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股份: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http://ddx.gubit.cn  2023-08-24  会通股份(688219)公司公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会通股份”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持续督导》等相关规定,负责会通股份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计划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保荐机构已与会通股份签订承销及保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3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2023年上半年,会通股份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必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4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自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2023年上半年,会通股份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5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会通股份经营情况,对会通股份开展持续
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督导工作
6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2023年上半年,保荐机构督导会通股份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7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保荐机构督促会通股份依照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保荐机构对会通股份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会通股份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9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保荐机构督促会通股份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保荐机构对会通股份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11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会通股份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12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会通股份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13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经保荐机构核查,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14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2023年上半年,会通股份未发生前述情况
15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保荐机构已制定了现场检查的相关工作计划,并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
16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15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2023年上半年,会通股份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2023年上半年,保荐机构和保荐人未发现会通股份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人员流失或无法及时补充风险

技术人员队伍是公司持续保持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保障。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如果公司无法及时补充高水平技术人才或者公司技术人员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出现流失,可能对公司正在推进的技术研发项目造成不

利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的外泄,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外泄或开发滞后的风险

技术配方是改性塑料的核心,不同客户因其产品差异对改性塑料性能的要求不同,掌握和不断研发独特的高性能改性技术配方是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果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竞争对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等原因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外泄,则会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若公司未能把握住客户的需求变化或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保持产品、技术的持续升级,则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经营风险

1、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约89%,主要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如若主要原材料价格因宏观经济波动、上下游行业供需情况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客户集中风险

2023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同期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42.64%,客户相对集中。若公司未来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出现问题,或者公司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波动,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02,677.11万元、122,697.49万元、129,671.37万元和134,044.23万元。若下游行业出现不利变动导致下游客户资金状况出现问题,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则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存货跌价风险

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51,445.32万元、

60,910.60万元、71,725.11万元和59,418.2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1.93%、

11.81%、11.13%和9.73%。若公司因产品质量、交货周期等因素不能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无法正常销售,或者未来原材料和主要产品售价在短期内大幅下降,可能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将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3、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

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0.81%、67.08%、

72.31%和70.03%,资产负债率较高,因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形成经营性负债金额较大。由于公司直接与上下游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加之公司在按需采购的基础上设置了安全库存,增加了资金使用规模,仅凭自有资金无法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因此,公司通过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公司短期借款金额占总资产比例较高、负债规模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此外,随着公司收入规模的增长,为更好地实现规模效应,公司通过新建产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资本性支出增加的同时负债也相应增加。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和利息负担,若公司经营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改性塑料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行业中,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者众多,既有一批历史悠久、资金实力雄厚的国际巨头,又有数家具备一定规模且已登陆资本市场的国内企业。公司与巴斯夫、陶氏公司、金发科技等国内外竞争对手存在一定差距。随着产业整合的推进,行业将可能呈现规模、技术、资金实力全方位竞争的态势。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2、下游家电、汽车等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汽车以及其他领域。该等行业客户对公司产

品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及自身行业周期的影响会产生波动。其中,家电领域受到宏观经济增速、居民消费升级等多项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受到节能减排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等多项因素影响。

(五)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公司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汽车以及其他领域,该等行业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及自身行业周期的影响会产生波动。其中,家电领域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城镇化速度、居民消费升级等多项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受到宏观经济增速、节能减排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等多项因素影响。如宏观经济出现滞涨甚至下滑,或者客户所在行业或其下游行业景气程度降低或产能严重过剩,则可能影响该等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或销售数量的下滑,公司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六)开展新业务项目进程及收益不达预期风险

1、会通新能源项目将采用联合开发的国产化产线进行生产,对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生产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项目公司设立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宏观政策变化、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因素导致项目实施进度及效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2、会通新能源项目实施尚需办理项目备案、环评、规划、施工许可等资质及审批手续,如因国家或地方有关政策调整发生变化,公司存在无法取得上述资质及审批手续的可能性,从而导致该项目的实施可能存在顺延、变更、中止甚至终止的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减(%)
营业收入245,014.12244,620.520.16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14.253,179.94104.85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76.181,157.45286.7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89.194,820.24138.35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相比增减(%)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3,365.84178,544.232.70
总资产610,375.23644,258.93-5.26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所示:

