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016 深康佳A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消费类电子业务、供应链管理业务和环保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电子行业(行业) 101.37亿 91.20 4.39亿 89.82 4.33
其他行业(行业) 8.08亿 7.27 --- --- ---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行业(行业) 1.70亿 1.53 -8665.15万 -17.73 -50.91
─────────────────────────────────────────────────
彩电业务(产品) 50.28亿 45.23 2480.35万 5.08 0.49
白电业务(产品) 41.27亿 37.13 2.90亿 59.37 7.03
其他业务(产品) 13.09亿 11.77 2.08亿 42.57 15.90
PCB业务(产品) 4.81亿 4.33 5233.88万 10.71 10.88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产品) 1.70亿 1.53 -8665.15万 -17.73 -50.91
─────────────────────────────────────────────────
境内销售(地区) 79.04亿 71.11 4.03亿 82.51 5.10
境外销售(地区) 32.11亿 28.89 8546.71万 17.49 2.66
─────────────────────────────────────────────────
分销模式(销售模式) 60.56亿 54.48 1.34亿 27.51 2.22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50.59亿 45.52 3.54亿 72.49 7.0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电子行业(行业) 47.55亿 87.84 3.07亿 76.30 6.46
其他行业(行业) 5.75亿 10.62 --- --- ---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行业(行业) 8296.27万 1.53 -2123.32万 -5.27 -25.59
─────────────────────────────────────────────────
白电业务(产品) 22.47亿 41.52 2.32亿 57.75 10.35
彩电业务(产品) 21.16亿 39.09 4667.72万 11.60 2.21
其他业务(产品) 7.35亿 13.58 1.15亿 28.56 15.64
PCB业务(产品) 2.32亿 4.28 2964.46万 7.36 12.80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产品) 8296.27万 1.53 -2123.32万 -5.27 -25.59
─────────────────────────────────────────────────
境内销售(地区) 40.46亿 74.76 3.49亿 86.80 8.64
境外销售(地区) 13.66亿 25.24 5315.11万 13.20 3.8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电子行业(行业) 102.05亿 57.17 5.35亿 76.33 5.24
存储芯片贸易及半导体行业(行业) 33.97亿 19.03 -3598.66万 -5.14 -1.06
其他行业(行业) 31.02亿 17.38 --- --- ---
环保及新材料行业(行业) 11.46亿 6.42 1170.96万 1.67 1.02
─────────────────────────────────────────────────
彩电业务(产品) 47.08亿 26.38 -4815.45万 -6.88 -1.02
白电业务(产品) 42.57亿 23.85 4.67亿 66.69 10.97
其他业务(产品) 38.64亿 21.65 2.50亿 35.66 6.46
存储芯片贸易及半导体业务(产品) 33.97亿 19.03 -3598.66万 -5.14 -1.06
环保及新材料业务(产品) 11.46亿 6.42 1170.96万 1.67 1.02
PCB业务(产品) 4.76亿 2.67 5597.56万 7.99 11.75
─────────────────────────────────────────────────
境内销售(地区) 107.17亿 60.04 4.33亿 61.88 4.04
境外销售(地区) 71.32亿 39.96 2.67亿 38.12 3.74
─────────────────────────────────────────────────
分销模式(销售模式) 122.84亿 68.82 5.40亿 77.09 4.39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55.66亿 31.18 1.60亿 22.91 2.8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类电子行业(行业) 48.39亿 46.21 2.80亿 71.38 5.79
工贸业务(行业) 43.50亿 41.54 4404.92万 11.22 1.01
材料科技行业(行业) 7.94亿 7.58 1548.97万 3.94 1.95
其他行业(行业) 4.83亿 4.61 6224.79万 15.85 12.90
半导体业务(行业) 585.02万 0.06 -939.19万 -2.39 -160.54
─────────────────────────────────────────────────
工贸业务(产品) 43.50亿 41.54 4404.92万 11.22 1.01
