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品特装: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查股网  2025-05-10  晶品特装(688084)公司公告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保荐”或“保荐机构”)作为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品特装”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晶品特装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保荐机构已与晶品特装签订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晶品特装的业务发展情况,对晶品特装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4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晶品特装在本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形
5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晶品特装在本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6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晶品特装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7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保荐机构督促晶品特装依照相关规定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督导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行为规范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该等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
9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保荐机构督促晶品特装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保荐机构对晶品特装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11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2024年度,晶品特装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12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4年度,晶品特装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13应当关注社交媒体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和传闻,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当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保荐人应当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2024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澄清的,应当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4在持续督导期间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当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本所报告:(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股票上市规则》等本所业务规则;(二)中介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市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保荐人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2024年度,晶品特装未发生前述情况
15持续督导期内,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应当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如下事项:(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涉嫌资金占用;(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五)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六)本所或者保荐人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出现上述情形的,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应当督促公司核实并披露,同时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5日内按规定进行专项现场核查。公司未及时披露的,保荐人应当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晶品特装不存在相关需要进行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
16上市公司未实现盈利、业绩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或者其他主要财务指标异常的,保荐机构应当在持续督导跟踪报告显著位置就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发表结论性意见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7.39%,净利润下降286.87%,扣非后净利润下降4,830.79%,业绩大幅下滑主要系公司受客户总体单位合同签订进度、技术状态等因素影响,部分已明确需求的合同签订时间较晚,未能在2024年度交付。保荐机构已在持续督导跟踪报告“重大风险事项”中披露公司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订单取得不连续、应收账款回收或坏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波动、主营业务毛利率下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晶品特装存在其他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订单取得不连续、应收账款回收或坏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波动、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军品审价相关的重大风险。

1、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286.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4,830.79%,主要系营业总收入减少,本期交付产品结构较上年同期发生变化,报告期内交付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下降,管理费用、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军品客户及行业客户。公司军品业务受客户计划影响较大,存在业绩波动的风险。公司民用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产品或市场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将部分产品推广至海外市场,尚未形成直接销售。近期国际政治形势变化,战争与贸易争端不断,海外业务的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存在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因此,公司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2、订单取得不连续可能导致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军队、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受最终用户的具体需求及其每年采购计划和国防需要间歇性调整采购量等因素的影响,订单可能存在年度波动情况,进而导致收入在不同年度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波动的风险。

3、应收账款回收或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4,451.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88.26%。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军方、军工集团及下属科研院所等客户的欠款,受行业特点、客户结算时点等因素的影响,若国际形势、国家安全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公司主要客户支付进度,进而推迟对公司付款进度,则将给公司带来应收账款的周转风险及减值风险,将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波动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0.39万元,主要系军方、军工集团等主要客户的销售回款有所延后所致。如果未来销售回款与资金支出的时期存在不一致,可能导致经营现金流为负,公司在营运资金周转上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5、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7.36%,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主要系2024年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所致。如果未来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类似产品产能的扩大、原材料价格上涨或公司不能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则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6、军品审价导致业绩波动的风险根据我国现行军品定价规定,公司部分以暂定价格签署的军品的销售价格需由军方审定。由于上述批复周期较长,会存在在价格最终批复前以暂定价格签署销售合同确认收入的情形;军方最终批复后将按照最终批复的价格将差额调整结算当期营业收入。

如果上述产品开展最终价格审定且产品暂定价格与最终批复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则将导致公司未来收入、利润及毛利率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

公司目前面临的其他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始终坚持核心技术团队的建设和培养,核心技术人员在推动公司技术和产品研发起着关键作用。核心技术人才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是公司创新和进步的源泉,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争夺不断加剧,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并留在公司是需要持续着力解决的问题。尽管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但如果公司的人才培养、引进不能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甚至发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形,则可能导致产品技术泄密、研究开发进程放缓或终止的风险,将对公司持续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风险公司所处行业为科技创新型行业,技术优势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然而高科技研发竞争激烈、投入大、风险大,研发结果可能达不到预期,若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及产品不能保持现有领先地位或新项目研发失败,将对公司技术实力产生减弱等不利影响。

3、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公司拥有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另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1项。这些知识产权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实保障。但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行为可能难以及时防范和制止。

如果未来公司的知识产权不能得到充分保护,相关核心技术秘密泄露,并被竞争对手所获知和模仿,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直接军方、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等,受军方战略部署、军事需要及内部计划的影响,军方通常采用预算管理制度、集中

采购制度,一般上半年进行项目预算审批,下半年组织实施采购,通常情况下交付验收工作多集中于下半年。2024年度,公司下半年营业收入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为77.98%。鉴于公司与客户的合同交付及验收多集中于下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公司存在不同季节利润波动较大、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