主要财务指标2023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50.07114.2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10.0757.1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0.03233.3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1.86增加1.74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70.68增加1.79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113.93增加0.18个百分点

1、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0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86.73%。主要系公司积极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绿色能源领域等新市场开拓,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强化成本管控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89.19万元,同比增长138.35%,主要系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所致。

3、报告期末,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4.29%,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57.14%,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33.33%,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影响。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1、正确的战略方针引领公司向上发展

公司秉承“向上走、向外走、双腿走”三大经营主线。未来三到五年,公司将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要和国外垄断的“卡脖子”材料方向,紧抓进口替代和技术迭代的机遇,对高附加值、代表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产品方向进行孵化布局。在具体经营上,公司聚焦核心大客户,强化产品力提升,为客户提供品质稳定、性能优异的产品,实现客户、产品向上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在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上实现双增长。同时,公司将坚定“向外走”的步伐,加快泰国基地建设,提速国际化布局。此外,公司深入布局新能源领域,以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项目为切入口,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雄厚的研发实力保障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重视创新研发,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工作,增强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支撑战略目标实现。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积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10,075.96万元,同比上涨4.71%。

研发团队方面,公司一直重视技术积累和发展核心能力,保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等构建的研发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建立起了一支专注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分子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专家队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业研发人员469人,占公司总人数24.71%,其中博士13人,硕士71人。

研发成果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以卓越的研发能力响应国家新材料产业的政策要求,大力开展对标国际高端改性材料的研发工作,研发出了多款进口替代产品:

(1)公司自研的LCPA用于洗碗机碗篮表面涂层,解决了洗碗机企业长期受制于进口粉末材料供应价格和周期的问题,为国内洗碗机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供应的保障,实现该款材料的进口替代,也推动了公司在特种工程材料方面“聚合-改性”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2)公司顺应国家高端改性材料进口替代趋势,成功研发出特种工程材料PPS,解决了PPS材料CTI低(<250V)的问题,产品达到CTI0级,具有高强

度、耐蠕变等优异性能,该材料目前已通过第三方测试。

(3)公司研发出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绝缘部件的耐高温ATF油PPA专用材料,产品达到CTI0级,实现电机电控绝缘部件耐高温ATF油腐蚀、高温体积电阻超500MΩ,为下游客户进口替代提供材料选择。

(4)在通信和新能源领域,公司对标国外产品,研发出具备良好的耐高低温韧性、耐户外老化性能和耐溶剂应力开裂性阻燃PC及合金材料,可用于通讯天线罩、户外电源/电池盒以及各类充电桩、充电枪等外壳部品。

3、领先的行业地位及良好品牌口碑

公司作为国内改性塑料龙头企业之一,口碑享誉全国,是客户信赖的高分子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公司与行业中众多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性能优异的产品,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外市场逐步树立起“会通”品牌形象,公司注册的“ORINKO”、“ALDEX”、“会特丽”和“会特净”等品牌商标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

近年来,公司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获选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安徽省数字化车间、合肥市智能工厂、安徽省质量奖,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综合百强、广东省制造业500强等。

4、稳定的客户资源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深耕改性塑料领域多年,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多样化的产品结构、稳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产品覆盖汽车、家电及其他细分领域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具体如下:

(1)汽车领域:公司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及品牌开展了深度合作,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威马、赛力斯、哪吒、零跑、广汽埃安、吉利极氪、东风岚图等客户,与国际头部新能源车企搭建合作关系。在燃油汽车领域,客户覆盖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广汽本田、广汽丰田、长城等知名汽车厂商。此外,公司与弗迪、延锋、彼欧、新泉、成航、华翔、常熟汽饰、神通、佛吉亚等众多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达成合作,并稳定批量供货。

(2)家电领域:聚焦核心大客户,推动家电领域做强做大,公司客户覆盖了美的、TCL、海信、海尔、创维、奥克斯、飞利浦、惠而浦、松下、冠捷、BOE、惠科、博西华、长虹、LG、康冠及万和等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产品服务。

(3)新市场领域: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下游市场拓展,与客户在材料应用特性、进口替代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光伏领域,公司已与晶澳、通威、泽润等客户开展合作,报告期内,公司开拓了正泰、晶科能源等光伏领域客户,公司相关产品已经客户认证并批量生产。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公司与国轩高科、多氟多、欣旺达等客户达成合作,并实现量产。电子电气领域,公司与富士康、三花等客户建立了良好客户关系。通讯领域,公司产品已通过华为、中兴、京信、通宇、爱立信、飞荣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测试或认证,并已实现不同规模的供货。