白电业务(产品) 22.86亿 21.83 2.65亿 67.57 11.61
彩电业务(产品) 19.19亿 18.33 -3157.69万 -8.04 -1.65
其他业务(产品) 8.72亿 8.33 --- --- ---
材料科技业务(产品) 7.94亿 7.58 1548.97万 3.94 1.95
PCB业务(产品) 2.45亿 2.34 3583.54万 9.12 14.61
半导体业务(产品) 585.02万 0.06 -939.19万 -2.39 -160.54
─────────────────────────────────────────────────
境内销售(地区) 65.71亿 62.75 3.12亿 79.40 4.75
境外销售(地区) 39.01亿 37.25 8090.96万 20.60 2.0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5.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5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83192.10│ 16.48│
│客户2 │ 85104.98│ 7.66│
│客户3 │ 47301.33│ 4.26│
│客户4 │ 18378.37│ 1.65│
│客户5 │ 17000.98│ 1.53│
│合计 │ 350977.76│ 31.5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2.2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8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22079.26│ 21.91│
│供应商2 │ 30298.72│ 2.99│
│供应商3 │ 26809.66│ 2.64│
│供应商4 │ 22452.11│ 2.21│
│供应商5 │ 21292.84│ 2.10│
│合计 │ 322932.60│ 31.8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目前,本公司的主要业务有消费类电子及半导体业务等。相关行业情况如下:
(一)消费类电子行业
在彩电行业方面,自国家推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来,中国彩电市场已进入中高端竞争升级的通道,
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3,086万台,同比下降1.8%,但零售额为1,271亿元,
同比增长15.7%。随着以MiniLED、MicroLED等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等技术推动各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2024年彩电新品类发展加快,新显示技术、高刷新率及大尺寸的中
高端产品渗透率不断增加。新显示技术方面,2024年,MiniLED显示技术进入到快速普及阶段。奥维云网统
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彩电MiniLED市场零售额渗透率为9.8%,较2023年增加5.4%。高刷新率方面,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优质的观影体验和游戏体验的追求越来越高,高刷新率彩电因能提供
更为优质的画面而销量持续上升。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刷新率120Hz以上产品零售
量渗透率已达31.9%,较2023年增加16.4%。大尺寸方面,中国彩电市场大屏化趋势持续,75英寸及以上的产
品销量占比稳步提升。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75英寸产品零售量渗透率为19.9%,较2
023年增加6.4%。
在白电行业方面,2024年,白电市场产品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品基本功能、性能进一步提升,产品
更加美观化、健康化、集成化,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了高品质家电产品销售增长。冰箱方面,奥维云网统计数
据显示,2024年中国冰箱市场表现稳健,全渠道零售量4,019万台,同比增长4.9%,零售额1,434亿元,同比
增长7.6%,中高端产品占比在持续上升。洗衣机方面,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洗衣机市场稳中
有进,全渠道零售量4,297万台,同比增长7.3%;零售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7.6%。除销售规模上升外,
洗衣机产品销售单价也在平稳提升。空调方面,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用空调全年生产19,5
08万台,同比增长19.5%,总销量18,977万台,同比增长20.9%,空调内外销规模均有所提升。
(二)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5G、人工智能、物
联网、智能化发展的驱动下,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新一波增长周期。其中半导体存储是近年半导体行业中规
模最大的细分领域,目前以三星、海力士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在半导体存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近年来也
在加快提升半导体存储的产能,预计自给率将持续提升。
MicroLED是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产业链分为上游芯片制造和巨量转移、中游面板制造
