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世纪: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http://ddx.gubit.cn  2023-04-28  信安世纪(688201)公司公告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安世纪”、“公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机构,负责信安世纪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保荐机构已与信安世纪签订承销与保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信安世纪业务情况,对信安世纪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4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2022年度,信安世纪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5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2022年度,信安世纪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6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2022年度,保荐机构督导信安世纪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7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保荐机构督促信安世纪依照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保荐机构对信安世纪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信安世纪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9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保荐机构督促信安世纪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保荐机构对信安世纪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了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11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2022年度,信安世纪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12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2年度,信安世纪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13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2年度,本持续督导期间,信安世纪未出现该等事项。
14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2022年度,信安世纪未发生前述情况。
15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保荐机构已制定了对信安世纪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并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16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5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三)2022年度,信安世纪不存在前述情形。
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
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 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产品迭代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围绕网络应用安全展开,如果网络应用市场急剧变化,公司不能做出快速响应、精准把握和前瞻性判断,产品迭代升级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公司将会受到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企业和竞争产品的冲击,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露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掌握核心技术并保持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是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未来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市场各厂商间对于技术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若公司未来无法为技术人员提供具备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激励机制和发展空间将可能导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对公司的技术研发以及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受客户结构、业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存在季节性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下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占全年的比例高于上半年,但员工工资、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各项费用在年度内发生则相对均衡,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

(三)财务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具有季节性特征,销售收入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导致公司的营运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进一步加大公司坏账损失的风险,进而对公司资产质量以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行业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市场机遇吸引了较多参与者,细分行业较多,未来,随着网络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各细分领域的技术将会融合、协同,各细分市场客户的需求将会交叉、重叠,对参与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细分行业的领先者将展开直接竞争,导致竞争进一步加剧;其他行业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可能进入网络信息安全行业,进而导致行业整体竞争加剧。同时,网络信息安全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基于目前国家政策、全球信息安全形势和新技术技术发展方向,一旦外部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信息安全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如上行业存在的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五)宏观环境风险

国家一直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并给予重点鼓励和扶持。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均与公司日常经营相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或者国家税收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发生变化,则可能对公司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公司面向的金融、政府、大型企业客户一般采取预算制,且部分行业客户的投资来自于财政拨款,宏观经济环境如出现不景气可能影响部分行业客户的IT投资预算,进而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四、 重大违规事项

2022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 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人民币元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658,076,109.27524,604,415.4225.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924,540.37154,126,856.056.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548,322.01142,967,479.918.8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870,758.8893,935,530.17-22.42
2022年末2021年末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52,821,656.321,026,425,727.7912.31
总资产1,328,770,448.711,208,653,633.159.94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18931.2199-2.5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18831.2199-2.5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12861.1316-0.2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8817.98减少2.10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1116.68减少1.57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3219.15增加1.17个百分点

上述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807.61万元,同比增长2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392.45万元,同比增长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54.83万元,同比增长8.80%。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规模稳定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长12.31%,总资产增长9.94%。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1.1893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1286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11%。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

20.32%,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17个百分点。

综上,公司2022年度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合理。

六、 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始终重视科研创新和技术开发和工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人才,不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等方式保持核心竞争力,保持在密码行业中具有相对较强的先发技术与研发优势。

在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提升:在数字证书与加密协议格式的快速解析和判定技术中提升解析与判定速度,加快基于协同签名技术在证券行业等高性能场景化应用,加强高效安全的容灾技术和集群技术,容灾过程中的提升稳定性与安全性,提高零信任边界安全保护技术的策略中心授权管理、访问权限动态管理等功能,并顺利通过零信任产业标准工作组零信任系统服务接口兼容性认证;将国密算法应用到隐私计算技术中,优化隐私计算中的密码实现,

研究隐私计算中半同态、不经意传输等新型密码技术提升隐私计算平台效率和能力,同时NetPEC隐私计算平台顺利通过中国信通院的测评。

公司在数字证书、密钥与加密、电子签名、零信任、隐私计算、网络传输、远程接入等方面的持续研究,有助于夯实现有产品基础,强化密码行业的领先地位;在移动、云架构和虚拟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正在增长的移动安全和云安全市场提供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智能流量学习、用户行为分析等方面的探索,有助于产品深入应用场景,贴近行业,为行业客户服务。截至报告期,公司的17项核心技术全部为自主研发、原始创新,并获得相关的发明专利。具体情况如下:

