.437亿元减少了人民币0.309亿元,主要由于本期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毛利下降。

(vi)其他本年度本集团其他板块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328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1.415亿元减少亏损人民币0.087亿元,与上年相比无重大变动。

(4)财务收益净额

2022年度本集团财务收益净额为人民币4.433亿元,较上年度财务收益净额人民币4.146亿元增加人民币0.287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导致本集团利息收入由2021年的人民币5.088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5.418亿元,增加人民币0.33亿元。

(5)税前亏损

2022年度本集团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5.737亿元,比上年度的税前利润人民币27.211亿元减少人民币62.948亿元。

(6)所得税

2022年度本集团所得税利得为人民币7.314亿元,上年度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445亿元。主要是由于本公司本年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年修正),2022年本集团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1年:25%)。

(7)本年度亏损

2022年度本集团税后亏损为人民币28.423亿元,比上年度税后利润人民币20.766亿元减少人民币49.189亿元。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1、主营业务分析

1.1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变动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额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额增/减比例(%)
营业收入82,518,31589,280,415-7.57
营业成本73,518,02471,675,6462.57
销售费用282,841362,334-21.94
管理费用1,795,8671,842,087-2.51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459,437-406,79912.94
研发支出130,51694,29538.4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以“-”号填列)-7,337,4994,060,026增加流出280.7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4,390,350-2,359,421不适用
以“-”号填列)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以“-”号填列)-1,290,768-3,503,142不适用

合并利润表主要变动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增/减额增/减幅度(%)变动主要原因
2022年2021年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191,800967,380-1,159,180-119.83联营公司经营亏损,导致投资亏损。
所得税费用(利得以“-”号填列)-731,354644,480-1,375,834-213.48本年亏损产生可抵扣亏损的递延所得税收益。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2,872,0722,000,506-4,872,578-243.57本年石油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及原油涨价幅度,导致经营亏损。

现金流量表主要变动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增/减额增/减幅度变动主要原因
2022年2021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以“-”号填列)-7,337,4994,060,026增加流出11,397,525增加流出280.73%

本年石油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及原油涨价幅度,导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减少,同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以“-”号填列)4,390,350-2,359,421增加流入6,749,771不适用本年定期存款收回净额较上年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以“-”号填列)-1,290,768-3,503,142减少流出2,212,374不适用本年取得和偿还超短期融资券产生的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减少30.01亿元,取得和偿还借款产生的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增加7.22亿元。

1.2 营业收入

(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变化的因素分析

2022年本集团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和石油产品的销量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了78.02%、29.13%、22.37%和28.35%,导致2022年本集团营业收入较上年相比下降。

1.3 营业成本

(1)营业成本分析表

2022年度本集团营业成本为人民币735.180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716.756亿元增加2.57%,这主要是由于本年度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上升。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成本明细如下: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金额增/减幅度(%)
2022年2021年
金额 (人民币百万元)占营业成本总额百分比(%)金额 (人民币百万元)金额 (人民币百万
元)
原材料成本
原油47,139.064.1243,182.360.259.16
其他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动力8,858.712.0511,275.315.73-21.43
折旧及摊销1,606.82.181,779.12.48-9.68
职工工资等2,425.53.302,357.53.292.88
贸易成本11,910.516.2010,929.115.258.98
其他1,577.52.152,152.33.00-26.71
合计73,518.0100.0071,675.6100.002.57

1.4 研发支出

(1)研发支出情况表

单位:人民币千元

本报告期费用化研发支出130,515.5
本报告期资本化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合计130,515.5
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0.16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比重(%)-

(2)研发人员情况表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179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24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类别学历结构人数
博士研究生12
硕士研究生51
本科66
专科26
高中及以下24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类别年龄结构人数
30岁以下(不含30岁)26
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38
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47
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68
60岁及以上0

2、 行业、产品或地区经营情况分析

2.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亏)率(%)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减毛利率 比上年变动值(百分点)
石油产品注51,153,86741,092,01019.67-7.12%7.35%减少10.83个百分点
中间石化产品10,575,90510,831,360-2.42-2.39%4.55%减少6.80个百分点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12,016,58611,910,4880.888.65%8.98%减少0.30个百分点
树脂及塑料7,345,0527,914,497-7.75-26.59%-14.23%减少15.53个百分比
合成纤维413,883831,846-100.99-70.03%-56.49%减少62.56个百分比
其他542,892620,800-14.3524.71%7.50%增加18.31个百分比

注:该毛利率按含消费税的石油产品价格计算,扣除消费税后石油产品的毛利率为2.89%。

2.2 营业收入分地区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华东地区71,940,917-9.82%
中国其他地区970,563-22.89%
出口9,606,83516.55%

