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030 富奥股份 更新日期:2025-04-3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行业) 173.94亿 105.62 19.88亿 104.45 11.43
内部抵消数(行业) -9.26亿 -5.62 -8462.49万 -4.45 9.14
─────────────────────────────────────────────────
底盘系统(产品) 83.86亿 50.92 7.47亿 39.24 8.91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产品) 30.23亿 18.36 5.11亿 26.84 16.90
汽车电子系统(产品) 24.40亿 14.82 3.24亿 17.00 13.26
热系统(产品) 14.93亿 9.07 1.29亿 6.78 8.64
发动机附件系统(产品) 11.40亿 6.92 1.83亿 9.62 16.05
制动和传动系统(产品) 5.34亿 3.24 4617.66万 2.43 8.65
转向及安全系统(产品) 3.78亿 2.30 4835.55万 2.54 12.78
内部抵消数(产品) -9.26亿 -5.62 -8462.49万 -4.45 9.14
─────────────────────────────────────────────────
东北(地区) 89.93亿 54.61 9.14亿 48.03 10.17
华东(地区) 27.33亿 16.59 2.87亿 15.07 10.50
西南(地区) 22.09亿 13.42 3.23亿 16.96 14.61
华北(地区) 17.71亿 10.75 2.14亿 11.27 12.11
欧洲(地区) 7.68亿 4.66 --- --- ---
华南(地区) 5.80亿 3.52 --- --- ---
华中(地区) 1.65亿 1.00 --- --- ---
北美洲(地区) 9957.84万 0.60 --- --- ---
西北(地区) 4722.70万 0.29 --- --- ---
南美洲(地区) 2121.47万 0.13 --- --- ---
亚洲其他国家(地区) 691.35万 0.04 --- --- ---
内部抵消数(地区) -9.26亿 -5.62 -8462.49万 -4.45 9.14
─────────────────────────────────────────────────
零部件(销售模式) 173.94亿 105.62 19.88亿 104.45 11.43
内部抵消数(销售模式) -9.26亿 -5.62 -8462.49万 -4.45 9.1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行业) 80.03亿 105.29 8.81亿 100.00 11.01
内部抵消数(行业) -4.02亿 -5.29 --- --- ---
─────────────────────────────────────────────────
底盘系统(产品) 37.22亿 48.97 3.19亿 36.38 8.56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产品) 14.25亿 18.75 2.13亿 24.34 14.96
汽车电子系统(产品) 10.87亿 14.31 1.27亿 14.47 11.65
热系统(产品) 7.46亿 9.81 --- --- ---
发动机附件系统(产品) 5.37亿 7.06 --- --- ---
制动和传动系统(产品) 2.97亿 3.91 --- --- ---
转向及安全系统(产品) 1.89亿 2.49 --- --- ---
内部抵消数(产品) -4.02亿 -5.29 --- --- ---
─────────────────────────────────────────────────
东北(地区) 45.15亿 59.40 4.34亿 49.60 9.62
西南(地区) 9.81亿 12.91 1.47亿 16.74 14.95
华北(地区) 9.00亿 11.83 9030.94万 10.31 10.04
华东(地区) 8.18亿 10.77 9147.94万 10.45 11.18
欧洲(地区) 3.95亿 5.20 --- --- ---
华南(地区) 2.80亿 3.68 --- --- ---
华中(地区) 5814.70万 0.77 --- --- ---
北美洲(地区) 3899.59万 0.51 --- --- ---
南美洲(地区) 1233.71万 0.16 --- --- ---
亚洲其他国家(地区) 398.27万 0.05 --- --- ---
西北(地区) 64.98万 0.01 --- --- ---
内部抵消数(地区) -4.02亿 -5.29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行业) 165.60亿 104.53 17.45亿 104.59 10.54
内部抵消数(行业) -7.18亿 -4.53 -7660.21万 -4.59 10.68
─────────────────────────────────────────────────
底盘系统(产品) 81.00亿 51.13 5.79亿 34.69 7.15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产品) 27.28亿 17.22 4.23亿 25.36 15.51
汽车电子系统(产品) 22.38亿 14.12 2.84亿 17.04 12.71
热系统(产品) 15.37亿 9.70 1.78亿 10.64 11.55
发动机附件系统(产品) 9.92亿 6.26 1.75亿 10.48 17.64
制动和传动系统(产品) 6.22亿 3.92 6658.32万 3.99 10.71
转向及安全系统(产品) 3.44亿 2.17 3977.15万 2.38 11.55
内部抵消数(产品) -7.18亿 -4.53 -7660.21万 -4.59 10.68
─────────────────────────────────────────────────
东北(地区) 87.78亿 55.41 8.77亿 52.54 9.99
华东(地区) 26.59亿 16.78 2.75亿 16.50 10.35
西南(地区) 19.58亿 12.36 1.45亿 8.71 7.42
华北(地区) 18.22亿 11.50 2.50亿 15.01 13.74
欧洲(地区) 6.58亿 4.16 --- --- ---
华南(地区) 4.61亿 2.91 --- --- ---
华中(地区) 1.17亿 0.74 --- --- ---
北美洲(地区) 7863.84万 0.50 --- --- ---
亚洲其他国家(地区) 1304.87万 0.08 --- --- ---
南美洲(地区) 1248.88万 0.08 --- --- ---
西北(地区) 211.02万 0.01 --- --- ---
内部抵消数(地区) -7.18亿 -4.53 -7660.21万 -4.59 10.68
─────────────────────────────────────────────────
零部件(销售模式) 165.60亿 104.53 17.45亿 104.59 10.54