1、数字证书与加密协议格式的快速解析和判定技术。通过独创的解析算法对数字证书以及签名加解密格式进行快速解析分析和判定。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证书认证系统、动态密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签名验签服务器、电子签章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ZL200910181164.8等1项发明专利授权。

2、高性能动态可配置的API网关技术。在API网关统一解决微服务集群的认证、鉴权、流量管控、熔断、灰度发布等问题,提升运维管控效率,在保障系统安全接入的基础上,构建高性能、高可靠稳定运行能力。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证书认证系统、动态密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签名验签服务器、电子签章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ZL201910498661.4等1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3、高效安全的容灾技术和集群技术。通过对硬件安全产品密钥运算主运算卡与多个待同步运算卡快速协同同步技术以及数据网络镜像技术,实现了运算卡密钥及安全配置数据等容灾和集群技术,同时保证产品的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证书认证系统、动态密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签名验签服务器、电子签章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ZL201610161906.0、ZL201610798638.3等5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4、网络传输加密与处理技术。通过独创的协议优化以及算法,对应用数据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进行加解密处理技术。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应用安全网关、应用交付系统、SSL VPN网关和安全互联网关产品中,已取得ZL201610648971.6、ZL200810101869.X等9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2项发明专

利在申请中;

5、高性能网络产品架构技术。使用独创的SpeedStackTM专利技术,实现了快速TCP/IP协议栈、应用代理和智能应用协议分析器,保证产品的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应用安全网关、应用交付系统、SSL VPN网关和安全互联网关产品中,已取得ZL200910084745.X、ZL200810103457.X等8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4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6、基于安全套接层协议特征的加速负载分发技术。独创的基于压缩、缓存、安全套接层协议优化在内的服务器加速负载分发技术。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应用安全网关、应用交付系统、SSL VPN网关和安全互联网关产品中,已取得ZL201510058710.4、ZL202010126110.8等2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1项专利在申请中;

7、远程安全接入技术。通过基于零信任安全理念,加密通道技术、服务隐身、双因子技术等保障远程接入安全性,同时基于独创的软件虚拟化技术和严格的逻辑隔离技术,支持云计算架构的无缝对接。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SSL VPN网关产品中,已取得ZL200810102498.7 、ZL200810106321.4等4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8、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行为分析鉴别技术。通过用户行为大数据信息,利用机器深度学习,采用独创的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快速分析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与行为风险分析。通过用户行为大数据信息,利用机器深度学习,采用独创的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快速分析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与行为风险分析。通过用户行为大数据信息,利用机器深度学习,采用独创的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快速分析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与行为风险分析。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安全认证网关、移动安全认证系统、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已有1项专利技术ZL201810439227.4在申请中;

9、网络密钥安全派生与协同签名技术。采用独创的移动端密钥防护和存储技术实现移动端派生密钥和数据安全存储,以及独创的算法和协议实现移动端派生密钥和服务端密钥的协同签名技术。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并取得ZL201610183456.5、ZL201610987411.3等12项发明专利授权;

10、移动威胁态势感知技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分析引擎和算法库,实现对移动操作系统漏洞、开放端口、黑客入侵、web 攻击、APP攻击、威胁情报、企业安全舆情等全方位的监控,及时预警或预测威胁态势。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安全认证网关、移动安全认证系统、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ZL201611199027.3、ZL201710829211.X等 4项发明专利授权,报告期内新增1项专利技术,共有2项专利在申请中。

11、云架构密码分发与权限控制技术。采用独创的云架构虚拟化环境下密钥存储和权限控制技术实现云端密码管控。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ZL201510059803.9、ZL201710117279.5等5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2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12、网络设备虚拟化平台管理技术。使用自研的虚拟化管理技术,为各种不同种类的虚拟化网络设备提供统一的NFP平台,从而实现与云计算匹配的弹性网络配置,灵活资源管理,并提供高性能以及高可用性的网络虚拟化平台。可广泛用于各种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的部署场景。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报告期内取得ZL201810420673.0等1项发明专利授权,共取得ZL201210241073.0 、ZL201410281047.X等6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2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13、网络虚拟化平台的性能优化。在虚拟化平台中使用多种独创的网络性能优化技术,提升加解密运算和网络转发性能,从而解决传统云计算和NFP平台网络性能和加解密性能低的核心问题,实现大容量和高并发的网络虚拟化平台。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申请的ZL201210585985.X、ZL201710063559.2等2项发明专利均在报告期内获得授权。