、下游整机应用四个主要环节。MicroLED行业应用广泛,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消费电子业务
公司的消费电子业务主要由多媒体业务和白电业务构成,具体情况如下:
1、多媒体业务
公司多媒体业务面向全球市场,主要有内销彩电业务、外销彩电业务。
内销彩电业务主要以B2B(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即企业对企业)和B2C(Business-to-Consum
er的缩写,即企业对用户)两种业务模式为主,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公司、经营部和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营
业利润来源于彩电产品成本与销售价格的价差。外销彩电业务以B2B为主开展业务,营销范围遍布亚太、中
东、中南美以及东欧等多个区域市场,营业利润来源于产品成本与销售价格的价差。
2、白电业务
公司白电业务主要经营冰箱、洗衣机、空调、冷柜等产品,业务模式为B2B和B2C,主要面对国内市场,
通过产品差价盈利。公司通过并购“新飞”品牌,加强了白电品牌基础;通过合资成立宁波空调生产基地,
搭建了自身空调制造能力;通过并购倍科(滚筒洗衣机)中国工厂,补齐了滚筒洗衣机技术短板;通过新建
西安智能家电产业园,探索发展洗碗机业务。另外,公司正在内部优化“研产供销服”各链条,外部整合渠
道资源,与上游供应端、下游渠道端实现渠道复用,不断改善白电业务产品销售结构和竞争力。
(二)半导体业务
目前,公司在半导体光电领域进行了布局,重点聚焦MicroLED及MiniLED芯片、巨量转移、显示三大业
务板块,推进光电业务由技术研发向产业化发展转型,产业化后营业利润来源于产品成本与销售价格的价差
。
(三)PCB业务
公司PCB业务主要经营金属基板产品、厚铜类产品、高多层和HDI(高密度互连)产品、软硬结合产品,
业务模式为B2B,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和新消费电子四大电子领域,通过产品差价
盈利。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制造能力、研发能力、品牌、营销网络和人力资源构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制造能力方面,公
司对安徽、东莞、西安、遂宁、新乡等地生产制造基地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其中安徽康佳工厂获得“国
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称号,智能制造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研发方面,公司构建了“研究院+重点实
验室+产品研发中心”的三级研发体系,与各大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人工智能物联网综合实验室、5G超高清
实验室,建立院士工作站,构建了与产业布局相匹配的技术研究联盟,拥有近百项核心关键技术和约1,400
人的研发队伍,并在MicroLED项目上引入百位行业技术人才。在品牌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建设、体
系建设、形象建设及文化建设工作,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化、国际化形象,强化品牌地位,在消费者群体具有
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名誉度,在银行和其他融资渠道中有良好的品牌资信。在营销渠道方面,公司创新渠道
变革,线上线下协同谋共赢,国内国外全力求发展。在线下渠道,公司在全国各省市设有48个分公司,5,00
0多个售后服务店,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在线上渠道,公司入驻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拼多多
等电商平台,开拓直播电商业务发展,为业务发展谋求新的增长极;在海外渠道,公司业务涵盖拉美、欧洲
、亚太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健全的营销网络。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拥有具备丰富管理经验和行业经验
的高层骨干,以及一支素质高、执行力强的团队。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推动改革转型,持续深化“一轴两轮三驱动”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业务重构,深入推进资
产盘活、法管统一、制造提效等专项行动,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为公司下一步
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1.15亿元,同比下降37.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
96亿元,同比下降52.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持续为正。
(1)2024年业绩变动原因
①2024年,公司聚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两轮主业,持续优化整合业务结构,主动退出非主业和对主业赋
能不强且持续亏损的业务,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②2023年公司因处置参股企业股票,将其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处置股票及改变核算方法产生约7.