内部抵消数(销售模式) -7.18亿 -4.53 -7660.21万 -4.59 10.6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部件(行业) 68.76亿 105.15 6.62亿 100.00 9.63
内部抵消数(行业) -3.37亿 -5.15 --- --- ---
─────────────────────────────────────────────────
底盘系统(产品) 32.72亿 50.04 2.17亿 34.06 6.65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产品) 11.89亿 18.19 1.60亿 25.00 13.42
汽车电子系统(产品) 8.63亿 13.20 1.09亿 17.13 12.67
热系统(产品) 6.51亿 9.96 --- --- ---
发动机附件系统(产品) 4.38亿 6.69 --- --- ---
制动和传动系统(产品) 2.99亿 4.57 --- --- ---
转向及安全系统(产品) 1.63亿 2.50 --- --- ---
内部抵消数(产品) -3.37亿 -5.15 --- --- ---
─────────────────────────────────────────────────
东北(地区) 33.99亿 51.98 3.18亿 49.79 9.35
华北(地区) 12.63亿 19.32 1.09亿 17.06 8.62
西南(地区) 9.03亿 13.81 6360.46万 9.96 7.04
华东(地区) 6.81亿 10.42 9153.18万 14.33 13.43
欧洲(地区) 3.76亿 5.76 --- --- ---
华南(地区) 1.50亿 2.30 --- --- ---
华中(地区) 5363.50万 0.82 --- --- ---
北美洲(地区) 3522.16万 0.54 --- --- ---
亚洲其他国家(地区) 649.23万 0.10 --- --- ---
南美洲(地区) 608.20万 0.09 --- --- ---
西北(地区) 116.84万 0.02 --- --- ---
内部抵消数(地区) -3.37亿 -5.15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0.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9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428447.52│ 26.02│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90785.74│ 17.66│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 │ 105070.11│ 6.38│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102152.84│ 6.20│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 76406.18│ 4.64│
│合计 │ 1002862.39│ 60.9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6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3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富赛益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107068.96│ 10.17│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79698.04│ 7.57│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29164.51│ 2.77│
│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 21348.21│ 2.03│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有限公司 │ 19381.60│ 1.84│
│合计 │ 256661.32│ 24.3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
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
(1)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
2024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其中,国内销量22
60.8万辆,同比增长3.1%;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实现内销与出口双增长。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
占比同比明显提升,全年实现销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占有率达到65.2%,较上年同期上升9.2
个百分点。
(2)商用车市场表现相对疲弱
2024年,由于投资减弱加之当前运价依然偏低,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力不足,商用车市场表现仍相对疲
弱。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其中,国内销量296.9
万辆,同比下降9%;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
(3)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
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
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
.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从销量的国内
外结构来看,2024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4)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
2021年以来,中国整车企业海外开拓持续见效,出口数量快速提升,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的
重要力量。2024年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95.5万
辆,同比增长19.7%;商用车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出口结构上,传统燃料汽车市场表现优于新能