14、基于时序数据库分布式业务监控技术。采用特殊数据存储和索引方式,可以高效存储和快速处理海量时序大数据。相对于关系型数据库它的存储空间减半,查询速度极大的提高。时间序列函数优越的查询性能远超过关系型数据库,非常适合在监控预警分析领域的应用。目前该产品已经成熟运用于云密码服务平台产品中,目前已取得ZL201910281572.4、ZL201910281587.0等4项发明专利。

15、智能流量学习和应用识别技术。利用智能流量学习和应用识别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建模,对各类网络应用进行识别,精准判断攻击流量,准确封

堵攻击源头,为企业网络提供安全保障。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于应用安全网关产品中,报告期内新获得ZL201611238415.8等2项发明专利授权,共已取得ZL200810113016.8 、ZL201210293426.1等5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2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16、零信任边界安全保护技术。通过独创的URL和内容改写技术,无缝透明代理并保护后台的边界内应用。通过独创的AAA代理技术,为边界内的应用提供身份认证、预授权、集中审计的安全加固。目前该项核心技术已经应用于安全认证网关、SSL VPN网关、应用交付系统产品中,已取得ZL200910092491.6 、ZL201210425282.0等4项发明专利,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17、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结合信息技术和相关应用场景,构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的基础技术平台,进而构建支持隐私计算、机器学习的一体化平台。该项技术正处于新技术、新应用的探索中,正在应用于隐私计算平台产品,报告期内已经获得ZL202110454120.9、ZL202210068476.3等10项发明专利授权,并新增5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七、 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 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133,709,633.35100,482,386.1933.07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133,709,633.35100,482,386.1933.07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0.3219.15增加1.17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2022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3.0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20.32%。

(二) 研发进展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信息安全系列产品31,999.844,661.1624,111.971)完善身份认证安全系统:已完善用户的数字证书和密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云架构部署下的身份认证系统部署运维管理,支持多算法多1)完善身份认证安全系统,实现身份认证系统升级,支持云架构1)身份认证安全系统产品在遵循国家、国际相关PKI标准1)支持新技术/新架构对产品的应用需求:云架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升 级项目服务,支持新一代软硬件平台,优化配置管理,完善监控运维与日志统计。2)新增智能交通认证系统:实现面向智能运输系统中的车载单元、路侧单元何移动终端等发放的具有特定格式的证书的生命周期管理和审计管理,支持隐私证书,支持异常行为管理机构。3)完善通信安全系列产品,实现NSAE应用安全网关产品升级:新一代硬件平台支持,硬件CPU架构上进行软件架构设计,优化网络调度算法以及流量控制。优化配置管理,完善监控运维与日志统计。4)完善数据安全系列产品,实现签名服务器产品升级:支持移动化、云架构新兴应用场景;实现签章服务器产品升级:升级完善电子签章系统,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延伸对OFD版式支持,完善签章客户端,支持多平台、多业务场景、多文件格式签章;提升时间戳服务器时间源与功能的深度集成。支持新一代软硬件平台,优化配置管理,完善监控运维与日志统计。部署;支持多算法多服务,支持新一代软硬件平台。2)新增智能交通认证系统3)完善通信安全系列产品,实现NSAE应用安全网关产品升级;实现NetOpti应用交付系统升级。4)完善数据安全系列产品,实现签名服务器、签章服务器、TSA时间戳产品升级。规范的基础上,全面支持国产算法和国际算法及其协议标准规范。2)智能交通认证系统实现多行业CA的管理;支持十亿级别证书与密钥存储。3)通信安全产品实现算法与安全协议优化,对应用数据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进行加解密快速处理;4)数据安全产品完善控制策略的访问控制。构、移动化、区块链、隐私计算等。 2)新增支持新的应用场景:物联网、车联网、数字货币、CIPS、证券、期货、基金等。
2新一代安全产品研发 项目14,390.271,329.968,748.771)完善移动安全认证平台,实现移动安全认证系列产品升级改造:完善和优化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增强产品性能,提供产品支持各种移动应用场景的能力;支持云架构等新兴应用场景。移动客户端支持多种主流操作系统及多种类型移动终端设备。支持新一代软硬件平台,优化配置管理,完善监控运维与日志统计。2)完善和扩充“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产品,实现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产品升级:采用新主板支持新CPU类型和新的网络适配器,更好的支持虚拟化功能,支持多租户,保证不同业务或租户之间的数据隔离。3)实现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产品升级改造:已完成对现有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架构、功能、性能、服务进行重构升级,实现安全服务和管理分离,增强产品功能,提供产品支持各种金融、政务等应用场景的能力。支持多种密码服务,实现按需提供。支持新一代软硬件平台,优化配置管理,完善监控运维与日志统计。移动安全认证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结合公司现有的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经验,针对移动互联网轻量化信息安全要求,开发相应的信息安全产品;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针对云计算的信息安全要求进行产品开发;实现密码安全服务总线,为各类业务数据流动提供统一的安全机制。1)移动安全认证平台通过架构优化、算法优化支持高效的协同签名算法及多种协同签名模式,可无缝对接支持目前主流移动框架。2)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提升平台虚拟化密码应用服务与传统物理设备性能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支持主流Openstack框架对接。3)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密码应用行为的全链条追溯、全态势的感知与管控。1)支持新技术/新架构对产品的应用需求:云架构、移动化、区块链、隐私计算等。 2)新增支持新的应用政务云、移动、数字货币、CIPS、证券、期货、基金等。
3面向新兴领域的技10,596.77312.863,173.27物联网密码关键技术,一方面参与了多个车联网标准规范编制,另一方面,对物联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标识密码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申请了相关专结合行业发展方向,对物联网密码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加解密1)实现接入云端基于同态加密算法的快速加解密。2)1)支持新技术/新架构对产品的应用需求:云架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术 研发项目利;云计算加解密技术方面,对容器云相关多个技术点进行了研究并申请了相关专利。隐私计算算法研究并申请了相关专利。实现隐私计算平台的开发,通过信通院检测认证,助力机构间数据要素安全共享流通,保障原始数据不流转,达到“数据可用不可见”目的。技术、隐私计算、区块链安全创新技术以及工业协议解析和安全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密码技术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引领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满足市场需求HTTP2.0、TLS1.3协议支持。3)国密算法单台设备SSL连接。18KTPS;4)感知层终端API接口更易用,TLS安全连接更快速。构、移动化、区块链、隐私计算等。 2)新增支持新的应: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领域联合风控和智能营销等。
合计/56,986.886,303.9836,034.01////