5亿元收益,2024年无类似的大额非经常性收益,因此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③2024年,公司彩电业务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但受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持续波
动以及刚性费用压降空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彩电业务持续承压,仍处于亏损状态。
④2024年,为加速推进半导体业务产业化进程,公司在MLED(MicroLED及MiniLED的统称)产业化方面
持续加大投入,并在MiniLED显示产品销售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公司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影响了公司盈利水平。
⑤2024年,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根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3.45亿元,导致利润
减少。
⑥2024年,公司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动及或有对价增加,导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约-3.63亿元。
(2)2024年的重点工作
①扎实推进公司战略转型
围绕“一轴两轮三驱动”的新发展框架,公司在2024年通过组织召开战略务虚会、业务研讨会,围绕聚
焦主业发展、提升经营管理效益等关键问题,深入剖析,系统谋划,明确了“调整布局、聚焦突围”等七大
重点工作,形成《康佳集团改革发展实施举措》。2024年,公司聚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两轮主业,优化整合
业务结构,坚决清退非主业和对主业赋能不强且持续亏损的业务,明确了“1+4+N”的新管理架构,把资源
更好地聚集到彩电、白电、半导体、PCB等核心业务。
②深入开展改革创新
公司以组织牵引推动资产盘活,在2024年成立了“资产盘活”专班,实施周通报机制,全年盘活资产20
0余项,实现现金回流超过15亿元,优化了公司的资产结构。
公司以法管统一为抓手创新管理模式,在2024年成立“法管统一”专班,系统梳理并明确了首批27家主
要实体法人2025年的经营目标,完成了全面预算、监控模型、经营分析从管理主体向法人主体的重塑。
公司以制造提效推动生产基地实现经营正循环,在2024年成立“制造提效”工作专班,制定制造提效工
作方案,明确制造基地效率提升目标。2024年,公司制造能力取得阶段性提升,新飞冰箱及冷柜新工厂完成
搬迁投产,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洗碗机项目顺利投产,江苏康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滚筒洗衣机新制造
平台取得阶段性成果,成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各种举措提升制造效率,32、43、55吋彩电生产效率分别
同比提升21%、22%、40%。
公司以营销改革为抓手谋求市场增量,在2024年成立“营销改革”工作专班,完善了差旅、佣金和账期
管理三项制度,并逐步统一物流、服务和线上分销平台,积极开展黑白电营销融合,制定融合实施方案及具
体目标。
③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经营管控方面,公司全面梳理改革决策管理机制,修订了相关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现金流预算及执行管
控,按照“以收定支、以收定投”总原则,按旬管控现金流出,确保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降本控费方面,公司实施全流程费用管理机制和“3+3”降本工作举措,建立月度预算审核及费用科目
专业化管控,2024年期间费用24亿元,同比下降4.1亿元,降幅14.44%。
④持续改善产业能力
产品效能稳步提升:2024年,彩电业务推动旗舰A8、大X7系列产品批量上市,打造出天镜MiniAI-LEDA8
旗舰产品系列,实现了产品体系升级;白电业务推动462升系列和500升系列十字四门平嵌冰箱、全新臻彩系
列洗衣机、10kg单洗自动投放洗衣机等产品的上市,拉升了产品形象;PCB业务导入双面铝基板产品,弥补
了双面铝批量生产的空缺,为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制造效率稳步改进:在彩电业务方面,2024年,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及成都
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综合UPPH(单位人时产能)值分别同比提升20.6%、13.3%、9.6%,单台制造费用分别同比
压降16.6%、3.2%、46%,代工业务规模同比提升47%;在白电业务方面,2024年,制造基地综合UPPH值同比
提升7%,制造费用同比显著下降。
海外业务稳步增长:2024年,白电海外业务产品收入规模同比增长47%,产品利润同比增长51%,其中空