源汽车,2024年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57.4万辆,同比增长2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富奥股份公司是中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集团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
国内在企业规模、产品系列、研发能力、客户覆盖、资源布局均具有一定优势的混合所有制汽车零部件上市
公司。“十三五”以来,公司以客户市场为核心,以战略规划为前提,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全面布局符
合公司战略方向和整车技术发展趋势的新项目,集中精力开展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主动求变,积极应对,
实现了规模化、国际化、高质量的发展。公司已经从传统零部件企业,初步转型成为适应新技术趋势、新发
展要求的国内知名零部件集团,为公司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方向全面发展,成为国际化零
部件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坚持走技术发展之路,通过市场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底盘系统、热
系统、新能源、智能网联、发动机附件系统、转向及安全系统、制动和传动系统、紧固件等系列产品为主导
核心产品的产业格局,产品品种覆盖重、中、轻、微型商用车和高、中、低档乘用车等系列车型;公司产品
为众多国内整车/整机企业配套,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二)产品系列
(三)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同时根据客户需求情
况储备合理的库存,以应对客户临时增量或其他风险。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
采用持续分批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原材料和配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并且持续不断的优化供应商资源,在公司采购管理部与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实现采购成本和
采购质量的有效控制。
3、销售模式
公司的国内市场销售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面向整车、整机配套市场,由各分、子公司为客户提供配套产
品,实现销售;二是在备品市场上,依托富奥汽车零部件销售(长春)有限公司,进行零部件的备品销售。
在出口市场,公司主要通过直接销售或代理商,向境外客户出口并销售。公司货款结算以现汇、银行承兑汇
票等方式为主。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市场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培育和市场开发工作,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整车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当前客户涵
盖乘用车及商用车两大领域,并积极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深入分析行业规律和发展
趋势,在稳步提升一汽集团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国内、国际市场,持续开发优质新能源客户,取得
了卓越的成果。2024年,公司大力扩展增收渠道,深入落实低成本改善工作,通过提升份额、增加配套品种
等方式,保证了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外部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外销收入占比提升至近30%。在市
场开发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在比亚迪、赛力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零跑汽车等
新能源优质市场领域取得了大量订单,进一步丰富了吉利、奇瑞、长安等国内大型整车集团的产品线,成功
开发了斯堪尼亚等高端重卡龙头企业,在北美、欧洲、俄罗斯等海外市场也取得了新的突破。2024年,公司
共获取新增订单307项,其中外部市场订单142项,外部订单收入占比达到48%,新能源类订单占比超过80%,
中标产品包括底盘、热系统、泵类、紧固件、汽车电子等多个系列。同时,公司科学开展客户风险评级工作
,建立客户分级制度,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降低市场风险,保证未来收入增长的持续性。
2、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系列丰富,业务范围覆盖广泛。目前公司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主要零部件产品包括:底盘系
统、热系统、发动机附件系统、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产品、汽车电子类产品、转向及安全类产品、制动和传动
类产品、紧固件类产品。公司紧随汽车“新四化”技术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战略规划引领下,聚焦“轻
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产品发展方向,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通过“原有产品转型升级”和“新
产品全新布局”两条发展路径,快速实现了公司产品系列的拓展与完善,公司已经从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
成为适应新技术趋势、新发展要求的零部件集团。
在“轻量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和投资建设了低压铸造铝合金底盘轻量化产品,已经实现了稳定供货
,其“一模两腔”的核心工艺水平领先于竞争对手。商用车产品也在深耕轻量化技术,持续推进铝合金传动
轴、少片单片簧、复合材料板簧等产品的开发。
在“电动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热集成模块产品,产品设计方案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实现了在热集
成模块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减振器产品通过自主开发,实现了电控减振器产品的技术升级,产品成功量产并