八、 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 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2022年度,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8,564,571.82元,收到的累计利息收入及理财产品收益扣除手续费、汇兑损益金额为4,365,316.18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使用闲置的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的余额为34,612,000.00元,募集资金账户应有余额55,945,474.83元,公司募集资金账户实际余额为55,945,474.83元(包括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与募集资金账户应有余额的差异金额0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金额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45,119,061.97
减:本报告期募集资金使用金额68,564,571.82
加:累计利息收入及理财产品收益扣除手续费、汇兑损益金额4,365,316.18
2022年赎回理财产品金额148,096,284.33
减:2022年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含通知存款)金额73,070,615.83
募集资金2022年12月31日应结存余额55,945,474.83
募集资金2022年12月31日实际结存余额55,945,474.83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存储余额情况如下:

单位:元

银行名称银行帐号余额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方庄支行11093552851030154,642,013.30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房山支行81107010139020613243,326.63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媒体村支行10240000000565663570,303.48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平里支行20000016706000041145161729,831.42
合 计55,945,474.83

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伟、王翊心、丁纯直接持有公司股票分别为34,632,000股、12,876,000股、12,876,000股,本期直接持股数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有所增加。除公司实际控制人外的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姓名职务投资企业名称在投资企业享有权益的比例(%)投资企业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比例(%)间接持有本公司的股份数(万股)
王翊心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恒信世安21.006.4428186.4811
恒信同安7.422.544526.0224
恒信庆安8.791.567918.9954
张庆勇董事、核心技术人员、高级副总裁恒信世安10.006.442888.8005
汪宗斌监事会主席、核心技术人员、总工程师、信息安全研究院院长恒信世安1.336.442811.8105
张蕻葆职工代表监事、商务管理部经理、管理中心总监恒信世安0.676.44285.9496
恒信同安2.022.54457.0843
蒲亚梅职工代表监事、副总裁恒信同安3.372.544511.8188

注:恒信世安全称为天津恒信世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恒信同安全称为北

京恒信同安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恒信庆安全称为北京恒信庆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 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本页无正文,为《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签名: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年 月 日

苏华峰史哲元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