调规模同比增长85%、洗衣机规模同比增长47%、冷柜规模同比增长130%、冰箱规模同比增长22%,洗碗机外
销业务顺利出货;彩电海外业务开拓23个新客户,自主品牌业务落户斯里兰卡。
科研技术稳步突破:2024年,公司获取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6项;彩电业务打造出二十三万分区
110吋MiniLEDA8PRO电视;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高质量专项通过现场验收;新飞首批开发的-25℃/-
40℃医用冷冻箱产品获批“医用冷冻箱”医疗器械注册证,同时成功试机基于逆布雷顿制冷技术开发的组合
式商用超低温冷库。
●未来展望:
2025年,公司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一轴两轮三驱动”新发展战略,用好法管统一、资
产盘活、营销融合、制造提效四类专班,全面推进五项改革,推动“六个聚焦”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20
25年经营业绩显著提升。
(一)用好四类专班,驱动改革攻坚
1、以法管统一为抓手,抓经营改善
公司首批27家法人主体在2024年年底签订了2025年的经营任务状,公司将全面落实全员绩效考核机制,
推动考核覆盖所有参控股企业,并进一步推动压减管理层级超过三级的企业。
2、以资产盘活为抓手,抓现金回流
2025年,公司资产盘活工作将按照“应盘尽盘、能抵尽抵、能售尽售、能清尽清”的工作思路,深化推
进总部统筹大局、专项执行小组分类盘活、业务单元分项实施、重点项目提级攻坚的工作机制,锁定全年目
标,创新盘活方式,多措并举加快收回资金。
3、以营销融合为抓手,抓效率提升
一是拓展海外市场。首先,公司将优化业务模式,建设海外业务驻地,构建本土化营销组织;其次公司
将强化抱团出海,实施体系化作战,推动多品类渠道复用;最后,公司将聚焦核心市场,建立业务根据地,
选取北美、拉美、日本、俄罗斯等重点目标市场,各业务充分发挥区域、客户、品牌优势互促,强化产品能
力、交付能力和品控能力。
二是国内融合,平台赋能。公司将聚焦黑白电融合,抓能力协同,优化资源配置。线下业务在物流、服
务、分销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融合提效的新模式,构建针对客户和用户的一站式服务能力。电商业务将强
化品牌官旗的打造,重视运营资源的协同和运营能力的提升,实现多品类相互赋能,取长补短。
4、以制造提效为抓手,抓成本竞争力
一是优化生产基地,去化多余产能。公司将积极探索产线承包模式,订单向生产效率高、成本管控好、
品质稳定的工厂集中。二是强化产销协同,提升制造效率。公司将打通黑白电代工及海外业务客户平台,有
效匹配产能与需求、制造与营销、生产计划与物料齐套。三是强化工艺创新,对标行业一流。公司将攻关瓶
颈工位工序,提升工艺稳定性。四是强化管理创新,加强梯队建设。公司将优化产线管理层级,加强研发和
制造人才沉淀和复用,提高产线生产稳定性。五是深入精益降本,提升竞争优势。公司将合理规划园区使用
效率,推进工序和零部件标准化,压降采购成本。
(二)坚持推进五项改革,促进提质增效
1、构建专业高效的总部管控体系
一是充分授权与有效管理有机结合:结合业务经营需求,进一步加大授权,同时加强授权审批管理,已
授权事项实行业务单元主责制,公司总部审批事项实行主管职能部门主责制。二是强化财务管理体系:以财
务共享中心全面上线和司库系统建设为契机,推动全级次穿透式标准化财务监管。同时基于法管统一与产品
条线双责任田制,做好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财务核算支撑。三是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并加强合
规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增强合规文化培育的渗透力度,深入推动依法合规经营管理,守好合规经
营底线。四是重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完善九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把标准
化作为管理常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强基固本”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加强过程管理。
2、构建一岗双责的经营责任体系
公司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洗碗机等核心产品线负责人同时是实体法人负责人,公司将推动相关
负责人既对所属法人单位经营负责,自负盈亏独立经营,也对产品条线总业绩负责,推动产品线横向到边,
打通多个法人主体、多个品牌、多类渠道之间的协同堵点卡点,统筹规划产品、统筹调配产能、统一输出形
象、统一营销策略。
3、构建价值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公司将深入贯彻实施三项制度改革,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考核指标功能,健全以产品创新、技术创
新、产效提升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将考核分配与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技术难度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度紧
