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银行:资本管理规划(2023-2025年)

http://ddx.gubit.cn  2023-03-28  贵阳银行(601997)公司公告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管理规划

(2023-2025年)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银行业发展将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为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本行将持续加强资本管理,强化资本约束,不断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完善资本补充机制,确保资本充足率保持在适当水平,有效发挥资本在业务发展中的约束功能和推动作用,促进和保障本行效益、质量、规模均衡发展。根据相关监管要求和本行未来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制定《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管理规划(2023-2025年)》。

一、资本规划主要原则

(一)符合资本监管要求

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要求,即我国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根据2023年2月18日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预计修订后的《资本管理办法》对我国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各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将继续与之前保持一致,但对资本补充工具的风险权重做了调增,并以资本监管要求达标情况为主确定的标准信用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对交易对手商业银行划分级别实施差异化风险权重,诸多变化将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及管理提出更高的挑战。通过制定资本管理规划,提前做好资本筹划,预留合理的资本缓冲区间,加强资本管

理,以确保本行资本始终保持在合理充足的水平,确保各项充足率指标持续满足并优于监管要求,维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审慎估计重大影响因素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审慎经营总体原则,按照“宽打窄用、留有余地”的总体思路,充分考虑利率市场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及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导致的信用违约风险,审慎估算资产质量、利润增长及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合理安排风险资产增长速度,评估资本充足状况。

(三)支持本行高质量转型发展

通过制定并实施资本管理规划,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确保与本行业务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水平和外部经营环境相适应,兼顾短期和长期资本需求,以支持和保障本行围绕“一个统揽、两条底线、三项策略、四大引擎、五项重点工作”的“12345”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各项业务高质量转型发展,切实落实战略规划。

(四)完善资本补充机制,优化资本结构

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提升,在兼顾股东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提高以利润留存为主要形式的内源性资本补充力度,增强内部资本积累能力,不断完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质量。同时,密切跟踪资本市场动态、监管政策更新以及创新工具的发展,积极探索高效的外部资本补充工具,坚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

二、资本规划考虑因素

(一)宏观经济环境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我国经济有望迎来疫后复苏,政策注重“扩内需”,发展和安全将是未来的主要方向。国内经济表现预期明显好

于海外,宏观环境逐步回归正常化,银行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但因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银行业发展将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将持续面临强约束,对资本充足率水平和资本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需要确保稳定的资本充足水平,才能保障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国内监管环境

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推动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银行抗风险能力,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逐步提高。近期发布的《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版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使资本监管与银行资产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并全面修订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提升资本计量的风险敏感性,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广义信贷增速水平与银行资本水平直接挂钩,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受到更强的资本约束。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积极推进资本工具创新,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督促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资本运用方面更具前瞻性的规划,以获取业务经营的主动性。

(三)商业银行面临新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进一步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在快速发展。在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中,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服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商业银行自身的责任和业务,也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发展是高度信贷依赖型的,这给银行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压力。

银行贷款、银行资产,特别是信贷资产的增加是要有相应的资本作为支撑的,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各种资本补充工具提升资本实力,才能够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才能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盈利水平下降,加快加大综合化布局成为为客户创造价值、升级综合性服务能力、提升经营业绩的前提和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银行同业加速在非银金融领域布局,金融综合化已成大势所趋。综合化经营会进一步加大对银行资本的消耗,产生资本需求,为及时把握未来的市场机遇,有必要提前做好资本储备。

三、资本管理目标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搞)》相关实施要求,综合考虑满足监管要求与业务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水平和外部经营环境相适应,结合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结果,保持合理资本缓冲区间,确定2023-2025年本行及集团资本充足率目标,即:2023年末、2024年末和2025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均分别不低于9.0%、10.2%和

12.6%。2023-2025年期间,若出现宏观经济显著下行、资本监管要求提高等情况,预留约1-2个百分点缓冲可有效保持本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对稳健,同时可以满足监管最低要求。

四、资本补充机制

通过制定并实施资本管理规划,形成并坚持以本行内部利润留存为主,外部融资为辅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本行的资本补充能力、优