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空气弹簧产品已完成样件开发,为后续产品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转向产品通过联合
开发的方式,已实现全系产品电动化的转型升级,其中核心部件PPK产品技术正逐步实现自主掌控。在推进
原有产品转型升级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新产品系列,重点布局了电驱动总成的逆变器产品,以大众MEB
平台逆变器和红旗逆变器项目为载体,建设了国际一流标准的逆变器制造资源;成立智慧能源公司和富奥天
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再生的新业态,目前该业务已进入国家
工信部拟定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形成电池循环产业链的关键布局;投资设立
富奥鑫创新能源公司,新增电池壳体产品,并已进入宁德时代市场。
“智能及网联化”方面,富赛公司秉承着“成为智享出行的首选伙伴”的企业愿景,围绕智能座舱、智
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板块开展业务,专注于优化车内驾驶体验,丰富人与汽车电子的互动方式,提升云平
台及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富赛公司先后通过了CNAS国家级实验室认证、ASPICE软件三级认证和TiSAX网络安
全认证,成功取得了ISO9001和IATF16949证书,并连续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和省
市技术中心等称号。2024年,富赛公司获得盖世汽车“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高工智能“年度产品技术创
新奖”和“年度智能座舱高成长供应商奖”等多项行业认可。富赛公司成立至今发展迅速,2024年公司二期
厂房竣工并逐步投入使用,预计满产后,总产能将达到60亿元。
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系列,在产品成本上也极具竞争力。围绕公司构建的低成本战略管理框
架,从敏捷研发、高效投资、优质采购、精益运营、卓越营销、科学人资六个方面多角度推进低成本工作,
实现全员、全流程、全价值链的提质增效。除以上措施,公司伴随主要客户在全国进行了区域布局,属地化
供货及集群效应使公司在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和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在已有的东北、华北
、华东、西南、中南五大生产基地外,拓展了长三角地区和华中地区;在海外拥有北美富奥墨西哥公司、紧
固件德国公司。截至2024年底,全球范围内共66个生产制造基地和12个非生产分支机构。公司海内外高效运
转,发挥着区域布局与产业集群优势,产品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
3、研发优势
公司具备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的自主研发体系能力建设,公司总部研发中心、
各事业板块的研发部门及相关合作的研发院所、高校,在统一的研发“目标管理”体系下,持续聚焦“三化
”和新能源研发目标,聚焦关键核心产品总成,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研发基地布局,持续开展前瞻
技术分析、研发数智化转型、专利申报等工作,强化重点研发项目管理,有效推进各项任务落地,促进自主
研发体系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研发资源具备一定规模优势。在多年持续投入下,目前已形成长春、辽源、吉林、辽阳、大连、上
海、苏州、武汉等地的研发基地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有10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11个CNAS
认可实验室。在上海成立富奥智研(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电控及软件开发,为电动化底盘、热泵
空调及控制系统、电驱动系统、电动泵等核心部件电动化转型开发奠定基础。
公司研发具有较高效率,研发成果突出。2024年公司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突破了62项核心技术,并申请
专利174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研发成果显著。同时,公司与多所国际知名研发机构建立战略上的研发合
作、与国内顶尖大学联合攻关核心技术、与战略客户联合开展研发创新工作,支持产品转型升级。各重点业
务领域的自主研发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底盘系统、热系统、电动系统、智能网联等产品为主体的核心
业务领域研发成果丰硕,部分产品的研发能力及制造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强大的研发能力加持下,
富奥股份公司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有力支撑了新市场开拓。
4、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全方位建立“富奥”品牌形象并扩大“富奥”品牌影响力。“富奥”品牌经过多年打造和
精心维护,在整车客户端,公司不仅做到了高质量供货,还能够参与产品的同步开发,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
服务,被多个整车企业评为优秀供应商,为“富奥”品牌赢得值得信赖的零部件战略资源;在汽车零部件领
域,“富奥”品牌是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在资本市场上,“富奥”品牌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董办最佳实践案例”等奖项,连续三年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优秀
)考评,是资本市场上值得选择的投资方向;在党建方面,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三
年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党旗飘扬富奥远航”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拓展“支部立项”活动,持续推进党建联
建共建,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深耕市场结构优化,新能源领域持续突破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培育与市场开发,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与服务能力,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整车企业建立