3、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于2022年12月31日于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金额较2021年12月31日金额变动比例(%)变动主要原因
金额占总资产的比例(%)金额占总资产的比例(%)
货币资金3,998,3329.6912,498,61726.57-68.01一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减少。
应收账款2,512,3626.091,169,4052.49114.84应收货款增加14亿元。
应收款项融资582,3541.411,072,6902.28-45.71本年票据结算减少。
其他流动资产1,121,1872.7217,3290.046,370.00待抵扣增值税大幅增加。
递延所得税资产991,8502.40184,1430.39438.63本年经营亏损,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其他非流动资产3,439,5598.345,581,43511.87-38.38一年以上到期的定期存款减少。
应付票据40,9510.10830,0061.76-95.07主要应付票据于2022年末前到期承兑。
应付账款9,144,55422.175,888,87912.5255.29年末原油采购单价上涨。
应交税费889,8562.164,070,6638.65-78.14主要为2022年末应交消费税下降25亿元。
其他流动负债44,7500.111,441,3203.06-96.90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付关联方款项减少人民币14亿元。

(三)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1、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乌克兰危机仍在继续,全球货币紧缩周期仍在持续,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我国经济面对“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复杂局面,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任务艰巨,市场需求复苏,经济运行回升可期,但仍面临较多干扰因素。从能源价格走势看,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依然高企,欧佩克限产控价,俄罗斯出口限价加剧国际油价波动,欧洲天然气接续尚不明朗,补库季和供暖季仍可能出现价格疾升,预计全年国际油气,油气价格维持中高位运行。从产业竞争态势看,国内炼油加工量进入达峰期,成品油消费进入平台期,产能过剩叠加需求不振,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主营单位头部企业资源集聚和竞争效应将更加突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加速攀升,替代效应加速显现,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综合研判全年生产经营形势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油价宽幅震荡给生产节奏把控带来挑战。油气价格高位震荡,贴水运费高企,成品油定价机制刺激炼油利润率下降,显著冲击产业链运转,加工量安排跨周期调节,跨板块协同难度加大。二是市场不确定性给资源优化调控带来挑战。成品油消费复苏缓慢,化工市场空间持续收窄,新兴业务增量规模有限,拓市扩销攻坚压力更加凸显。三是通胀持续传导给投资成本管控带来挑战。公司投资刚性成本上涨压力持续加大,完成自由现金流,资产负债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将面临更大考验,保持财务状况和债务信用水平稳定将面临更大考验。四是外部风险集聚给经营风险防控带来挑战。地缘动荡,经济下行,油价波动加大外部风险输入,炼油、化工持续面临经营性亏损压力,库存增利减少,跌价风险增加,保持效益稳增长面临更大挑战。

2、公司发展战略

本集团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及新材料公司。本集团将坚持低成本与差异化兼顾、规模化和精细化并重,以价值引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企、绿色低碳、融合发展为导向,侧重上游低成本、规模化,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充分发挥公司产品链较完整、产品多样化且靠近市场的优势,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在该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上海市“南北转型”要求,积极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园区向生态转,谋划开展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进一步优化炼化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做强“碳纤维”等中高端新材料核心产业,以聚酯、聚烯烃、弹性体、碳五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为突破和延伸的中高端新材料产业链,助力上海市南北转型和金山区“碳谷绿湾”及地方产业园建设;发展风、光、火、生物一体化发电和制绿氢技术,实现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向 “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变,实现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多元化的产业联动发展、集群集聚,建设具有世界规模和一流竞争力的杭州湾北岸绿色能源、精细化工、高端材料产业基地。

3、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全面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公司计划原油加工总量1,360万吨,计划生产成品油总量800.1万吨、乙烯75.6万吨、对二甲苯68.0万吨、合成树脂新产品及专用料年产量

69.87万吨。为实现2023年的经营目标,本集团将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抓实安全环保,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从严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管控风险,守牢安全环保底线。加大承包商管控力度,着力推进承包商QHSE体系评审,强化直接作业安全监管。加强基本功训练,优化培训模式和流程。深入推进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完善环保KPI指标,严守达标排放底线。严格贯彻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推进无废工厂建设。

(2)抓实提效降本,提升生产经营水平

把降本减费创效目标任务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工艺设备齐抓共管,确保装置稳定高效运行,做好原油采购及输配、生产运行和检修、节能及“三新业务”(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等的优化,严控成本费用,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努力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

(3)抓实管理提效,增强内生动能

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组织绩效管理,完善考评、激励与约束和内部管理市场化工作机制。

(4)抓实转型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打造韧性更强、价值更高的一体化产业链,打造绿色能源、精细化工、高端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实现48K大丝束一期商业化运行,启动二期装置建设,建成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试验装置、航空复材中试装置,加快推进25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装置的实践应用,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实验室运作管理,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5)抓实队伍建设,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抓实干部履职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干部管理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人才体系,做实技能操作人员基本功训练,持续推动“大练兵、大比武”业务竞赛。做细公司人才培养及引进相关规划,完善高精尖缺人才的管理和考核激励。维护好员工切身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提升基层员工满意度和获得感。

