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仪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查股网  2024-04-27  皖仪科技(688600)公司公告

公司代码:688600 公司简称:皖仪科技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风险因素”部分。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134,205,560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数5,981,226股后为128,224,334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5,644,866.8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8.54%。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要约方式回购股份的,当年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视同现金分红金额,纳入该年度现金分红的相关比例计算。”2023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的金额为47,168,445.30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费用),本次现金分红实施完成后,公司2023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及股份回购合计72,813,312.10元。本事项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皖仪科技688600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胜芳-
办公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曲路8号-
电话0551-68107009-
电子信箱wayeal@wayeal.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研发驱动型企业,公司定位是精密科学仪器专业供应商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以光谱、质谱、色谱技术为基础,专业从事工业检测仪器、在线监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等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针对产品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结合信息化技术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公司业务可以分为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实验室分析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科研、环保、化工、电力、制冷等领域。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推进生命健康领域的产品研发,为生命健康领域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仪器设备及解决方案。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氦质谱检漏仪、真空箱检漏回收系统、气密性检漏仪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储能、制冷、真空、电力、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标准化和定制化工业检测仪器,并通过智慧工业,为新能源、汽车、制冷、传统真空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积极拓展产品在3C和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环境在线监测仪器和工业过程在线监测仪器等,产品主要应用于环保、石化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在智慧环境方面,以在线监测仪器及设备为基础,形成了覆盖环境空气网格化管控、园区智慧环保、环境空气质量、温室气体、饮用水源地水质、河流断面水质、地下水质、工业和化工园区、钢铁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等“天、地、空”一体化的综合监测解决方案。实验室分析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系统、四极杆飞行时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各类质谱仪,产品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医疗、疾控、食品检测、制药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领域。在智慧实验室方面,持续加大产品开

发力度,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为医药、疾控、环境、食品、农业等行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获取收入与利润,其主要盈利模式有两种,一是生产并销售各类仪器仪表设备获得收入;二是提供在线监测仪器的运维服务获得收入。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模式进行采购。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分为外购标准件、外购部件、外购定制件和其他辅料。公司采购部制定了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和供应商管理制度,通过对供应商的生产制造能力、品质保证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综合评估,确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原材料采购时优先选择现有合格供应商合作。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分为标准产品生产和非标准产品生产。标准品生产时,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订单和销售预测,合理制定标准品的月度生产计划,并设置一定的安全库存,保证供货的及时性。非标准产品的生产由于客户需求差异大,公司与客户确定技术参数、调查工况、进行方案设计后,生产部门按照订单及技术协议进行生产。

(4)销售模式

在销售模式方面,公司采用以直接销售为主,结合贸易商销售的模式。公司设立销售中心,负责产品市场调查、信息搜集、品牌推广、销售网络和渠道的拓展和管理、产品销售及客户关系维护等,在重点区域设立办事处,已组建海外市场营销团队并逐步开拓海外市场。在结算政策方面,公司的主要收款节点包含合同签订后、通知发货前、货到现场安装前、验收合格后、质保期满后。针对不同产品及客户信用,公司选用的结算节点及付款比例有所差别。

(5)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积累,公司建立了以IPD(集成产品开发)为基础的研发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矩阵式研发组织结构。公司与各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针对具体科研项目开展技术研发合作。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的行业属于“C40仪器仪表制造业”。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的各类分析检测仪器是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要分支。

(1)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历史较长,技术上发展至今已经较为成熟。我国仪器仪表工业起步较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自主生产的仪器仪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防设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业装备中。近年来国内仪器仪表企业纷纷进行自主创新,国内仪器仪表行业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目前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我国仍然以进口为主,且面临“卡脖子”问题,国内生产企业与

部分国外先进生产厂商相比,在技术水平及规模实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国家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以及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及科学仪器在下游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高端科学仪器市场广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基本特点

科学仪器种类繁多、技术复杂、涉及多学科交叉、应用广泛,是各行业前沿技术研究的必备设备,用于科研、食品、药品、工业过程等领域的分析,对精密仪器精确度、灵敏度、设计要求高,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难度大,技术门槛高。公司所属行业的上游企业主要包括真空压力器件、传感器、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及模具等加工企业。公司所属行业的下游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主要分布于科学研究、生物医药、新能源、环境监测、电力、汽车制造、质检、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行业。

(3)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的产品涉及光谱、质谱、色谱、自动化、软件、数据库处理等多种学科技术领域,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随着在线自动监测的广泛应用,监测设备“硬件+软件”的系统集成性特点愈加突出。在行业技术朝着模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技术储备、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公司生产的在线监测仪器在进入市场前,需达到环保、计量和防爆等相关标准或认证,行业新进入者面临认证条件严格、周期长、费用高等困难,建成基本的系列化产品线需要5-8年的时间,行业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实验室分析仪器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用于科研、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分析,对精密仪器精确度、灵敏度、设计要求高,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难度大,技术门槛高。

氦质谱检漏仪是磁质谱法的最广泛的应用,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科学工程、核工业到轻工、半导体、电力行业、医疗、仪器仪表、汽车、制冷等行业的无损检漏,是综合机械、电子、真空、信息化等多门学科的交叉领域的分析仪器。仪器的发展不仅包含检漏仪自身的发展,还包含检漏工装工艺技术的发展。在开发,制造,应用过程中涉及精密电子、精密机械、真空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化、自动控制等技术,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氦质谱检漏仪属于质谱应用领域的一个小分支,专精人才稀少,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坚持持续攻关,才能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构建产业体系。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作为国内高端科学仪器制造厂商之一,以光谱、色谱、质谱技术为基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替代进口为目标,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开拓创新,提供一系列能够满足替代进口要求的高端科学仪器。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进口品牌、同行业上市公司。

