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力达: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http://ddx.gubit.cn  2023-05-18  宏力达(688330)公司公告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保荐机构名称: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被保荐公司简称: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姓名:赵星 联系电话:021-38966907保荐代表人姓名:邹晓东 联系电话:021-38966927根据《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力达”、“公司”或“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对宏力达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2022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期”)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二、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1、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风险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包括一次技术、二次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在内的核心技术能力,这是公司能够取得技术及产品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若这些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成果失败或低于预期,亦不能在短期内攻克,将会给公司后续技术及产品的领先地位造成影响。

公司多年来通过大力投入,吸引人才,并积极开展与高校的合作,聚焦在公司主营方向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储备,借助公司已取得技术优势,公司已经形成清晰的研发方向,并按计划开展研发,已经取得部分成果。

2、核心技术被泄露的风险

公司目前研发生产的产品等涉及的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已通过申请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形式加以保护。由于公司申请的专利中尚有部分未获得核准,其他未申请专利的技术不受专利法的保护,存在公司核心技术被泄密和窃取从而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可能。

公司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加强核心人员稳定性的同时,严格管理内部研发流程,减少技术外泄的可能。同时,设置专门团队积极申请相关专利。

3、客户集中于国家电网的风险

报告期内,国家电网是公司最大的用户。如果未来国家电网的投资力度减弱、削减配电网领域的采购量和采购金额,或者国家电网的技术偏好、采购政策发生变化而公司并不能快速调整,都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造成不利因素。

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大研发,通过产品技术含量及实用性以提高用户对产品依赖度,同时积极开拓其他电网公司,如南方电网、地方电力公司等。

4、业务区域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业务区域集中度较高。若未来公司不能持续优化客户区域结构,将对公司未来营业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逐步降低业务区域集中的风险,公司已加大在其他区域市场的开拓力度。

5、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配电网智能设备。其中智能柱上开关和故障指示器为公司主要产品,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公司已加大新产品的系列研发以及持续完善升级,进一步打开未来的市场空间。

6、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和公司业务模式的原因,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74,559.26万元。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管理,加快业务回款进度,继续扎实经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7、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货45,837.18万元。若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竞争加剧导致存货跌价或存货变现困难,将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重视存货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存货的管控流程,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防范存货跌价风险。

8、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50.40%,处于较高水平。随着配网智能化“一二次融合”设备市场需求、行业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大环境导致的交货影响等,未来公司若不能保持技术的迭代升级和产品的持续创新,可能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公司将加强市场开拓、项目管理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产品研发,并在原材料采购、项目交付等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公司经营稳定。

9、行业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用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对电力行业的投资政策和投资力度将影响着整个行业及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进而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国家电网投资情况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行业发展态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近些年看在保持总体平稳增长的同时,也呈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进而会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的稳定性。公司将密切关注该行业的周期波动风险,并做好合理的应对。

10、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所处的电力物联网智能配电领域是我国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环节,行业发展与国家的宏观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国家对电网投资直接影响行业的市场规模以及发展趋势,而电网投资又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行业发展态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若宏观环境出现影响国家电网投资的不利因素,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针对宏观环境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公司将从内、外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对内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提前储备前沿技术,提升内部效率,控制成本,随时做好应对准备;对外则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变化,提前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三、重大违规事项

无。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2022

主要会计数据年度

2021

年度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071,502,454.49 1,132,060,845.57 -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444,662.95 412,887,442.65 -2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71,083,101.59 341,076,208.12 -20.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437,318.18 42,211,592.48 -181.58

2022

2021

年末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32,483,501.22 3,338,038,838.27 5.83总资产4,150,561,145.41 3,915,497,683.37 6.00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主要财务指标

2022

主要财务指标年度

2021

年度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3.18 4.13 -23.00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3.18 4.13 -23.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2.71 3.41 -20.53

2022

主要财务指标年度

2021

年度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9.24 13.01 减少3.77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7.87 10.75 减少2.88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5.06 5.27 减少0.21个百分点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2.87%,基本每股收益下降23.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3.7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81.58%,主要原因系2022年宏观经济和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公司经营情况,公司的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较上年有所下降。

五、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坚持在核心技术环节的独立研发和实施能力,以同源技术深度拓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推动公司整体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接地及短路故障研判技术、智能型就地馈线自动化技术、小电流接地故障特征放大技术、一二次融合技术、电压传感器技术、电流传感器技术、高压电容取电技术、超低功耗技术、快速分闸技术、自适应控制的接地研判技术、联动控制技术、5G通信技术应用、北斗通信技术应用、量子加密技术应用、电力专网通信、自动测试技术、以及一次开关设备核心技术及智能化等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发,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软硬件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在报告期内继续与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实验室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研发实力。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公司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稳定的研发技术团队,拥有完全自主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保证了公司产品研发紧跟智能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产品研发保证。

随着“电力物联网”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公司多年来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符合行业需求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重点分为两个方向:

(1)不断提升现有产品性能,用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业务场景应用的电网

用户使用需求:近年来,公司持续在物联网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和工业集成技术方面投入、深化和迭代,保持公司核心产品在物联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的先进性表征和优势,现已形成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柱上开关的完整产品线,包括适应20kV等电压等级及北斗、电力专网、5G通信及量子加密等应用场景的产品。

(2)前瞻性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公司围绕现有核心技术及大量应用经

验,持续挖掘用户需求,拓展和丰富产品线以解决在能源互联网场景下的电力业务应用需求。公司在新型接地故障消弧装置、共箱式环保气体柱上开关、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环网柜等方面积极开展研发,多项新产品已经取得第三方机构检测报告。