4、可能面临的风险

(1)石油和石化市场的周期性特征、原油和石化产品价格的波动可能对本集团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本集团的营业收入大部分源于销售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历史上这些产品具有周期性波动,且对宏观经济、区域及全球经济条件变化,生产能力及产量变化,原料价格及供应情况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替代产品价格和供应情况变化等反应比较敏感,这不时地对本集团在区域和全球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造成重大影响。鉴于关税和其它进口限制的减少,以及中国政府放松对产品分配和定价的控制,本集团许多产品将更加受区域及全球市场周期性的影响。另外,原油和石化产品价格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将继续,原油价格的上涨和石化产品价格的下跌可能对本集团的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本集团可能面临进口原油采购的风险和不能转移所有因原油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成本

本集团目前消耗大量原油用来生产石化产品,而所需原油的95%以上需要进口。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排除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原油供应的中断。虽然本集团试图消化因原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但将成本增加转移给本集团客户的能力取决于市场条件和政府调控,因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段时差,导致本集团不能完全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弥补成本的上升。另外,国家对国内许多石油产品的经销也予以严格控制,比如本集团的部分石油产品必须销售给指定的客户(比如中石化股份的子公司)。因此,在原油价格处在高位时,本集团可能不能通过提高石油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完全弥补原油价格的上涨。

(3)本集团的发展计划有适度的资本支出和融资需求,这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石化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本集团维持和增加收入、净收入以及现金流量的能力与持续的资本支出密切相关。本集团2023年的资本支出预计为人民币37亿元左右,将通过融资活动和部分自有资金解决。本集团的实际资本支出可能因本集团通过经营、投资和其他非本集团可以控制的因素创造充足现金流量的能力而显著地变化。此外,对于本集团的资金项目将是否能够、或以什么成本完成,抑或因完成该等项目而获得的成果并无保证。

本集团将来获得外部融资的能力受多种不确定因素支配,包括:本集团将来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中国经济条件和本集团产品的市场条件;融资成本和金融市场条件;有关政府批文的签发和其它与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相关的项目风险,等等。本集团若不能得到经营或发展计划所需的充足筹资,可能对本集团的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

(4)本集团的业务经营可能受到现在或将来的环境法规的影响

本集团受中国众多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管辖。本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废弃物(废水、废气和废渣)。目前,本集团的经营充分符合所有适用的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中国政府可能进一步采用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并且不能保证中国国家或地方政府将不会颁布更多的法规或执行某些更严格的规定从而可能导致本集团在环境方面产生额外支出。

(5)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人民币币值的波动可能会对本集团的业务和经营成果带来不利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和其它外币的汇率可能会波动并受到政治和经济情况变化的影响。2005年7月,中国政府对限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允许人民币对某些外币的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自该项新政策实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日均有波动。另外,中国政府不断受到要求进一步放开汇率政策的国际压力,因此有可能进一步调整其货币政策。本集团小部分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以外币(包括美元)计价。人民币对外币(包括美元)的任何升值可能造成本集团以外币计价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人民币价值的降低。本集团绝大部分收入是以人民币计价,但本集团大部分原油和部分设备的采购及某些偿债是以外币计价,将来任何人民币的贬值将会增加本集团的成本,并损害本集团的盈利能力。任何人民币的贬值还可能对本集团以外币支付的H股和美国预托证券股息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6)关联交易可能对本集团的业务和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本集团不时地并将继续与本集团控股股东中石化股份,以及中石化股份的控股股东中石化集团,及其关联方(子公司或关联机构)进行交易,这些关联交易包括:由该等关联方向本集团提供包括原材料采购、石化产品销售代理、建筑安装和工程设计服务、石化行业保险服务、财务服务等;由本集团向中石化股份及其关联方销售石油、石化产品等。本集团上述关联交易和服务均按照一般商业条款及有关协议条款进行。但是,如果中石化股份、中石化集团拒绝进行这些交易或以对本集团不利的方式来修改双方之间的协议,本集团的业务和经营效益会受到不利影响。另外,中石化股份在某些与本集团业务直接或是间接有竞争或可能有竞争的行业中具有利益。由于中石化股份是本集团的控股股东,并且其自身利益可能与本集团利益相冲突,中石化股份有可能不顾本集团利益而采取对其有利的行动。

(7)大股东控制的风险

中石化股份作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本公司约54.59亿股股份,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50.44%,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中石化股份有可能凭借其控股地位,对本集团的生产经营、财务分配、高管人员任免等施加影响,从而对本集团的生产经营和小股东权益带来不利影响。

(四)普通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1、报告期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2年度,本公司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72,072千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46,156千元)。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本年度股利,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2、公司近三年(含报告期)的普通股股利分配方案或预案、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或预案

金额单位: 人民币千元
分红 年度每10股送红股数(股)每10股派息额(人民币元)(含税)每10股转增数额(股)以其他方式(如回购股份 ) 现金分红金额现金分红总金额(含其他方式) (含税)分红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
2022年00025,688.5925,688.59-2,872,072不适用

董事长:万涛董事会批准报送日期:2023年3月22日

2021年01.0001,082,381.352,000,50654.11
2020年01.0001,082,381.35628,110172.32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