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质量。2023-2025年,本行将继续坚持利润留存在资本补充中的基础地位,综合考虑总体资本水平、股东回报和本行业务发展需求,增强内部资本积累能力,合理确定分红水平,在保证股东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内部利润留存持续补充本行资本;同时,为确保实现2023-2025年资本规划目标,本行将根据监管规定和资本市场情况,提高资本工具管理的前瞻性,积极探索和创新各种外源性融资渠道,适时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以及发行二级债券等股权债权资本工具,确保资本工具发行和赎回有序衔接,形成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优化本行资本结构。当资本充足率接近或实际低于规划目标时,本行将优先考虑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加强风险加权资产管理、适时调节风险资产增长节奏来降低风险资产对资本的耗用,以及提高盈利能力等措施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确有必要需进行外部资本补充时,本行将择机通过合适的外部融资渠道补充资本。

五、资本补充方式

包括新版《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单家银行因资产类别差异导致的资本充足率不利变化影响,为确保资本水平合理充足,风险抵御能力保持稳中有升,首先,本行将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合理确定年度分红水平,提高内部资本积累能力。其次,本行将综合考虑各融资工具的融资成本和效率,灵活选择资本补充方式和时机,利用多种方式通过外部渠道有效补充资本。

(一)内部资本积累

一是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提高资本回报。利润创造能力不断提升是内生性资本积累的关键因素,本行将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和收入结

构,有效控制成本支出的增长,增强盈利能力,提高资本回报,确保内源性资本的可持续增长。二是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合理确定现金分红比例与方式,在保证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增强内生性资本积累,以满足资本补充的需要,促进本行未来可持续发展。三是保持充足的拨备水平。根据稳健审慎的经营策略,本行将持续加强风险管理,保持相对充足的拨备水平,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夯实资本充足基础。

(二)外源性融资补充

在资本内生积累的前提下,本行将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融资效率、融资成本等因素,择机实施外源资本补充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提高资本补充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形成多元化、动态化、不同市场的资本补充机制。

六、资本应急预案

本行制定专门的资本应急预案以明确各种压力情景下资本补充政策安排和应对措施,包括紧急筹资可行性分析、限制资本占用程度高的业务发展、采用风险缓释措施等。

七、资本管理策略

本行将通过制定并实施资本管理规划,建立健全资本占用和风险资产之间的平衡制约机制,逐步形成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提高资本筹集效率,完善资本结构,强化资本占用考核,转变传统业务模式和盈利增长方式,探索资本消耗少、经济效益高、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确保资本占补平衡、留有余地。

(一)加强资本规划管理,确保资本充足稳定

本行将以资本规划为纲领,将资本充足率目标纳入年度预算体系、资产负债管理政策以及风险偏好,实现从资本规划到资本预算、资本配置的有效传导,确保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促进中长期规划的实施,引导各级机构树立资本约束意识,使资本成本概念和资本管理理念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根据宏观环境、监管要求、市场形势、业务发展等情况的变化,必要时对资本规划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资本水平与未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水平和外部经营环境相适应,确保资本规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资本预算和考核,持续调优资产结构

本行将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总体风险偏好,不断完善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优化经济资本在各业务线的合理配置,并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引导业务部门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表内外资产结构,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本增长,实现资本水平和风险水平的合理匹配,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等方式,探索强化综合化服务、注重轻型化发展的创新型、内涵式发展路径。

(三)加强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提高资本管理水平

本行将不断完善监管资本计量,提升资本充足率计量、监测和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并持续优化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充分识别、计量和评估各类主要风险,定期评估资本充足情况和抵御风险能力,及时监测风险、资本与流动性状况,确保资本充足率水平与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确保资本规划与经营状况、风险变化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四)加强压力测试,完善资本应急预案

本行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建立并不断优化压力测试体系,确保具备充足的资本水平应对不利的市场条件变化。本行将不断完善资本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压力情景下资本补充政策安排和应对措施,确保满足计划外的资本需求。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