5、推动国内外基地建设,加速“向外走”,提速国际化布局

国内基地,公司在合肥、安庆、佛山、重庆建立了改性材料生产基地,在山东建立了特种材料聚合基地,同时公司锂电池湿法隔离膜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付网络,就近生产,快速响应,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国外基地,公司加快泰国基地的建设,围绕泰国及东南亚市场进行开拓,并逐步推动国内外市场和客户的联动协同开发,推动会通国际化进程。

6、推动数字化运营,助力公司数字化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MES、QMS、WMS系统优化和升级,推动生产过程标准化、透明化、数据化;公司通过制造产线优化和立体库项目的推进,不断提升公司的智能制造管理水平,实现人机料法环的智能协同,达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多重目标。

此外,公司通过经营数据平台,围绕市场和经营系统规划,打造客户服务、研发管理、订单交付和经营分析四大平台,实现LTC全流程的可视化,推动公司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投入情况表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万元)10,075.96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万元)-
研发投入合计(万元)10,075.96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11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二)研发进展

2023年上半年,公司始终专注于高分子改性材料的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培养了一支高水平且涵盖领域广的专业研发团队,并不断吸引优秀高端人才充实研发队伍。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6项,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4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4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25项。

(三)专利获取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如下:

专利类型2023年上半年新增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1416625154

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015739

软件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77

其他

其他--7159

合计

合计1417760259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根据公司公告,为推动落实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布局,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拟与芜湖创韬共同设立安徽会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7亿平方米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项目,拟总投资200,000.00万元。

公司内部已就开展新业务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通过现有生产制造和工艺

经验的核心人员,以及引入的掌握锂电池湿法隔离膜成熟技术和产业化经验的专业人员,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具有人才与技术储备;项目生产的锂电池隔膜对应的下游客户与公司现有客户具有一定重合度,公司已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新能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新业务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的客户资源、市场经验和管理优势实现量产和销售,具有客户与市场储备。

会通新能源于2023年6月30日设立,由会通股份持股99.44%,芜湖创韬持股0.56%。本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特别规定》所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截至目前,项目公司已成立,项目按规划顺利推进,新增业务进展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截至2023年6月30日,会通股份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
募集资金总额38,074.61
减:已支付发行费用5,292.47
减: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置换金额1,423.50
减:募投项目支出金额31,697.69
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339.05
截至2023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

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12月使用完毕

2、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人民币3,938.01万元(含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
募集资金总额83,000.00
减:已支付发行费用1,053.82
减: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置换金额19,087.90
减:募投项目支出金额25,071.29
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151.02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结余募集资金37,938.01
截至2023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3,938.01
差异34,000.00

注1: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000万元;注2: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已购买尚未到期的银行结构性存款金额为19,000万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共4个,募集资金存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账户名称开户银行银行账号募集资金余额
1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767001880135400753.20
2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6374963373.99
3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499030100100380704893.54
4安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767001880135401573,037.28
合计3,938.01

(二)募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公司2023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放和专项使用,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截至2023年6月30日,会通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的情形,上述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情况如下:

姓名职务(注)期初持股数(股)期末持股数(股)上半年股份增减变动量增减变动原因
何倩嫦实际控制人140,571,428140,571,428--
李健益董事长、总经理14,928,5719,739,753-5,188,818个人原因
方安平董事(离任)、副总经理(离任)9,903,0389,903,038--
杨勇光董事、财务总监913,112913,112--
吴江董事会秘书857,143857,143--
王灿耀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4,179,8254,179,825--
孙刚伟董事5,8325,832--
李荣群董事6,857,1436,857,143--
张瑞稳独立董事----
张大林独立董事----
王丛独立董事----
李玉兰职工代表监事----
刘刚监事----
黄连海监事会主席----
韩春春核心技术人员72,77872,778--
闫溥核心技术人员88,82986,215-2,614个人原因
卢健体核心技术人员66,20166,201--
周海核心技术人员263,193263,193--

注:方安平已于2023年1月辞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十一、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署页)

保荐代表人:

王家骥 刘纯钦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