未来,随着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药品、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科学仪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公司作为国内高端科学仪器制造厂商之一,将抓住科学仪器的国产化机遇,继续以光谱、色谱、质谱技术为基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替代进口为目标,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开拓创新,提供一系列能够满足替代进口要求的高端科学仪器。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领域,工业检测仪器主要应用于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和产品性能检测,客户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产品使用的便捷度、系统运行的可靠稳定度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设备国产化、标准化趋势明显。当前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国内新能源车企加速“出海”战略、欧美市场供销两旺,由此

带来汽车电池检测配套设备需求旺盛,驱动工业检测仪器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半导体以及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检测产品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工业检测行业未来存在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领域,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监测建设主体基本完成,行业逐渐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转变,污染源方面随着新污染物相关政策出台和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文件发布,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实验室分析仪器及解决方案领域,当前高端市场依然依赖进口,随着国民对食品、用药安全的重视,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推动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物联网功能的分析仪器需求持续上升,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高端实验室分析仪器整体国产化、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国产替代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报告期内,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如下:

序号政策名称发布日期发布机构相关政策条款
1《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2023年2月27日国务院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
2《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2023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完善水网监测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监测站网,加快重要江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中小河流监测站网优化与建设,加强水文水资源、取排水、河湖空间、水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工程安全等监测,全面提升水网监测感知能力。推动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提高监测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全覆盖、高精度、多维度、保安全的水网监测 体系。
3《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2023年8月17日工信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深挖国内市场潜能。开展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智能检测装备、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系列行动,打造一批应用验证单元、产线或典型场景,形成创新成果持续应用迭代的良好生态。......编制工业母机、高端仪器、智能检测装备应用
推广目录,深化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牵引作用,支持科技、教育、医疗机构日常采购和重大项目建设中优先采购高端仪器仪表创新产品。加大对首台(套)机械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 仪器仪表。加大对仪器仪表产业创新攻关的支持。支持优势企业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组织开展国产与进口产品对比测试分析,研究制定高端仪器及零部件创新产品目录。研究推动产业聚集区建设,结合地方基础条件和意愿,支持地方打造产业 集聚区。支持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提高高端仪器研发效率。
4《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年10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到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效能,研制一批新型仪器仪表用标准物质,制修订一批仪器仪表计量技术规范,助力打造一批仪器仪表国产品牌,加快推进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仪器仪表的国产化。 到2035年,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的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涌现一批具有领先测量水平和研发设计能力的仪器仪表创新企业。
5《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 案》2023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激发地方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推进试点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创新政策机制,加快发展方
式绿色转型,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强园区能源、碳排放智慧监测管理设施建设,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绿色低碳管理水平。......深入分析园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
6《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三)目标指标。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二十二)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重点区域全部实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二十八)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加强数据联网共享。完善沙尘调查监测体系,强化沙源区及沙尘路径区气象、空气质量等监测网络建设。重点区域城市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公路等大气环境监测。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非甲烷总烃监测,重点区域、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其他VOCs 排放量较高的城市开展光化学监测。重点区域和其他PM2.5未达标城市继续开展颗粒物组分监测。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系列卫星、航空、
地基等遥感能力建设。
7《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23年12月2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门(八)实施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落实工业领域和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开展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完善跨区域产能置换机制,对能效高、碳排放低的技术改造项目,适当给予产能置换比例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应用非粮生物基材料等绿色低碳材料。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增长,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
8《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二十七)加快数字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程,加强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加强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推进生态环境卫星载荷研发。加强温室气体、地下水、新污染物、噪声、海洋、辐射、农村环境等监测能力建设,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协同监测全覆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预测预报水平。实施国家环境守法行动,实行排污单位分类执法监管,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加快形成智慧执法体系。
9《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2024年3月4日生态环境部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目标,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加速监测技术数智化转型,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实现高水平业务支撑,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

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监测力量。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总资产1,319,715,048.901,234,866,138.326.871,163,195,049.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58,149,839.47885,417,383.90-3.08854,321,204.55
营业收入786,868,437.35675,400,919.1016.50562,452,406.9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10,978.5847,810,493.36-8.3747,483,382.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846,753.2710,382,774.42139.3114,134,536.8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422,440.92-2,073,425.20不适用-30,684,155.8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25.53减少0.61个百分点5.6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30.36-8.330.3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30.36-8.330.35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1.28个百分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34,821,939.07175,598,324.56194,654,432.01281,793,741.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9,261.899,363,150.497,166,026.2425,792,539.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313,354.025,302,931.755,447,549.2815,409,626.2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008,118.1654,983,820.9838,172,106.5621,274,631.5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4,841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616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臧牧052,096,83438.8200境内自然人
黄文平08,141,5096.0700境内自然人
曾尧188,8482,253,9481.680境内自然人
安徽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4,013,1782,051,3451.5300国有法人
蔡广桓-62,0001,998,7931.4900境内自然人
合肥成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1,920,7551.4300境内非国有法人
王爱群01,880,6171.4000境内自然人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淳厚信睿核心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824,7171,824,7171.36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鑫元欣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790,6231,790,6231.3300境内非国有法人
粤港澳大湾区产融投资有限公司1,779,3381,779,3381.33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臧牧先生持有合肥成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权比例为50.0982%。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6.50%,主要系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及技术开发,加大市场开拓导致收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39.31%,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增长所致。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