另外,报告期内,公司承担的上海市级“一二次融合智能柱上开关标准化试点”项目以高分通过验收。标准化工作是公司的一项长期工作,公司将继续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深化推进标准实施和持续改进,确保在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上保持领先地位。公司参与起草编制的团标(T/CES 033-20019 12kV智能配电柱上开关通用技术条件)入选了“工信部2022百项团标应用示范项目”;公司主导编制的团标(T/SIOT021-2021电力通用通信模块技术要求)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团体标准典型案例——优秀案例”的荣誉。这些标准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相关技术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发挥了公司在电力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公司在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未发生重大变化。

六、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投入5,421.07万元,较上年度下降9.21%,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主要系2022年受宏观经济和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研发活动同比减少

所致。在报告期内,公司针对产品在实际应用的新需求对相关产品进行升级,升级技术包括深度融合技术、5G/量子加密通信技术、国产化芯片设计等。目前已经完成内部验证并挂网运行,具体项目和产品如下:

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分析装置:交流传感器工艺的不断提升和完善,整体的精度和绝缘局放水平都有所提升。智能分析装置终端通过硬件和软件算法优化,再次提高配电网电缆线路接地故障研判准确性,使产品的整体应用更加可靠和智能。基于北斗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随着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步建设完善,已完成具备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可行性。经过我们联合开发测试,北斗通信模块数据上传频率加快一倍以上,数据实时性大幅度提高。整体提高了我们北斗产品在恶劣通信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更高要求的馈线自动化的应用。基于5G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在原有5G通讯的基础上提高终端充电效率,并对硬件优化降低功耗;终端的部分主要芯片采用国产化,提高国产化应用,同时也新增断线保护、温度采集等功能。5G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整体提升,满足更广大的市场需求。基于量子加密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量子加密通信可以避免传统通信被窃听的风险,从而大大提高通信安全系数,实现基于物理加密的保密通信,同时还具有时效性高、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能力强等优点。产品在量子加密通信和终端电源控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优化处理,极大降低了整机功耗,提高了配网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基于电力专网通信模块的国产化替代:核心芯片均采用国产化方案设计,通过各种功能性能测试并实际批量挂网运行。公司非常注重研发成果积累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不断地进行核心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工作。2022年全年,公司新取得了27项专利,包括1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发明专利。

七、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八、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2129号”文《关于同意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注册,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力达”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5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88.23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205,750,000.0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税)人民币139,445,066.80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066,304,933.20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2020年9月30日全部存入专用账户,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新股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大信验字[2020]第28-00007号《验资报告》。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的存储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账户名称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账户余额

宏力达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青浦支行

310069011013001952550 22,793,135.02宏力达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漕河泾支行

03004277154 2,134,127.36宏力达

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西支行

8077100000000645 12,176,040.62宏力达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九亭支行

121914488910508 40,272,388.35宏力达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松江支行 03004278266 15,447,157.83宏力达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闵行支行

98280078801000002823 395,494,081.18泉州宏力达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东园支行

35050165930109998888 305.85福建宏科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东园支行

35050165930109999999 298,648.94

/ / 488,615,885.15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放和专项使用,并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地进行了披

露,不存在募集资金违规使用及管理的情形。

九、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1、控股股东控制的股份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鸿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元投资”)。截至2022年12月31日,鸿元投资直接持有公司18,048,373股,占比18.05%;同时,鸿元投资通过上海鸿元合同能源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鸿元能源”)间接控制公司6,445,848股,占比6.45%。因此,鸿元投资合计控制公司24.49%的股份。2022年度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数未发生增减变动。

2、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份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嘉伟。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陈嘉伟通过鸿元投资、上海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鸿元能源间接控制公司35,065,411股,占比35.07%;俞旺帮为陈嘉伟的岳父,系陈嘉伟的一致行动人,俞旺帮直接持有公司7,735,017股,占比7.74%。因此,陈嘉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42.80%的股份。2022年度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数未发生增减变动。

3、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情况如下:

序号股东
姓名职务及亲属关系
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所持直接股东的份额比例

1 章辉 董事长 2.92%

持有鸿元投资3.00%的股份 0.54%持有鸿元能源23.00%的股份 1.48%持有鸿元创投

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

3.33%

的股权,鸿元创投持有鸿元能源

24.60%

的股份

0.05%

合计

2.08%

序号股东
姓名职务及亲属关系
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所持直接股东的份额比例

2 冷春田 董事、总经理 1.55% 持有鸿元能源24.00%的股份 1.55%3 唐捷

董事、副总经

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

- 持有越海投资19.51%的股份 2.06%4 于义广 监事 - - -5 金玉婷 监事 - - -6 赖安定 副总经理 6.88% - -7 张占 财务总监 - - -8 沈骁虓 董事会秘书 - - -

4、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股份的质押、

冻结及减持情况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的情形。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存在减持的情形,具体如下:

序号

序号姓名

2022

担任职务年初间接持有公司股数合计(股)

2022

2022

年内增减变动(股)年末间接持有公司股数合计(股)

1 章辉 董事长 2,606,271 -529,419 2,076,852

于义广

2

监事

45,379-45,3790

3 金玉婷 监事 34,378 -34,378 0

张占

4

财务总监

41,253-41,2530

沈骁虓

5

董事会秘书

20,627-20,6270

十、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