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稳步提升一汽集团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公司科学布局国内、国际市场,持续开发优
质新能源客户,取得了卓越的成果。2024年,实现外部市场销售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3亿元,增幅达到
37%。外部市场销售收入占比已提升至近30%,标志着公司市场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形成了更为均衡、多元且
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市场布局,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增订单方面,2024年,公司在比亚迪、赛力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零跑汽车等新能
源优质市场领域取得了大量订单,并进一步丰富了吉利、奇瑞、长安等国内大型整车集团的产品线,成功开
发了斯堪尼亚等高端重卡龙头企业。全年新增订单307项,其中外部市场订单142项,外部订单收入占比达到
48%;新能源类订单占比超过80%,覆盖底盘、热管理、智能网联、泵类等多个产品系列。
同时,公司科学开展客户风险评级工作,建立客户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为收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聚焦“三化”、新能源及自动驾驶研发目标,加速产品转型升级及全新布局
公司研发体系聚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研发目标,聚焦新能源及自动驾驶产品研发目标
,聚焦关键核心产品总成研发目标;加速产品转型升级及全新布局,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自主研发
能力提升。以研发目标为导向,以研发规划为核心,以研发体系建设及能力评价为手段,以研发项目为载体
,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研发团队建设方面,重点关注各领域研发领军人物及技术带头人等核心研发人才,建立核心人才库,研
发团队建设得到持续完善。本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174人,其中电控开发人员500余人。
研发合作方面,深化拓展研发领域合作,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顶尖高校、先进企业等共同开展项目开发
。2024年,公司与中汽研华诚认证公司、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长汽大
学共建驾评场地,并持续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试验及认
证资源共建共享。
重点项目研发方面,各下属公司扎实推进,实现核心技术突破62项,其中电控技术30项;申请专利174
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
(3)坚持战略引领,持续完善产品布局
2024年,公司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业务基础上,重点谋划了电池材料再生利用业务,成立富奥天奇新能
源科技有限公司,完善电池循环生态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电池回收服务综合能力。此外,公司与一汽集
团基于战略共识,深度开展协同合作,针对智能转向、智能悬架(含空气弹簧)产品线,分别与一汽股权公
司合资设立富奥智能转向公司、富奥智能悬架公司,借助公司已有的研发基础和一汽集团的资源支持,转向
和悬架两个产品线将加速实现全面电动化产品的量产落地。
(4)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打造核心业务板块
2024年,公司紧密围绕战略规划,聚焦核心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成效斐然。
底盘事业部具备国内先进的底盘系统及部件开发能力,工艺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自2016年完成整合后,
销售收入从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突破。在市场拓展方面,2024年获取了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的副车架及控制臂等产品订单,底盘焊接产品已覆盖蔚来汽车三大品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20
24年安徽工厂顺利建成投产,未来将进一步释放产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热系统事业部专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制造,产品系列覆盖热管理全产业链。事业部下辖1个研
发中心、2家全资公司以及与法雷奥、翰昂、电装合作的4家合资公司,为传统及头部车企配套前端模块、集
成模块、空调箱、电动压缩机、热泵系统、热管理集成控制等产品。以技术引领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高
效换热器、智能座舱热管理、R290/CO2冷媒替代、集成化设计及AI热管理控制等领域积累深厚技术优势。事
业部深入践行“研发+制造+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积极拓展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领域热管理解决方
案,获得小鹏飞行器空调箱、京深深向电动卡车系统等项目订单。
泵业事业部全面向电动化转型升级,依托多年的技术积淀,迅速突破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
研发的电动水泵及电动油泵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评价,已取得大众、红旗、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多个订单。20
24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其中外部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超过40%。
E-事业部作为公司新能源战略的核心载体,以“绿色智造·安全未来”为发展理念,构建了覆盖电驱、
电池、电控全价值链的产业布局,打造“1+2+2”创新矩阵(1个研发中
|