密挂钩,向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具有市场爆发力的新产品等重点领域倾斜,进一步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
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引领效应。
4、构建结果导向的全方位创新体系
公司将修订创新奖励办法,将创新的奖励范围覆盖到更多领域,并结合经济贡献进行奖励,推动覆盖产
品、供应链、制造、营销、服务与管理等的全方位创新,保证创新有选择、有目标,创新成果可量化、可评
价、可激励。
5、构建“零容忍”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意识。一是围绕产品实物质量以及用户感知质量,推动质量体系的变革
;二是对标生产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压实主体责任,责任到人;三是变革质量管
理组织方式,通过大产品经理机制做好产品质量、成本和交付之间的协同,提高质量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
责权利清晰、专业能力强的质量管理队伍;四是对标先进,建设适用、有效的质量标准管理机制,以标准引
领产品质量提升。
(三)坚持深化六个聚焦,加速转型落地
1、聚焦风险防控,确保企业稳定运行
一是持续改善现金流。公司将聚焦资源到正向现金流贡献的业务上,强化进销存管理、账期额度管理、
超期应收管理,持续改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严格把控投资节奏,加大资产盘活力度,对专项工作重点跟踪
,保障投资性现金流稳定流入。
二是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重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公司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预防机制,建立隐患清单台账,确保隐患动态清零,重点加快历史遗留安全问题整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逐条逐项推进整改计划落地。
2、聚焦一号产品,提升产品毛利贡献
公司将强化精品意识和爆品思维,确保把一号产品打造成利润贡献的主要来源和经营改善的重要保障,
为经营改善奠定坚实的产品基础。公司将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规划目标,各品类以一号产品工程为牵引,明
确工作机制和保障举措,形成持续推进的工作闭环,保障规划目标达成。
3、聚焦六个协同,强化专业能力提升
公司将强化各业务单元供应链、产品、制造、品牌、营销、服务的协同,促进各品类专业化能力的提升
。对于供应链的协同,主要工作为打造全链路协同的供应链,推动实现成本降低,交货周期缩短,整体效益
最大化;对于产品的协同,主要工作为黑白电产品实现协同融合,白电内部新飞和康佳的产品实现协同,各
法人主体、各级市场、国内国外的产品实现协同,产品条线内部从设计、开发、生产、迭代等环节实现协同
;对于制造的协同,主要工作为多个生产基地之间做好产品、产能、淡旺季工人、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协同,
工厂内部聚焦生产制造各环节,加强内部以及上下游之间的有效协同,保证平滑生产、及时供应,提高订单
交付率和生产效率;对于品牌的协同,主要工作为做好康佳、新飞双品牌协同,推动多品类调性的一致性,
联合营销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最大化;对于营销的协同,主要工作为通过黑白电融合,共享客户
、协同推广,最大化复用,加强营销渠道的行动统一性,实现客户体验一致性,提高渠道效率效益;对于服
务的协同,主要工作为在售后、物流、技术支持、小程序平台等方面,共享服务资源,协同处理客户问题,
做到服务的一致性。
4、聚焦精益管理,改善企业经营质量
一是向控费要效益,主要工作是强化职能部门统筹机制,对重点费用科目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管控,优
化各类费用审批流程,加快推进非主业费用的压缩。二是向降本要效益,主要工作是通过产品的标准化压降
制造成本、通过周转提效降低经营损失等举措持续优化成本;三是向制造要效益,主要工作是强化制造成本
优化、产品交付质量、产品交期及时性、费效人效、生产直通率及良率、UPPH值等制造系统指标的改善,强
化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引进和团队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
5、聚焦科技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坚
一是坚持研发投入。公司将聚焦产业、立足产品,进行渐进式、持续迭代的科研安排与费用投入,开发
具有原创性、首发性优势,价值变现强的科技创造与发明专利,产业转化体现即时性,引领产品、赋能产品
、服务于产品。
二是结合利用好AI+和+AI。一方面以AI+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赋能产业产品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