2、管理的风险近年来公司资产和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员工数量也有较大提升,员工年龄结构轻,一方面朝气蓬勃,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经验,规模扩张对公司在战略规划、内部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带来深层次影响,对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管理层不能持续提升管理能力、优化管理体系,将对公司持续高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资质证书续办的风险军品研发、生产需要取得保密资质、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业主管单位及监管部门的资质和认证,该等资质资格认证每过一定年限需进行重新认证。公司已取得行业主管单位及监管部门对从事相关业务的资质和认证,且自获取上述相关资质证书以来均顺利续期,但如果未来公司因故不能持续取得这些资质,公司的生产经营则将面临重大风险。

4、国家秘密泄露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军品。公司从事相关业务已取得行业主管单位及监管部门要求的资质和认证,在生产经营中一直将安全保密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守国家秘密,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国家秘密泄露,进而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行业风险

1、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公司业务受客户计划的影响,存在业务波动的风险。我国军工产品以市场化

方式竞标,研制、采购执行严格的计划制度,受总体计划执行情况调整、人事变动、工作程序调整的影响,市场波动性较大,采购计划编制、批准、实施等在实践中会出现松紧不一的现象,造成供应商备产风险和压力。公司提供的军用机器人、智能感知设备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批量小的特性,军方客户择优确定中标单位后可能会进行集中式采购,因此后续订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此外,公司可能受军品业务大环境影响,存在业绩波动的情况,如果管理不善、应对不及时则可能出现经营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专注主营业务发展,深耕“智能感知+机器人”装备领域,行业内企业主要为大型国有军工集团与相关科研院所,公司目前在承接大额订单的能力、资产规模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与该类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同时,伴随军品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若公司不能增强技术储备、提高经营规模、增强资本实力,不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和及时调整竞争策略,则难以继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导致公司市场竞争地位削弱、产品利润率降低进而出现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四)其他重大风险

1、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华信智航、华信宇航、重庆平戎、河北优利特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及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定,公司及上述子公司可按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缴纳相应期间企业所得税。公司或其下属子公司还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软件产品增值税优惠等政策。税收政策的后续变化和实施可能带来企业纳税税率的不确定性,让企业承受额外的税收负担。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2024年度,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4年2023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63,739,027.03225,491,644.36-27.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92,977.8830,606,430.68-286.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468,962.071,405,029.56-4,830.7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103,872.88-38,981,804.00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2024年末2023年末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62,535,464.401,703,539,746.92-8.28
总资产1,764,679,771.981,935,492,354.51-8.83

2024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所示:

主要财务指标2024年2023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60.40-290.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60.40-290.0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890.02-4,550.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11.80减少5.31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80.08减少4.16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3.2523.11增加10.14个百分点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的变动原因如下: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期下降

2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期下降

286.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期下降4,830.79%,主要原因如下:(

)本期验收交付的产品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本期交付的产品结构有所变化,报告期内交付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下

降;(3)报告期内新增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管理费用较上期增加;(4)报告期内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对出现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期增加。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较上期下降290.00%,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期下降所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上期下降4,550.00%,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期下降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为国内高科技军用特种装备的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业务主要涉及军用机器人、智能感知设备、模拟仿真系统和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用户提供性能先进的组件、系统和整机产品。公司产品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储备了大量技术和预研样机,有力支撑了军工装备的无人化、智能化需求。

(二)行业领先优势

公司自成立至今,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逐步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得到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公司掌握了军用机器人、智能侦察设备、模拟仿真系统等领域的先进核心技术,支撑了高性能产品研发,多款型号在军队公开招标中排名第一,证明了公司技术及产品的领先性。公司已有多款产品正式列装部队,另有多型产品正在参与国防装备型号的竞标与研制工作。公司充分发挥其较强的技术优势,抓住了军用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智能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已形成机器人、智能感知、模拟仿真、智能制造等业务方向,在机器人控制、多维智能感知、国产仿真软件等多个业务方向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人才优势

公司高管及核心人员大多毕业于国内一流院校,这些核心人员将其在业内优

秀企业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应用于公司实践,在其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支撑下,形成了一支专业、成熟、稳定、精干的核心技术团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规范化运营水平,实现了对客户的快速响应、高品质交付。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其带领的专业而精干的技术团队所塑造的人才优势帮助公司创立了现在的市场地位,并为未来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注重通过对项目进行周期性的总结及技术互补,给予员工更多锻炼机会,提高公司员工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司注重通过实践及培训快速提高员工的设计和技术开发水平。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结构合理、队伍稳定,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并具有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对行业市场趋势、产品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前瞻性。

七、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一)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立足“智能感知+机器人”主业,经多年研发攻关,突破并掌握了多传感器融合探测、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超宽带雷达探测、高效动力驱动、高适应性底盘、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械臂、高效人机协同及操控等核心技术体系,支撑了公司军用机器人及侦察设备系列产品研发,多型产品以优异性能赢得用户招标,证明了公司核心技术的先进水平。

公司在原有核心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横向拓展技术领域,纵向延展技术链条,构建领域广、链条长、要素全的核心技术体系,增强公司竞争能力。报告期内,模拟仿真技术逐渐完善成熟,形成了较为独立的技术体系,涵盖空间动作捕捉及重建、基于物理引擎的虚拟现实重构、沉浸式交互、国产化战术级交战仿真平台、大数据、数字孪生以及人工智能多种关键技术,所支撑的某型军用模拟训练系统顺利通过定型审查,技术外溢促进公司数字国防教育领域发展,形成了成体系的数字国防教育产品,并建设了全国首个多元化、体系化数字国防教育展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二)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长期专注于高科技军民两用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深耕信息化、智

能化、无人化尖端技术领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业资质齐全。公司深刻洞悉用户需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立足自主创新,通过多年迭代积累,构建并掌握了军用机器人、智能感知、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群,核心技术所应用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已获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另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1项。

报告期内,新申请发明专利26项,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项,新申请外观设计专利1项,新申请登记软件著作权61项。报告期内,公司某型无人平台通过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初评。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公司结合原有军工核心技术体系、复杂智能装备研发及生产优势,充分挖掘已有技术积累在民用市场的应用潜能,积极开展相关技术及产品研发。在智能制造方面,开发了智能拧紧设备产品,该产品性能居行业领先水平;同时,突破了超高压储氢相关技术,具备高端复合氢瓶研制、专用设备生产、自动化储氢产线建设能力。在智慧仓储方面,研发六向仓储机器人、自主输送机及堆垛机,具备向用户提供智能化仓储设备和智慧仓储整体解决方案及建设能力。与此同时,公司还在柔性生产制造、智能检测等方面进行布局,服务于超导新材、新型储能、先进医疗及智慧农业等行业的智能装备制造领域,以期在智能制造板块中开拓更加广泛的市场。智能制造为新业务拓展方向,公司将持续跟进该领域发展动向,开发高质量产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新增业务的进展与信息披露一致。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具体使用及结余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序号金额
募集资金净额A1,067,276,861.41
截至期初累计发生额项目投入B1214,309,447.51
利息收入净额B212,025,883.83
理财产品收益B34,560,076.09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B4131,000,000.00
手续费B52,187.50
项目序号金额
超募资金回购股份B60.00
本期发生额项目投入C156,549,742.77
利息收入净额C27,219,762.93
理财产品收益C35,673,175.24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C40.00
手续费C53,776.24
超募资金回购股份C666,666,530.58
截至期末累计发生额项目投入D1=B1+C1270,859,190.28
利息收入净额D2=B2+C219,245,646.76
理财产品收益D3=B3+C310,233,251.33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D4=B4+C4131,000,000.00
手续费D5=B5+C55,963.74
超募资金回购股份[注1]D6=B6+C666,666,530.58
应结余募集资金E=A-D1+D2+D3-D4-D5-D6628,224,074.90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F226,864,711.81
差异[注2]G=E-F401,359,363.09

注1: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超募资金转入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及利息收入合计人民币68,287,962.89元,实际回购股份累计使用66,666,530.58元(包含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的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注2: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与应结余募集资金余额差异为公司尚未支付的发行费用262,069.22元、工商银行购买大额存单60,000,000.00元、浦发银行购买大额存单100,000,000.00元、兴业银行购买结构性存款240,000,000.00元、回购股份的证券专用账户余额为1,621,432.31元。

截至2024年

日,公司募集资金存放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账户名称开户银行银行账号存储余额存放方式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昌平支行020026332920013296046,382,303.98活期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昌平支行91490078801500002144117,923,653.06活期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81107010116023993892023年9月21日注销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玲珑路支行32178010010002216310,203,506.52活期
南通晶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港闸支行5023018800069096752,355,248.25活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以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在募集资金使用方面不存在重大违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津军融汇智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军融汇智”)、天津军融创鑫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军融创鑫”)、天津军融创富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军融创富”)分别持有公司25.08%、

16.28%、9.94%的股份,合计持有51.30%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董事长陈波控制上述三家有限合伙企业,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本报告出具之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近亲属的持股情况如下:

序号姓名在公司任职职务持股企业在持股企业出资比例(%)
1陈波董事长军融汇智32.49
军融创鑫19.90
军融创富30.48
2王小兵董事、总经理军融汇智21.06
军融创鑫1.57
3王进董事、生产总监军融汇智9.00
4刘鹏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军融汇智0.50
军融创鑫28.94
军融创富2.22
5吴琳董事、副总经理军融创富20.87
6涂余董事、销售总监军融汇智15.65
7陈湘安独立董事-0.00
序号姓名在公司任职职务持股企业在持股企业出资比例(%)
8吕鹏独立董事-0.00
9李奔独立董事-0.00
10王景文监事会主席、技术总监军融创鑫15.47
11王钟旭监事军融汇智0.20
12王进勇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军融汇智1.60
军融创富1.29
13余灵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证券事务代表军融创鑫16.92
14胡正东核心技术人员-0.00
15汪明辉副总经理-0.00
16陈猛监事、核心技术人员军融汇智1.00
17陈孙炬核心技术人员军融创富6.10
19施福明核心技术人员军融创富7.20
20伊春艳核心技术人员军融创鑫1.15
21叶依顺核心技术人员军融创富6.25
22张军核心技术人员-0.00
23秦军红核心技术人员-0.00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

(此页无正文,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张文海吴娟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年月日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